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云南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091)
云南省高校排球競技水平現(xiàn)狀與分析①
——基于云南省第14屆全省運動會排球賽大學組的分析
黃靜
(云南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昆明 650091)
中國人對排球運動有特殊的情節(jié),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5連冠的輝煌一直鼓舞著國人奮斗。特別是今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排球運動蓬勃發(fā)展,中國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該文通過對云南省高校排球競技現(xiàn)狀的分析,在如何進一步提高云南省高校排球競技水平、完善訓練體系和籌措訓練經(jīng)費等方面作了簡要的闡述。為促進云南省高校排球競技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參加2014年云南省第14屆運動會的5支高校排球隊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并得出結論和意見。
云南省 高校排球 競技水平 現(xiàn)狀與分析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參加2014年云南省第14屆運動會排球大學男子組的5支運動隊為研究對象(見表1)。
表1 2014年云南省第14屆運動會排球大學男子組的5支運動隊情況介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該文利用中國知網(wǎng)、圖書館等資源集中搜集與該研究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為該文作了充足的理論鋪墊。
1.2.2 訪談法
在省運會比賽期間,對云南省各高校排球隊主教練進行面對面的交談,通過有針對性的問題,獲得對該研究有用的信息。
1.2.3 觀察法
在看比賽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并記錄該次比賽期間主要場次各隊的一攻、反攻等次數(shù),為該研究提供真實有效的數(shù)據(jù)支撐。
1.2.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
對調查中所獲的數(shù)據(jù)運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最終得出該研究的結論。
2.1 省運會大學排球組參賽隊伍狀況
2.1.1 球隊訓練狀況
從表2可以看出,堅持全年訓練的運動隊只有云南師范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其訓練時間比較系統(tǒng)。階段性訓練的有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農業(yè)大學,都是采用賽前集訓等階段性的訓練手段;從訓練次數(shù)看,云南高校排球隊中,每周訓練2~3次的有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云南農業(yè)大學;每周訓練5次的有昆明理工大學和云南師范大學。由此可見,上述幾所學校球隊在周訓練時間和次數(shù)的安排上基本保證了運動訓練的需要。
表2 云南省部分代表隊訓練狀況分析
2.1.2 球隊比賽狀況
2014年云南省第14屆運動會排球比賽于8月在曲靖落下帷幕,從調查結果來看,首先,各排球代表隊的實力并不在一個均衡水平上,男排女排的冠亞軍都被昆明理工大學與云南師范大學獲得,云南大學獲得男女排季軍。從以上球隊訓練調查情況來看平時訓練時間的差距是導致各個球隊實力差距較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其次,其他高校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運動員招生機制,比如:云南大學排球隊都是由普通體育生組成,隊員的運動水平與技術水平和兩支高水平運動隊的隊員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2.2 省運會大學生排球賽事技戰(zhàn)術情況
2.2.1 進攻情況
根據(jù)現(xiàn)在排球賽事的比賽規(guī)則,可以得知排球得分的狀況,為了得到更多的分數(shù),隊員采用的大部分都是一攻一傳的方法和手段,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關系。從觀察小組對昆明理工大學和云南師范大學的男排巔峰對抗的觀察記錄來看,云南師范大學一攻的得分率約占總分的30%,而昆明理工大學則高出20個百分點,約占總分的50%。所以,可以看出該省各隊的運動員和教練員們是否具備過硬的一傳能力也更加重視。
2.2.2 反攻情況
反攻是排球競技當中的一個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就該次比賽而言,反攻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而影響反攻成功與否的首要因素就是極具攻擊性的攔網(wǎng),從觀察昆明理工大學奪冠的關鍵因素就是他們擁有高效率的攔網(wǎng)和防守的配合,其中3號主力副攻平均每局的有效攔網(wǎng)在10次以上。所以,在排球運動和比賽中,隊員的攔網(wǎng)能力和反攻能力互為補充,在快攻中起到重要作用。
2.2.3 戰(zhàn)術組織情況
從比賽過程和結果得出,昆明理工大學高水平二傳隊員比云南大學普通隊伍的二傳隊員的戰(zhàn)術能力強。例如: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這些高水平的隊伍,在運用一些技戰(zhàn)術的過程中,運動員經(jīng)常采用打二次球來突擊對手,讓對方運動員對突然的改變措手不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達到理想的效果。
2.3 場地設施情況
排球場地設施是排球比賽開展的一個首要條件。從2013—2015年的大學生排球賽事來看,場地和設施都比前幾年好很多,大多數(shù)比賽都在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qū)舉辦,該校場地設施都符合比賽要求。這說明云南省排球組委會對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場地設施條件有很高的重視性。
3.1 結論
(1)云南省大學生排球運動比賽運動員整體的運動年齡結構是合理的,高水平運動員參加訓練的時間在5年左右,比普通排球運動員參加訓練的時間多3~4年。
(2)云南省大學生排球比賽運動員的學習與訓練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運動員的運動不能進行系統(tǒng)訓練,只能采取階段性的訓練。
(3)云南省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的教練員整體年齡結構較為合理,但是學歷水平、運動生涯和文化水平不在同一層次上。雖然一般小比賽的經(jīng)驗比較豐富,但是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一定的大型比賽經(jīng)驗。
(4)云南省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運動隊的硬件設施較少,運動員的經(jīng)費以及運動比賽所用的經(jīng)費也較缺乏。
3.2 建議
(1)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可以通過統(tǒng)一招生的選拔標準,施以統(tǒng)一的管理和調撥,從而使得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可以從業(yè)余走向專業(yè),從大眾走向職業(yè)。
(2)提高策劃專業(yè)程度,通過一定程度的商業(yè)推廣活動,包裝自己的運動隊甚至運動競賽,在保證不影響高校正常教學科研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外開放。
(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首先是高校對外商業(yè)化合作的拓展,其次是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建立并保持自身的品牌。
(4)促進教練員專業(yè)化,加強教練員培訓工作,使他們能夠及時地掌握科學的訓練手段和管理方法。
(5)借鑒其他國家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經(jīng)驗,其中可以學習美國NCAA(美國大學生排球聯(lián)賽)的培養(yǎng)模式,可根據(jù)現(xiàn)有的情況開展學校排球運動培養(yǎng)模式,即小學—中學—大學—職業(yè)隊的培養(yǎng)模式,為今后云南省甚至我國大學生排球比賽培養(yǎng)后備力量
[1]楊國良.體育教育訓練學[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社,2000: 1-49.
[2]鄭偉.現(xiàn)代運動訓練與競技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71-77.
[3]葛春林.最新排球訓練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4]屈東華.高水平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諸因素特征之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132-134.
[5]顧曉菁,魯成旭.對影響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各因素的多元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79-82.
G808
:A
:2095-2813(2017)03(c)-00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078
①作者補充:黃靜(1969,11—),女,漢,湖南長沙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體育教肓,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