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程序在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脊柱側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5例)與觀察組(6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則接受護理程序,比較兩組患者脊柱矯正情況和患者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矯正角度為,對照組矯正角度為,組間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護理程序應用于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臨床效果明顯,矯正程度好,患者滿意度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脊柱側彎;圍手術期;護理程序
脊柱側彎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臨床對此尚未明確,且集中于青少年,若治療不當,會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1]。在脊柱側彎治療過程中,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極其重要的,可明顯改善患者脊柱側彎癥狀。為此,我院對部分脊柱側彎患者分別實施了常規(guī)護理與護理程序,且成效明顯,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脊柱側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5例)和觀察組(65例)。對照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6-24歲,平均(15.2±1.8)歲。觀察組男35例,女30例,年齡5-25歲,平均(15.7±1.5)歲。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存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矯正手術?;颊弑3指┡P體位,接受全身麻醉,充分暴露矯正部位;確定入定位置和螺釘通道,并置入螺釘;利用三維技術幫助側后凸畸形患者矯正,使用釘棒予以固定。
1.2.2 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為: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講解脊柱側彎脊柱基礎知識,為矯正手術做好準備;術后,嚴格遵照醫(yī)囑飲食用藥。觀察組采用護理程序,具體包括:(1)術前護理。脊柱側彎患者多為青少年,對手術恐懼感相對較高,且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容易滋生恐慌、焦慮、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與患者主動溝通交流,調整其心理狀態(tài),例如可為患者介紹矯正手術優(yōu)勢、過程和以往成功案列,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參與護理與治療,且高度配合。如此一來,既減輕患者負面情緒,又提高了療效。同時,脊柱側彎患者肺活量較低,容易出現肺部感染,為此,護理人員需指導患者正確呼吸方式,并展開相應鍛煉肺功能,幫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2)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鍛煉俯臥體位,以提高耐受性。首先,患者保持俯臥體位,置軟枕于髂部與膝部,保持45min,每天2次。另外,為防止患者患者術中因大出血而休克,護理人員需被狗足量血液。(3)術后護理。手術完成后,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包括血壓、脈搏和血氧飽和度等,之后幫助患者翻身,確保脊柱位于同一直線,避免出現扭曲。為了減輕患者術后程度疼痛,可采用放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情況嚴重者,可適當給予止痛藥。不僅如此,護理人員需觀察并詢問患者下肢感覺,每2小時1次,減少神經功能障礙發(fā)生。最后,按照患者實際需求和恢復情況制定合理飲食計劃,多選擇高維生素、高蛋白質的流質食物,控制鹽分、糖分,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脊柱矯正情況,并使用我院自行設計滿意度調查量表評估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滿分100分,非常滿意:81-100分,基本滿意:60-80分,不滿意:0-59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文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統(tǒng)計處理,護理滿意度用百分數(%)表示,x2檢驗,脊柱矯正情況用x±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脊柱矯正情況
對照組患者脊柱矯正角度為(16.12±3.42)度,觀察組患者矯正角度為(24.32±4.16)度,組間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117,P=0.000)。
2.2 兩組患者及其家屬滿意度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脊柱側彎,但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明顯刺激,提高你休克。便秘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也隨之提高,這就對手術效果和預后工作開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矯正脊柱側彎,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也是極為重要的,它可在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時提高臨床效果。
護理程序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在實行過程中,始終以患者為工作核心,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力求最大化滿足患者需求[2]。它不僅是護理人員工作環(huán)節(jié)的完整過程,也是護為患者提供服務時體現的工作程序,是解決問題的系統(tǒng)性方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使得患者不僅關注治療效果,也開始對發(fā)病機制、預防措施、飲食用藥和處理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有了明顯興趣。護理程序采用多樣化的護理形式服務脊柱側彎患者,依照不同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并予以實施。加深患者對疾病了解程度,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并獲得顯著臨床效果,且在此基礎上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脊柱矯正情況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劉旭琴[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證明護理程序既可提高脊柱側彎患者臨床效果,又能夠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應用護理程序,效果明顯,不僅能提高矯正成效,還促進了護理滿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淑朋. 對脊柱側彎患者在其圍手術期進行程序護理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13(8):90-91.
[2]吳東杰. 護理程序在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27):273-274.
[3]劉旭琴. 護理程序在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