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看似是生活中的平常之物。我們喜歡讀的故事書,寫字用的筆記本,初次見面交換的名片,贈送禮物用的包裝紙,傷心流淚時用的紙巾……都是用紙做成的。
紙,能變成多姿多彩的模樣。不論是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飛的紙鳶,或是匠人們百般變化剪出來的剪紙,還是藝術家妙手生花做成的足以亂真的紙花,更或者是家具設計師們用紙做成的家具……紙已經(jīng)不僅僅是“紙”了。
紙,更承載著千秋的記憶和技藝?!梆ò兹缢?,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記事,寧同魚網(wǎng)時?!边@是南朝梁武帝寫的《詠紙詩》。平整的白紙能寫字,能記事,能抒情,真是再好不過了。是啊,在紙誕生之前,人們將文字刻鑿于陶骨,鑄鏤于金石,書寫于簡牘、絲帛,或笨重,或昂貴;在紙誕生之后,書畫藝術得以發(fā)展,歷史文化得以傳承,時代也加速向前發(fā)展。
本期的“特別策劃”,編輯哥哥將帶你參觀南京博物院以“紙”為主題的展覽,也會和你一起感受穿越千年的東巴紙文化,還會邀請你動手制作再生紙,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也許,我們不能把紙的方方面面說盡,但是想讓你知道,“紙”就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