■ 佚 名
綠色話題
加油站裝充電樁,石油公司要革自己的命?
■ 佚 名
在加油站安裝充電樁,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就這樣發(fā)生了。日前,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宣布將在自己加油站的基礎上建設充電站,緊跟著,歐洲另一家能源巨頭荷蘭殼牌也在研究在加油站安裝充電樁的可能性。殼牌集團全球下游業(yè)務總裁 John Abbott 說,在未來幾十年油車都不會替代電動車,他把充電樁看做是一個潛在的商業(yè)機會。由于充電時間較長,人們總會去加油站的便利店吃吃喝喝。
看到這里,不少人開始犯迷糊了,放著自己好好的本職工作不做,這些石油公司怎么做起跟自己業(yè)務“對立”的事情來了?他們真的是要革自己的命了?巨頭的“套路”真的讓人看不懂。
如果這樣想,你可能就大錯特錯了,他們只是為未來提前布局而已。
面對在加油站安裝充電樁這個新課題,不少能源企業(yè)只能望而卻步。多年來,零星的幾條國外新聞更是為這個新領域蒙上了神秘面紗。但終歸還是會有有膽識的企業(yè)選擇率先試水,提前在新能源領域展開布局。
早在2010 年,中石化就和北京首科集團宣布共同出資成立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1000 萬元。首科集團致力于純電動車的研發(fā),自稱在相關領域內處于領先地位。在新公司成立之初,雙方計劃投資 27 億元建設充電站:到 2015 年共形成 130 座充電站建設規(guī)模,以滿足北京市電動汽車能源供給需求。并計劃投資 17 億元建設完成新能源應用研發(fā)中心,致力于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研發(fā)。2015 年 7月,中石化還和北汽新能源展開合作,利用加油站為北京北汽電動出租車提供換電效率,首批開展換電業(yè)務的有雙榆樹、東經路兩座加油站。
2016年1月7日,國內兩大巨頭企業(yè)強強聯手,中國石油集團與一汽集團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在互聯網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合作,其中包括加強新能源汽車研發(fā)制造和應用推廣,充電業(yè)務在加油站的試點和推廣等項目。根據協(xié)議,中國石油將在重點城區(qū)及高速公路新建或增設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天然氣加氣站。
與一汽集團的合作可以說是中國石油在新能源領域里寫下的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要說到試水充電樁項目,恐怕還得再往前數幾個年頭。
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4月中國石油北京銷售公司就對奧東、龍江奔達2座加油站進行了試點改造——在距離加油機20米的安全距離外增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016年,又陸續(xù)在五環(huán)內的3座加油站增設充電樁;河南銷售公司充電項目于2014年啟動;廣西銷售公司充電樁項目也已建成,不久將會投入使用。。。
奧東加油站員工正在為汽車充電
隨著電動及混合汽車逐漸普及,中國石油各大銷售公司紛紛在加油站增設充電樁,為車主提供動力保障。但在大力發(fā)展的同時還伴隨著許多質疑聲:在加油站安裝充電樁,這事真的可行?
的確,給汽車充電,效率問題首先是車主關心的頭等大事,不過根據現有充電樁的反饋數據來看,整體的運行效率較高:瀘州銷售龍馬城北加油充電站共安裝了30個380V快速充電樁,可同時為30輛電動汽車或油電混合汽車提供自助充電服務,據出租車司機介紹,充1個多小時電大概可行駛250公里;北京銷售奧東加油站2臺充電樁一次可為4輛車同時充電,每輛車快速充電至80%的電量只需30分鐘。
除了效率問題,加油站建設充電樁還擁有其他優(yōu)勢。一方面,目前很多城市已經沒有充足的土地來進行充電站的規(guī)劃建設,如果考慮占用城市綠地,這本身就違背了國家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出發(fā)點,并且充電站建設本身就要滿足“三通一平”(水通、電通、路通,場地平整)的條件,場地選址難度本身就很大,因此,在加油站里空余場地增設充電樁就可以避免場地的困擾。
另一方面,目前安裝充電樁正處在起步試水階段,現有的技術還遠沒達到超高效率、極速充電的程度。這時,車主幾十分鐘甚至一個多小時的閑暇時間就可以讓加油站固有的設施被充分利用起來:瀘州銷售龍馬城北加油充電站附近設立的客戶休息室具有免費上網、看電視及休閑等功能;加油站里的便利店還能為充電客戶提供方便面、糕點等快捷食品,給車主提供便利的同時還增加了加油站的銷售收入。
在能源行業(yè)并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如何尋找新的盈利點是擺在各大能源公司面前最現實的問題,但如果只是簡單將在加油站增設充電裝備當作新的盈利“稻草”,現在有點為時過早。
從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的充電樁目前經營情況來看,單純的充電業(yè)務很難盈利,主要是以示范為主。放眼國外,其實像殼牌、道達爾這樣的能源公司現在也并非將增設充電樁作為直接盈利點,而是將其作為盈利鏈條上的某一個助力環(huán)節(jié),這樣持續(xù)性的盈利方式同樣也為傳統(tǒng)的能源公司打開了新思路。
據中國石油規(guī)劃總院市場所羅燕托博士后介紹,中國石油目前的主要思路就是依托油-氣-電-非油加油站“人·車·生活”驛站的定位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初期可以將充電樁作為引進客戶的重要渠道之一,插電式電動汽車車主可以在加油站實現一站式的行為,比如加油+充電+購物,并且,這一系列行為的結束并不代表真正意義上的結束,如何激發(fā)車主的后續(xù)行為才是加油站最應該下功夫思考的。
比如通過產業(yè)鏈上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展增值服務,如:“充電樁+廣告”、電動汽車經營、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電動汽車汽服、電子支付等等。
盡管目前來看,在加油站安裝充電樁還只是停留在示范及實驗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擁有著改變未來世界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