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心理護理干預對門診靜脈采血患兒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靜脈采血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實驗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負面情緒、安靜率。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中患兒安靜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通過統(tǒng)計學意義,并且對照組患兒的不良情緒發(fā)生率也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對門診靜脈采血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其安靜率,提高采血的效率,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門診靜脈采血;兒童心理護理;意義評估
由于靜脈采血會造成一點疼痛,并且使用的針頭針管適應性較差,所以在門診中對嬰幼兒進行靜脈采血時難度較大,患兒配合度較低,如果強行采血很容易導致患兒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不良負面情緒,會對門診靜脈采血造成極大的感染[1]。因此,進行門診靜脈采血的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專業(yè)的采血技術,還需要對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有良好的掌握,根據(jù)臨床的具體狀況來開展心理護理,從而消除患兒的不良情緒,保證采血工作的順利進行[2]。本次研究中選擇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靜脈采血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間收治的100例靜脈采血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包含50例患兒。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主要包括無菌采血、采血安撫等方式。
實驗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具體方式如下。
1.2.1 舒適護理
首先對即將進行采血的患兒設置單獨的采血室,保證室內(nèi)環(huán)境的整潔、明亮,并將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控制在4dB以下,避免對患兒產(chǎn)生驚嚇;在采血前30分鐘應當停止對患兒進行喂奶,避免采血過程中發(fā)生溢奶而導致窒息。采血前應當將采血臺應用適當保溫處理,例如鋪設電熱毯等方式,將患兒放置于采血臺上,在露出采血位置的前提下將患兒其他身體部位進行包裹保溫。采血前對患兒進行安撫,使其停止哭鬧。
1.2.2 心理安撫
在護理人員進行采血時,應當將患兒懷抱起來,對其進行安撫觸摸,避免患兒在采血過程中掙扎,減少對患兒產(chǎn)生的驚嚇反應;如果患兒掙扎動作較為嚴重,可以對其采用橡膠奶嘴應用NNS鎮(zhèn)痛。在置管過程中可以為患兒播放舒適的音樂或動畫,緩解其緊張情緒。
1.2.3 采血后舒適護理
在采血完成后,應當由護理人員將患兒采血或其他部位露出,進行適度包裹;同時,患兒的采血部位應當保持干燥、衛(wèi)生,避免感染的發(fā)生,患兒應當盡可能避免去較為擁擠的場所,一方面減少碰撞,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交叉感染的發(fā)生。醫(yī)療人員需要做好相關的解釋工作,從而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3評價指標
在對兩組患兒采血時,對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首先記錄患兒安靜采血率,并記錄患兒在采血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恐懼、拒絕、緊張等負面情緒,對比兩組患兒結果。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計量資料,經(jīng)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經(jīng)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中患兒安靜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通過統(tǒng)計學意義,并且對照組患兒的不良情緒發(fā)生率也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患兒門診靜脈采血心理護理已經(jīng)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護理指標。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心理護理工作也成為了護理中的重要工作[3]。由于疼痛感對患兒來說是一種主觀感受因素,根據(jù)患兒個體的不同,患兒對疼痛感的理解也有較大差異[4];所以在對患兒進行疼痛護理時,應當主動了解患兒的疼痛感受,并采取應對措施,從而幫助患兒解除痛苦,改善患兒的護理感受[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中患兒安靜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通過統(tǒng)計學意義,并且對照組患兒的不良情緒發(fā)生率也高于對照組。心理護理應用于門診靜脈采血患兒護理中,能夠有效減少外界對患兒的刺激,從而使有害刺激最小化,提高采血的一次成功率[5]。試驗結果說明,對門診靜脈采血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其安靜率,提高采血的效率,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包莉娜.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門診靜脈采血患兒及家屬的影響[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1):160.
[2]黎冬梅.心理護理干預對82例門診靜脈采血患兒及家屬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12):120-120.
[3]蘇端治.心理護理干預對門診靜脈采血患兒負面情緒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18):115-116.
[4]余少芬,張凱寧.靜脈采血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反應分析和心理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7):885-887.
[5]劉育紅.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嬰幼兒靜脈采血成功率中的應用及護理倫理思考[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7,30(2):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