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在他的《荒原》里寫道:
四月最殘忍
從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
混雜著
回憶和欲望
讓春雨
挑動著呆鈍的根
乍看之下還真是驚世駭俗,徹底顛覆人們對四月的美好想象,也正是這樣的噱頭,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該怎樣理解一派生機背后的殘酷呢?
我想,大概是新的生命拼命破土發(fā)芽,以盲目的、生猛的生命力不顧一切的生長和綻放,它們迅速席卷了整個舊世界,然后替代了整個舊世界,而陳舊的、衰老的一切就這樣被冷冰冰的時間和自然法則殘忍地掩蓋、拋棄,就此逝去了。
所以,明媚的光之下其實掩藏著驚心動魄的殘酷,而我在遇見艾略特之前從未在春天體會過這種巨大的痛苦和悲傷的情緒。
這樣的春天讓人不得不面對自己真實的內(nèi)心,不得不去做些什么。它考驗著生命的年輕度、創(chuàng)造性和再生能力。輕淺的暖風(fēng)中充滿喧嘩與騷動,你得保持堅定,你得繼續(xù)成長。
無論如何。
即使我已經(jīng)跌落谷底,已經(jīng)決心要睡去,卻還要被催促著向前,撥開半腐的皮肉,讓它再長出新的血脈。
即使疼痛如斯。
春去春來的更迭里,我失去了懦弱,獲得了鎧甲;失去了膽怯,贏得了勇敢;失去了天真,學(xué)會了世故;也失去了青春,開始欣賞如四月般殘酷的美。
我已如此淡定。
回憶過往,重新審視那些自己努力了整個青春也完不成的心愿、得不到的機遇、追逐不到的幸?!切o人可以訴說的傷痕、那些一個人靜靜舔舐傷口的夜晚,它們已統(tǒng)統(tǒng)變成歲月的收藏。
你看,青春最殘酷的那部分,比四月更甚??赡怯秩绾文兀吭谶@個被無數(shù)人涉足過的時間段里,你忐忑的、焦慮的、恐懼的路,都有人走過了。
那個過往青春里曾經(jīng)光芒萬丈的人,終于泯然眾人了;那個曾經(jīng)渴望光芒萬丈的自己,開始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最終在喂馬劈柴的世界里平淡生活,也許偶爾還會向往詩和遠方。
那些曾經(jīng)的驕傲和意氣風(fēng)發(fā),憤怒與委屈,帶著陽光和汗水味道的襯衫,心動和真摯,熾熱與快樂,都將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漸漸淡去,直至影蹤全無。
春天走了還會來,只是永遠不再會是你笑容最美的那一個了。
又是一年寄春光,醉笑三萬場,不愿訴離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