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桑尼瑪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色彩運用
貢桑尼瑪
文章重點探討視覺傳達藝術中的色彩問題,色彩在藝術設計中顯示著千變萬化的作用與力量,視覺傳達設計作為藝術設計的一個專業(yè)方向,與色彩密不可分,在設計過程中也無法回避色彩問題。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愉悅,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視覺盛宴。主要簡述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概念及特點,分析了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色彩的主要作用及運用方法,以及在藝術設計中的內涵。
視覺傳達;設計;色彩運用
視覺傳達設計是將要所表達的信息語言通過視覺形象借助媒介來表現(xiàn),并傳遞給觀者的視覺藝術形式。其中設計師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傳達對象是消費群體或信息的接受者。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領域主要包括:標志設計、包裝設計、字體設計、圖像設計、版式設計、書籍設計、廣告設計、視覺形象識別系統(tǒng)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通過視覺形式傳達信息,其與聽覺、觸覺等其他感觀相比更為直接。充分驗證了“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真正內涵。信息接收著要通過視覺來接納信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xiàn)并傳達給受眾信息,更需要觀者的接受。
視覺傳達設計大多是以印刷物為媒介的平面設計,通常叫紙媒業(yè)。雖然視覺傳達設計領域非常廣,服務面大,但主要服務對象還是為現(xiàn)代商業(yè)領域。視覺傳達以文字、圖形、色彩為基本要素的藝術創(chuàng)作,其主要特點是:通過視覺媒介表現(xiàn)并傳達給觀眾的設計,都是通過視覺形象傳達給消費者的,它搭起溝通企業(yè)—商品—消費者的橋梁。讓設計品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脫穎而出,體現(xiàn)著設計的時代特征和豐富的內涵。
(一)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意義
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和在純藝術的色彩應用有所不同,就使用色彩而言,純藝術領域里主要以創(chuàng)作者個人的感性認知去無掛礙地去詮釋創(chuàng)作欲望,不受外在或客觀條件的束縛和限制。可以是個人的靈感、感性、奇思妙想地揮灑畫筆自由發(fā)揮顏色。但設計師的創(chuàng)作行為不同于純藝術家僅僅對客觀事物的“再現(xiàn)”或“表現(xiàn)”,而是在現(xiàn)實客觀世界中創(chuàng)造一種原來不存在的有實用、經濟、審美價值的新型事物。藝術設計的行為就不可能是個人的,而是必須要考慮滿足廣大消費大眾的需求。因此,設計師使用顏色會受到各種限制,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不能隨心所欲。因為設計是在充分考慮社會、文化、政治、信仰、族群、法律、經濟、生產、材料等諸多前提下進行的一項綜合性的藝術行為,從而設計師的顏色運用不同與純藝術家。設計師創(chuàng)造必須適應人們大眾心理、視覺習慣、審美情趣的新形態(tài)或形式。所以設計師的設計行為具有極強的功利性、實用性、審美性。不能成為獨立張揚的藝術品,這與純藝術的注重感性表達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歌德曾說過:“顏色對于人的心靈有一種作用,他能夠刺激感覺,喚起那些使人激動使人痛苦或使人快樂的情緒?!鄙首鳛橐环N重要的視覺語言,與文字、圖形一起對宣傳的產品內容進行訴求傳達,特別是色彩在從中起到的作用比其它兩者更勝一籌,具有非常善于描繪事物和引導視線在信息系統(tǒng)中穿行的基本特性。所以色彩是視覺傳達表現(xiàn)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要素。色彩的設計與搭配就是為了制造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和視覺審美感,吸引受眾的眼球,從而銷售產品,并實現(xiàn)產品的價值。恰當?shù)?、巧妙地進行色彩組合,能增加視覺傳達作品對于感官的刺激,增強品牌的藝術感染力,對提高觀者的購買欲和視覺傳達效果起到了重要意義。色彩是為內容服務,因此,對色彩形式的精準應用是設計表現(xiàn)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人們科學準確地運用色彩技法,具備豐富的色彩理論知識和對色彩有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和表現(xiàn)天賦,以及找到視覺傳達與色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
(二)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表達
色彩是一種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一切造型都離不開色彩,或者說都要通過色彩來表現(xiàn)。色彩給我們帶來的情感是很豐富的,不同色彩給人的心里感受是不同的,色彩在設計過程中更多是起到訴求情感的表述,與文字、圖形一起表達樹立商品屬性、企業(yè)精神、服務宗旨、外在形象等識別系統(tǒng)。以此吸引消費大眾的眼球。優(yōu)秀的設計師始終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用心去體驗廣大消費群體心理感受和審美價值趣向,一副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真正人性化設計、大眾審美特性。切合了現(xiàn)在所提倡的反對“過度包裝”理念,杜絕了外包裝與內部事物嚴重失調行為。做到形神像似,形色共生,色彩功能與外在形式同構、內容與形式相符。
用色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內容,裝飾美觀大方。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表現(xiàn)獨特而特定的設計題材和為了讓人產生愉悅感或趣味性,從而營造視覺沖擊力,能把更好的設計作品展現(xiàn)給廣大受眾,提升和渲染消費欲望。用色的最終目的是;在設計的元素中,色彩是最具表現(xiàn)力的,色彩不僅有強化造型的效果,而且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為設計品尋找適當?shù)木哂袑徝辣憩F(xiàn)力的形式,以符合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各種需要。設計師在色彩與藝術設計表達層面,一般會結合實際情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來設計和創(chuàng)造,無論是具象或抽象的設計形態(tài)或形式,對于顏色的使用不僅要考慮它的實用意義和經濟價值,還要考慮它顏色的象征意義和審美情趣,努力使設計物的實用、經濟、美觀三者更好的結合而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在此過程中,常用的一些手法為強調和夸張,運用色彩這個載體表達出最震撼、最特殊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藝術設計中,需要對自然色彩進行分析、概況和提煉,從寫實的表現(xiàn)形式轉化為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色彩的裝飾性表現(xiàn)是色彩表現(xiàn)的重要方面,因為一件設計作品不僅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舒適,滿足精神上的需求,還要達到視覺上的效果,要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色彩的抽象化表現(xiàn)是色彩表現(xiàn)的主要方法之一,抽象化表現(xiàn)色彩可以做到將色彩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要考慮在人的生存環(huán)境中,如何調節(jié)設計物的色彩視覺效應,以適應于設計物的整體功能要求,給人以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和愉悅感。這就是藝術設計中色彩應用的主要特征。
(三)藝術設計中的色彩運用
梵高說過:“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配色”。藝術設計中的色彩運用同樣遵循這一原則。設計是設計師通過視聽載體向人們展示的一種觀賞藝術,在傳達的過程中,除卻聲音的感受,就是最直接的形色接觸了。色彩以最快的速度進駐到人的感知系統(tǒng),讓人們有一個視覺沖擊和審美平臺,色彩可以讓一個設計物變得“會說話”。優(yōu)秀作品設計中的隱喻、主題思想、情感、象征等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制作過程中,也加大了色彩的運用,設計師在進行產品的色彩效果設計時,要盡可能綜合考慮色彩的象征隱喻和心理效果。產品的色彩效果設計是整個產品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必須從產品的功能、技術等要求和設計主題出發(fā)來考慮色彩效果,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這就是說,色彩效果設計是一種綜合性的設計。
(一)色彩屬性傳達對象內涵
色彩具有復雜的象征意義,文化不同,色彩的含義也不同,這些重要的作用激發(fā)了繪畫和設計創(chuàng)作。如果忽略色彩對心理情緒的潛在影響和情感功能。任何對色彩現(xiàn)象的研究都只是紙上談兵。所以色彩在設計領域的影響也可想而知了。色彩的屬性與對象內容的表現(xiàn)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色彩是抒發(fā)情感的最佳形式,沒有比色彩更直接和醒目。我們在設計實踐過程中對設計對象詳細地去調查、去了解,目的就是徹底了解商品的屬性、特點、功能等。最后用色彩來表現(xiàn)其傳達的內容和意境,也為商品賦予各種色彩情感。使商品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表現(xiàn)。這就是色彩所要做的工作,正因為有了色彩的象征意義和隱喻,我們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獲得自己要尋找的商品。在不同類別商品在消費者印象中都有著根深蒂固的“情感色”、“形象色”、“習慣色”,人們憑借視覺形象設計色彩和色彩象征屬性、性質、特點對商品進行分門別類和性質進行判斷和視覺習慣化,這種視覺感受成為了人們判斷商品性質的一個直觀感受。因而它對產品的視覺形象設計產生重要作用。如圖:(1)
圖(1) 礦泉水外包裝
(二)色彩運用把握整體突出主題
任何一個產品的問世,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產品的整體色調,這一畫面大面積整體色調對于消費者來說是感受最深的視覺效應,也為受眾留下整體影響。對于產品銷售和宣傳僅僅只有整體影響是不夠的,還需畫面細節(jié)色相處理和調整。這種在細節(jié)上的點綴刻畫更加突出主題,還對觀者的感官有一定的誘惑吸引作用。在整體的畫面大色塊決定產品的整體色彩的特征,是整體色彩象征情緒的宣泄,是色彩的語境和大環(huán)境。但是,在視覺傳達中一味強調整體色感統(tǒng)一是不夠的顯得設計畫面缺乏活力和表現(xiàn)力,在把握整體色調的布局基礎上,適當?shù)恼{整組合色面積,運用小面積與主色調的對比,色彩突出局部,則可以使畫面突出,可以使設計的主題得到強化。如圖:(2)
圖(2)食品海報
(三)個性明顯
色彩的表現(xiàn)力無所不能的。只要設計師準確把握色彩屬性特點,靈活運用調色技法,抽具象的事物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它的個性化還體現(xiàn)在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上,藝術設計的靈感來源于五彩斑斕的自然界,色彩的科學研究同樣從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中提取營養(yǎng),兩者完美融合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行為,藝術性的創(chuàng)作和科學性的配色是創(chuàng)造性地用色彩和藝術的語言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創(chuàng)作意圖,設計作品的個性就會自然明了地彰顯出來,總的來說語言的表達能力是有限的,卻色彩的表達能力是無限的這就是色彩的魅力和個性所在。
在視覺藝術中,色彩所呈現(xiàn)出的文化內涵遠遠超越了色彩原理本身,它更是藝術家內在精神氣質、心靈情感的流露與表達。色彩的演變過程不僅體現(xiàn)了西方藝術史的偉大變遷,同時也折射出藝術與科學、宗教、神學、心理學、醫(yī)學等文化領域的相互影響和滲透,具有跨文化性內涵。視覺心理學家認為,色彩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人的很多情緒都受到色彩的左右和情感上的變化。優(yōu)秀的設師能與色彩對話,感受色彩帶來的各種情緒變化。一副好的設計作品它的色彩就可以引發(fā)人們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從而達到促成銷售的效果和購買欲。色彩的情感效應和情感表現(xiàn)力既涉及色彩刺激本身,也涉及人類共同的生理反應。既有關于觀者的視覺經驗,也與他的記憶、聯(lián)想等心理活動發(fā)生聯(lián)系。
大眾化的色彩本是沒有靈魂的,它只是一種物理現(xiàn)象,但人們卻能夠感受到色彩的情感,在生活中運用色彩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方便,作為一個設計者,不但要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素質,最重要的是要擁有獨特的思維能力,色彩的創(chuàng)造性是對自然界各種色彩特點的挖掘和分析,賦予新的意義,從而使藝術設計作品能夠向觀眾直觀地表達某種思想意念。
總之,色彩在視覺形象設計中的運用要懂得消費大眾的消費心理。對消費群體的年齡、職業(yè)、信仰、環(huán)境等領域的色彩運用有什么講究、禁忌、習慣等方方面面廣泛攝取營養(yǎng),有的放矢。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色彩的理論和實際運用知識,才能使設計的用色起到內呼外應的作用,達到視覺傳達設計的宣傳效應。所以 “色彩”語言的駕馭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得不償失。
1.林品璋:《藝術·設計的色彩構成》,中華美術出版社,1999.
2.伊達千代:《板式設計的原理》,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3.馬一平《色彩》,西安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西藏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
(責編:強巴次仁)
;J05<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編號;
;ISSN1004-6860(2017)01-0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