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生物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但由于初中生物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不少學生對零碎、分散的知識點感到難以記憶或者記憶混亂,以致對學習初中生物感到困難。不少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知識和理論,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一旦到做練習或考試卻感覺無從下手,考試成績上不去,從而對生物學習產生厭倦心理。
作為教師,我們備課時,不僅要備課標,備教材,把知識點和理論講得清楚,使學生聽得明白,還要備學生,充分了解大部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記憶習慣,經(jīng)常做換位思考,假設自己是學生,怎樣才能把課本的知識點和理論更好的理解、記憶呢?或者怎樣引導學生去記憶和理解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技巧和探究學習能力。
從事初中生物教育多年來,我對一些學生感到難以記憶或容易記憶混亂的知識點和理論作了一些思考,在現(xiàn)實教學中運用一些記憶方法到課堂教學中,促進課堂氛圍活躍和學生思維活躍。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經(jīng)歷、體驗和心得,與大家一起共享:
一、關鍵字詞縮略記憶
生物需要記憶的內容多而復雜,學生在掌握時易“東扯西拉”,記不全面。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找出概念中幾個關鍵的字或詞,組成一句話來簡化記憶。例如,學習“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時,在理解原理的基礎上,可將它簡單歸納為“擦、滴、撕、展、蓋、染”,再如,學習“植物的五大組織”時,學生總是記不住,可將它簡單歸納為“輸、分、基、保、機”,這樣學生記起來就容易多了。
二、編寫口訣,趣味記憶
在教學中,強調理解記憶,并不排除必要的機械記憶。有些內容本身沒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學生的知識水平暫不能理解的,就只能運用機械記憶。為防止枯燥記憶,對于需要機械記憶的生物知識,可采用編口訣、順口溜等形式幫助記憶,這樣趣味性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降低記憶難度,提高記憶效率。比如,人體的八大系統(tǒng)分別是什么,學生往往會記漏記重,如果編寫順口溜“一運,二消,三循環(huán),四呼,五泌,六神經(jīng),七內,八生,男女全?!睂W生很輕松就可記住。
三、易錯點提示法幫助記憶
比如,葉綠體和葉綠素是兩個概念。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在葉綠體中含有能夠吸收光能的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葉綠素,葉綠素使植物呈現(xiàn)綠色。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是吸收太陽能。再比如 在顯微鏡的物鏡中較短的是放大倍數(shù)小的,而在目鏡中較短的則是放大倍數(shù)大的。
四、通過實驗加深記憶
生物實驗動手動腦,實驗現(xiàn)象生動直觀。通過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增強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講授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不僅要讓學生觀察試管內溶液顏色的變化,而且要注意變量的唯一。平時要加強對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使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通過多種感官將知識信息傳入神經(jīng)中樞,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運用圖示幫助記憶
教學中,有些概念用文字描述不如采用圖示的表達方式來的直觀、生動和形象,彌補了文字表達的不足,激活思維,給學生以無窮的遐想空間,同時這些插圖的恰當運用可以有效地增強教育教學效果,彌補教材內容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講述“動物的生殖和受精方式”時,對于體內受精和體外受精、胎生和卵生學生不能正確辨別,利用圖示可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并掌握。
六、對比異同,歸納記憶
將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內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等知識,通過分析、歸納、對比,找出異同點和聯(lián)系,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澄清概念,避免混淆。例如,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在形成、刺激、神經(jīng)聯(lián)系、適應范圍、反射弧的神經(jīng)中樞部位等方面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蠶豆種子的結構與玉米種子的結構在子葉數(shù)目、有無胚乳、營養(yǎng)物質的貯藏部位的區(qū)別等等。
七、及時復習,經(jīng)常運用
這一點很重要,是所有記憶方法中的關鍵所在。復習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對剛掌握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第一天就可能遺忘20%,一個星期后遺忘30%,一個月后就只能保留20%左右,時間越長保留的知識就越少。因此,對課堂上需要記憶的重點內容要在下課前進行小結,及時鞏固復習;并且要抓好新課前的復習提問,促使學生在課下復習,經(jīng)常應用,多次在頭腦中強化,掌握知識內涵,提高記憶的能力。
經(jīng)常應用,就是把生物知識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實際。例如,貧血的人為什么不能去西藏工作,雞蛋在冰箱里存放時應那端向上,在移栽樹木時為什么要去掉一些枝葉,再給植物施肥時為什么不能施肥過多。在栽種植物時為什么不能種的過稠,也不能種的過稀,怎樣才能使水果、蔬菜存放的時間長些等等??梢姡钪忻繒r每刻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都可用生物知識來解釋,并使生物知識得到及時復習和強化。
總之,學生是一群發(fā)展的、充滿個性差異的生命體,對其記憶力的培養(yǎng),要持之以恒,我們教師應該發(fā)揚“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站在學生的位置深刻理解教材內容,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f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授課過程中盡量地去啟發(fā)和感染學生,盡可能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感受學習的意義,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生物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