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妤
當前,擇校的激烈程度不亞于中考或高考本身,人們對于名校趨之若鶩。似乎只要踏進了一所名校,前途就有了保證,夢想必然會實現(xiàn)??墒?,身處其間的學生對“名?!钡母拍畈⒉磺逦?,就像我身邊的人是這樣傳唱長沙四大名校的:“一中是天堂,長郡是地獄,雅禮是人間,附中居中間。”
不知是不是值得慶幸,我正好身處師大附中。但在我的心目中,附中并沒有打上“名校”的烙印,這兒只是我的家,是我和老師、同學生活的地方。
不記得何年何月,有次老師督促我們?nèi)バ藜纛^發(fā)。不同于其他學校冷冰冰的校紀班規(guī),我對老師笑瞇瞇說出的那句話印象深刻:“附中是我們自己的家,在家你披頭散發(fā)隨意一點都沒關(guān)系,但有外人來了,還是要注意一下形象,去把頭發(fā)修剪一下吧……”我記得老師說完之后便笑了,那笑聲與這句話,透露著一股溫暖,散發(fā)著家的和諧溫馨。
家是什么地方?是你受傷后最想回去的地方,是你在外時心里最想念的地方,更是給你溫暖,給你平靜,給你美好生活的地方。
我說,這里給我平靜。我說,這是個出塵的地方。
不大的校門像一道垂幛,門外是車,是人,是嘈雜的大千世界。門內(nèi)有樹,有鳥,有籠罩在晨光中的沉靜書香。
我喜歡冬天,初冬氣溫漸低,校園里的樹木開始落葉,不及巴掌大的小葉帶著寶石般璀璨的色彩,鮮艷濃麗地鋪滿了地面,也紛紛揚揚地落入校園清澈的小河中。
當然,無論春夏秋冬,我都喜歡這個地方,它對參觀者而言是個美妙的花園,對我們而言,是我們蓬勃生長的沃土。
冬天會有人踩著樹葉嬉笑著走過,春天會有女生“喵喵”地細聲喚著悠閑散步的貓,夏日里我們在樹蔭下的石桌上吃飯,在遠離空調(diào)的教室一角唾棄剛從球場回來便把自己塞到空調(diào)風口下的男生,秋天時也曾看金黃的落葉看得入迷,指著彌漫的霧霾笑說像不像仙境。
晨光早逝,中午已過,夜晚將臨,日日反復。
它教我們的,不僅是知識;它給我們的,不僅是時光;它說給我們的,不僅是故事;它贈予我們的,不僅是美景。
而它指明我們的,也不僅是道路。
那是一種希冀,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理想。
你們說,你們很想它,我們說,我們很愛它。
我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個畫面。
秋天的碧空下,我第一次踏入校園。
視野里一半是高不可及的蔚藍天空,一半是層層向前的麻石臺階,在它們相接的右邊角落里,挺立著一棵相較而言有些渺小的香樟樹。
但它那么蔥蘢,樹冠那么開闊地伸展開來,就好像只要再給一個百十年,它便可以蓬蓬勃勃地,擁住這片天!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