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兵
鑒識科學及警犬技術 美國訪學研修紀略
周士兵
2015年12月,經(jīng)公安部選派、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我來到了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大學李昌鈺法庭科學研究所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學研修,收獲頗豐?;貒?,我整理出近二萬字的研修報告,遵公安部警犬技術主管領導所囑,現(xiàn)將研修報告分成若干篇文章,借《中國工作犬業(yè)》雜志陸續(xù)刊發(fā),與國內同行分享研修學習所得。
——作者自敘
每一次遠行,都是為了更好地歸來,這句話用于求學更是恰如其分。雖然已過不惑之年,但心中對于新知的渴望,讓我再一次鼓起遠渡重洋的勇氣。2015年12月,經(jīng)公安部選派、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我只身前往萬里之遙的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大學李昌鈺法庭科學研究所,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訪學研修。
康涅狄格州是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qū)6個州之一,西毗紐約州,南隔海峽,與長島相望。面積13023平方公里,在50州內列第48位,是人口最稠密的州之一。氣候溫和多雨,四季分明,冬季平均溫度稍低于0℃,夏季平均氣溫約為21~24℃。州內有著名大學如耶魯大學、康涅狄格大學、衛(wèi)斯理安大學等。紐黑文大學位于康涅狄格州南部,距離耶魯大學約十分鐘車程,成立于1920年,目前有100多個大學部及研究所,課程涉及領域廣泛,有近2500名研究生。
紐黑文大學內的李昌鈺法庭科學研究所,是李昌鈺博士于2006年始創(chuàng)的,主要工作為開展冷案調查、開展法庭科學國際合作和培訓法庭科學技術人才等。研究所有教職員8名,它與本大學的李昌鈺法庭科學系共享師資,有很強的教學培訓能力。
訪學研修人員統(tǒng)一學習研究所開設的法庭科學技術類課程,課程主要以集中授課的方式安排,一般課程通常為期一周。多數(shù)課程既包括理論內容,又有實驗課程。在研究所期間,我學習了血跡形態(tài)學、痕跡學、殺人案件偵破、性侵案件偵破、刑事照相、刑事案件現(xiàn)場重建理論等8門課程,并取得培訓證書。研究所每年還不定期舉辦研討、講座和論壇,本人累計參加了6場。李昌鈺博士還經(jīng)常帶領我們同期的四位訪問學者去聯(lián)邦地方法院、高速公路警察局、市警察局、州警法庭科學實驗室等機構進行實地考察和實習、見習,以增強直觀感受,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作者與導師李昌鈺博士合影
在法庭科學實驗室做手印檢驗實驗
為積累經(jīng)驗、提高辦案水平,研究所安排所有訪問學者協(xié)助整理李博士曾經(jīng)辦理過的案件檔案資料,包括卷宗整理、資料照片掃描造冊等,每周至少一個工作日做此專項工作。在此基礎上分析典型案例、并制作出案例說明幻燈片等。研究所一樓大廳的多塊互動屏幕為來訪者提供法庭科學知識演示,展示屏幕循環(huán)播放的就是不斷更新的案例幻燈片。
我在國內長期從事警犬技術教學和研究工作,所以在美國學習研修期間,警犬技術是我最為熱衷的領域。美國訪學的寶貴機會,使我能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全方位地進行警犬技術的學習、研修和考察。紐黑文大學四層樓高的圖書館,相當于一個龐大的電子閱覽室,里面設施完備,不僅有高配置的電腦、舒適的座椅,更能提供美味的餐食,是學生自修的好去處。圖書資源電子化,內容非常豐富,我在這里查閱了許多關于國外工作犬、犬行為研究的資料,利用課余時間編譯英文資料,撰寫論文,翻譯、整理有關犬的行為、心理及警犬訓練等方面的著作合計約60萬字。
作者考察警犬戰(zhàn)術訓練教學
觀摩康州警犬演練
警犬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實地考察美國的警犬管理、培訓、訓練、使用及相關事務,是留學研修的重要方面。研究所開設的課程緊張有序,因此要統(tǒng)籌安排赴警犬機構學習、參加各地警犬專項培訓班、參加國際會議等。在美國最大的一個便利就是一年所有的工作都提前有準確的時間表,我到達美國時適逢12月,次年的所有大型警犬活動均可以在網(wǎng)站上查到日程。經(jīng)過周密安排,我順利參加或觀摩了西敏寺犬展、美國警犬協(xié)會(USPCA)東北區(qū)比賽、紐黑文地區(qū)警犬演示、紐約公交警犬基地、波士頓搜爆犬研討會、ATF搜爆犬測試、喬治亞州SWAT培訓、康州警犬奧林匹克、美國警犬雜志秋季年會等,累計考察警犬機構8個,參與各項活動17項,較全面地考察和學習了美國警犬業(yè)務,掌握了美國警犬技術的諸多細節(jié),包括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方法等。每次考察學習歸來,我及時將所學所感記錄、拍攝的照片和視頻資料整理出來,對于有價值的內容就撰寫文章投寄給國內的期刊,在美國期間撰寫學術論文12篇,承蒙《中國工作犬業(yè)》雜志鼎立支持,多篇考察文章得以及時發(fā)表,與國內同行分享。
在考察美國多個警犬技術機構的過程中,我也通過贈送工作犬期刊、演示我國警犬技術視頻等,向美國的同行宣傳和展示我國警犬技術。通過實地考察、網(wǎng)上聯(lián)系、朋友介紹等方式,與美國很多警犬單位、協(xié)會及工作犬從業(yè)者建立起聯(lián)系,為進一步開展中美兩國警犬業(yè)務交流建立溝通渠道。在美國期間,應中國工作犬管理協(xié)會要求,我從美國《警犬》雜志講師團中遴選出2名資深的警犬技術專家,并已于2016年8月份成功邀請到中國參加國際警犬研討會,授課效果反響良好。
一年的訪學研修緊張而充實,研究所是我們遠在異鄉(xiāng)棲身的“家”,也因為李昌鈺博士的華人背景而讓我們幾位訪問學者心里感覺很踏實。李博士主持研究所的工作,他雖年近八十但精力充沛,他在出差回來的次日就會早早出現(xiàn)在辦公室已是慣例,如果有事請示查看他的日程安排即可。在研究所里,“老師”是一個專有名詞,是我們對李博士的尊稱。李博士其實是一個幽默而和善的長者,他會因為新學會編制PPT照片的旋轉而開心不已,也會恰如其分地調侃別人為“小鮮肉”,還會在新年時用心安排發(fā)“彩票紅包” 給大家驚喜。老師勤奮、嚴謹、快樂的精神給我們的學習研修奠定了基調,讓每個訪學歸國者回味起來時,都說那是一段充實而快樂的美好時光。
國際著名鑒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翻閱《中國工作犬業(yè)》期刊
(作者單位:公安部沈陽警犬基地,110034)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編輯:黃 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