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端
摘要:潭江特大橋主橋布置為(32+57+130+256+64)m獨塔混合梁斜拉橋,主橋長540.55m。斜拉索采用雙索面布置,全橋共設15×4=60根斜拉索,采用PESC7-199、PESC7-223、PESC7-265、PESC7-313、PESC-337五種規(guī)格。斜拉索安裝施工環(huán)節(jié)較多,但每項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嚴格控制質量,以避免后期返工或影響總體工程質量。文章介紹了潭江特大橋主橋8#~15#斜拉索安裝及張拉施工技術。
關鍵詞:潭江特大橋;斜拉橋;斜拉索安裝;橋梁工程;張拉施工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44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5-0141-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5.069
1 工程概況
潭江特大橋主橋布置為(32+57+130+256+64)m獨塔混合梁斜拉橋,主橋長540.55m。主跨256m為潭江通航孔。主塔為H型索塔,橋面以上塔高127m。主梁采用雙主梁結構形式,梁高4.6m,橋面橫向寬14m。主跨采用鋼箱梁,邊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和鋼箱梁,鋼混結合段設置于10#墩。斜拉索采用雙索面布置,全橋共設15×4=60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PESC7-199、PESC7-223、PESC7-265、PESC7-313、PESC-337五種規(guī)格。斜拉索最長索266.38m,最短索98.787m,單根索最大鋼絲凈重25.26t。斜拉索塔端錨固于塔內鋼錨箱處,梁端鋼箱梁段錨固于邊腹板與風嘴之間的鋼錨箱處,混凝土段錨固于齒塊處。
2 斜拉索安裝施工技術難點
潭江特大橋斜拉索安裝施工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1)本橋斜拉索具有規(guī)格大、單根斜拉索重量大等特點,斜拉索吊裝、掛設及展索施工難度大,需要結合現(xiàn)場起吊設備,精確控制斜拉索安裝各工序吊裝重量;(2)潭江特大橋跨潭江水道主橋斜拉索成橋索力為3527.4~5954.2kN,需要根據(jù)斜拉索張拉作業(yè)空間和安裝特點選取合適的張拉機具;(3)設計圖中將斜拉索塔端作為張拉端,梁端作為固定端。塔端作業(yè)空間狹小,斜拉索塔端張拉時,8#~15#索中跨、邊跨兩套張拉設備會發(fā)生空間沖突,無法保證對稱、同步張拉作業(yè)。塔端采用鋼錨箱結構,鋼錨箱橫隔板影響塔內作業(yè)空間;(4)M8-M15、S8-S15索采用塔(梁)端軟牽引方式,但軟牽引方式耗時較長且施工復雜,這也是本次工程的主要難點。
3 斜拉索安裝各階段施工索力計算
為保證安裝的準確性,要詳細計算各階段施工索力的大小,嚴格按照計算結果施工。
本次工程中假設斜拉索鋼絲精下料長度為L,塔梁兩端索孔錨板中心的幾何距離用L0表示,錨墊板距梁端杯分絲板墩頭之間的距離用ΔL表示,L1表示塔端錨杯分絲板距離錨墊板距離,牽引力T的作用下,其彈性伸長量為TL/EA,垂度影響的伸長量近似為-w2L2xL0/(24T2),因此可得:
式中:ΔL為梁端分絲板墩頭到錨墊板距離(拉出時為負值);L1為塔端分絲板墩頭到錨墊板距離(拉出時為正值);L為斜拉索鋼絲精下料長度;L0為塔梁兩端索孔錨板中心的幾何距離;ω為斜拉索單位長度重量;LX為L的水平投影長度;T為牽引力;A為鋼絲截面面積;E為彈性模量。
此公式實際上是一個牽引力T為變量的一元三次方程,利用盛金公式對方程進行求解。通過這個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可以得出施工中所需的各項數(shù)據(jù),嚴格按照數(shù)據(jù)施工,能保證斜拉索安裝質量,為工程質量奠定技基礎。
4 斜拉索安裝施工技術要點
斜拉索安裝施工較為復雜,依據(jù)上述計算結果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安裝施工主要包括以下環(huán)節(jié):施工前準備→斜拉索上橋→塔端掛設→梁面展鎖→梁端牽引→梁端軟牽引→斜拉索硬牽引及張拉。
4.1 施工準備的環(huán)節(jié)
該環(huán)節(jié)主要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施工中所用材料、機械設備等。根據(jù)設計方案要求在斜拉索出廠前做好相關性能檢驗。當斜拉索出廠被運送至施工場地后,技術人員向其索要合格證書及質量保證書,其中包括各項指標檢驗結果、斜拉索數(shù)量及質量等;如果斜拉索進行過非常規(guī)試驗,技術人員同樣需要索取檢驗報告。
工程實際中發(fā)現(xiàn)斜拉索錨杯外徑與索導管內徑大小幾乎相等,掛鎖施工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位置偏差情況,一旦偏差就會損傷錨杯外絲扣和斜拉索的PE保護套,影響其質量。為避免此種情況的發(fā)生,施工技術人員要全面檢查塔、梁端的索導管,對其中存在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渣等進行處理,打磨光滑,避免位置偏差損傷斜拉索。
4.2 斜拉索上橋要點
施工現(xiàn)場存在斜拉索時,應該將方木支墊鋪設在鎖體下端,為保證索體完整應該在兩者間鋪設軟質隔離物,常見的比如棉氈等,避免斜拉索與梁面或橋面直接接觸。此外,為保證索體完整周圍10m內嚴禁火源存在,如果確實需要焊接或氣割,作業(yè)人員要對索體負責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同時準備好安全應對措施,備好滅火裝置;按照編號分開各斜拉索,避免索體搞混影響施工進度。
采用塔吊將斜拉索吊裝上橋。如果斜拉索是成盤起吊,需要設置3個吊點,吊裝時要運用專用的吊裝帶,堅決杜絕出現(xiàn)斜拉索上直接套鋼絲繩的情況,主要是為了保證PE護套與錨頭螺紋的完整。如果發(fā)現(xiàn)錨頭螺紋存在損傷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正,PE外套上發(fā)生超過3mm的刻痕與局部損傷后需要及時修復,一般采用與PE護套相同的材質修復受損處,整個處理過程必須在掛鎖前完成。
4.3 塔端掛設
4.3.1 (S1-S2、M1-M2)斜拉索。索體置于300kN的放縮盤上,利用塔吊將索體拉出8m長度置于梁面上,此時將牽引板安裝在斜拉錨索杯后端。利用塔吊塔頂中的卷揚機將鋼絲繩緩緩放下,穿過塔內對應鋼錨箱處并轉向滑輪與錨杯螺母,鋼絲繩從索導管內由下引出,慢慢下放至橋面將其與牽引板相互連接;此外還要設置吊點,本次工程中吊點設置在距錨杯5~10m處的索體上,采用200kN專用軟質吊裝帶,吊裝帶被塔吊吊鉤吊起。此時同時啟動卷揚機,配合塔吊進行塔端掛設,此過程主要受力由塔吊承擔,當錨杯提升到塔端索導管口時,增大卷揚機牽引力,同時利用塔吊調整錨杯與索導管角度,使錨杯角度與索導管角度一致。將斜拉索錨杯牽引出塔端錨墊板,錨杯露出錨墊板5~6絲時停止牽引,鎖緊錨杯螺母,然后繼續(xù)牽引直至旋至平帽,塔端掛設完成。
4.3.2 (S3-S7、M3-M15)斜拉索。索體置于300kN的放縮盤上,利用塔吊將索體拉出6~8m長度置于梁面上,此時將便捷套、6500kN張拉桿等安裝在斜拉錨索杯后端。塔頂將卷揚機鋼絲繩從塔內放下,其余與上述類似。最后卷揚機配合塔吊將張拉桿牽引出塔端錨墊板,完成塔端掛設。
4.3.3 (S8-S15)斜拉索。前述步驟與(S1-S2、M1-M2)斜拉索相似,在吊起的同時50kN卷揚機啟動,50kN卷揚機與塔吊相互配合進行塔端掛設,此過程主要受力由塔吊承擔,當錨杯提升到塔端索導管口時,增大卷揚機牽引力,同時利用塔吊調整錨杯與索導管角度,使錨杯角度與索導管角度一致。將斜拉索錨杯牽引出塔端錨墊板,錨杯露出錨墊板5~6絲時停止牽引,鎖緊錨杯螺母,然后繼續(xù)牽引直至旋至設計位置,塔端掛設完成。
4.4 梁面展索
斜拉索在放索盤上剩余索體的展開,提升索體的方式采用塔吊、橋面汽車吊等吊裝機具,直至將斜拉索梁端與放索盤相互脫離。當兩者距離0.5~1.0m時停止提升,梁面卷揚機鋼絲繩與梁端錨杯通過轉向滑車相連接,索體落下后,在錨杯小車上安裝錨杯,利用卷揚機收繩,卷揚機收繩速度與索體下落速度相匹配,避免出現(xiàn)歪拉斜拽情況,直到將梁端錨杯牽引到索導管附近為止,同時臨時固定索體錨杯,一般選擇鋼絲繩進行固定,對下一根塔端安裝到位的拉索進行橋面展索。梁面展索時需要在索體與梁面間放置一臺單軸小車,兩者間隔4~5m,避免索體與梁面直接基礎損傷PE護套,而小車與索體間則鋪墊橡膠皮,避免損傷索體。
4.5 梁端牽引
4.5.1 (S1-S7、M1-M7)斜拉索。將300kN專用哈佛夾安裝在距離梁端錨杯4~6m處,設置牽引點時采用200kN軟質吊裝帶并與卷揚機相連。將吊點設置在哈佛夾,設置好吊點后利用250kN汽車吊起吊,同時啟動卷揚機,當將錨杯牽引到梁面索導管口時,此時錨杯傾角會出現(xiàn)一定偏差,需要利用汽車吊進行調整保證傾角與兩端索導管軸線保持一致。整個起吊過程中安排專人指揮提升速度,避免損傷錨杯絲扣。將索導管內全部包含錨杯及延長筒后,需要將橡膠皮或麻布袋鋪設在索導管下端口,避免索體與索導管下端口直接接觸造成損傷。牽引在錨杯露出梁下錨墊板5~6絲時停止,梁端錨杯安裝螺母,繼續(xù)牽引,直至將梁端錨杯螺母戴至設計位置。
4.5.2 (S8-S15)斜拉索。根據(jù)索力計算確定最大軟牽引力,選取一定根數(shù)與長度的鋼絞線,鋼絞線單端擠成P錨,每根鋼絞線上以P錨處為起點,以1m為單位做上標記線,便于多根鋼絞線的等長控制。
在梁端錨杯后端分別安裝變接套、6500kN張拉桿、軟牽引連接器以及鋼絞線,在鋼絞線端部1m位置安裝一個分絲器(保證梁下工具錨與鋼絞線安裝不錯位)。安裝300kN梁面卷揚機牽引系統(tǒng),汽車吊大鉤吊起牽引動滑輪和索體,小鉤吊起梁端錨杯,啟動卷揚機牽引系統(tǒng)開始進行卷揚機牽引,當鋼絞線穿出梁端錨墊板2m左右時,停止卷揚機牽引(此階段卷揚機牽引系統(tǒng)牽引力控制在30t以內),安裝梁下軟牽引系統(tǒng)。
4.5.3 (M8-M15)斜拉索。卷揚機牽引之前,塔端安裝張拉設備,將塔端錨杯分絲板下放一定距離,減小梁端牽引力。在梁端錨杯后端分別安裝軟牽引錨板以及鋼絞線,在鋼絞線端部1m位置安裝一個分絲器(保證梁內工具錨與鋼絞線安裝不錯位)。安裝300kN梁面卷揚機牽引系統(tǒng),汽車吊大鉤吊起牽引動滑輪和索體,啟動卷揚機牽引系統(tǒng)開始進行卷揚機牽引,當鋼絞線穿出梁端錨墊板2m左右時,停止卷揚機牽引(此階段卷揚機牽引系統(tǒng)牽引力控制在30t以內),安裝梁下軟牽引
系統(tǒng)。
4.6 梁端軟牽引
啟動梁端軟牽引前需要調整多根鋼絞線的長度,根據(jù)長度標記將其調整為等長,調整時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人工方式或270kN千斤頂。啟動梁下軟牽引系統(tǒng),開始進行梁端軟牽引,當張拉桿或錨杯進入索導管時,為了提高錨杯傾角需要利用汽車吊提升索體逐漸實現(xiàn),保證其與索導管軸線處于一致,整個提升過程中應該安排專人負責提升速度,同時注意保護張拉桿與錨杯絲扣避免其受傷。當錨杯與延長筒全部進入索導管后,同上述一樣需要在下方端口處鋪設橡膠皮或麻布袋,保證索體的完整。
(S8-S15)斜拉索要點:當張拉桿露出梁下錨杯落實6~7cm時,及時將張拉桿副螺母安裝好,確保牽引安全。此后繼續(xù)開始軟牽引并旋緊張拉桿副螺母,一直到張拉桿撫螺母戴平帽。
(M8-M15)斜拉索:當梁端錨杯露出錨墊板6~7cm時,安裝錨杯螺母,以保證后期牽引安全。繼續(xù)軟牽引,為保障安全及時將錨杯螺母旋緊,直到梁端錨杯抵達設計位置。拆除軟牽引體系,檢查鋼絞線表面的受損情況,視受損情況的程度來決定是否更換鋼絞線,以便于下一根斜拉索的安全牽引。
4.7 斜拉索硬牽引及張拉
結束梁端軟牽引后開始硬性牽引環(huán)節(jié)。當6500kN張拉桿牽引出千斤頂后端20cm的時候,及時拆除硬性牽引張欄桿,同時錨固千斤頂后6500kN張拉桿主螺母,繼續(xù)牽引,直至錨杯螺母戴平帽,硬性牽引結束。
此外張拉斜拉索的時候,整個張拉過程按照指令進行,而監(jiān)控領導小組根據(jù)實際情況下達合適的張拉指令。同時詳細記錄伸長量與油表讀數(shù),根據(jù)設計要求與順序進行張拉,張拉過程中需要千斤頂配合,同樣配套使用油泵與油表,確保張拉記錄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斜拉索張拉時根據(jù)設計規(guī)定的張拉應力或監(jiān)控領導小組的指令進行,主要校核張拉過程斜拉索的伸長量。整個過程中相關人員仔細記錄油表讀數(shù)、索力、伸長量及索頭相對錨墊板的位置,這樣方便相互校核,張拉開始前和結束時都應該仔細測量索頭與錨墊板的相對位置。讀取油表讀數(shù)時油泵操作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視線與油表保持垂直,確保讀數(shù)的準確性避免發(fā)生多讀或少讀情況。
張拉斜拉索,仔細監(jiān)控橋梁與索塔的應力、變化,溫度均勻時方能進行測量索力,通常需要在日出前完成測量。
5 結語
針對潭江特大橋斜拉索張拉作業(yè)特點,結合塔端、梁端作業(yè)空間。鋼箱梁段M1-M15、S1-S7索張拉端設置在塔端,混凝土段S8-S15索張拉端設置在梁端,能夠滿足斜拉索對稱、同步張拉要求,既能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安全,又能滿足工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陳明憲.斜拉橋建造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邵旭東,張欣,李立峰.斜拉索索狀態(tài)的精確計算[J].中南公路工程,2005,30(1).
[3] 周文,王保,紀超.江順大橋主橋Z3號主墩斜拉索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6,(S1).
[4] 田永強.港珠澳大橋九洲航道橋斜拉索安裝技術[J].施工技術,2016,(11).
[5] 李景豐,周偉明.同向回轉拉索錨固體系斜拉索施工技術[J].橋梁建設,2015,(2).
(責任編輯: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