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yè)生產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是保證農業(yè)生產的正常運行。為了提高農業(yè)生產水平,需要不斷地改進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實現科學化的管理,有效地促進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與進步。本文通過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進行分析,提出了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有效意見。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優(yōu)化措施
農田水利工程是指為解決農村生產生活需要而修建的農田灌溉工程、小型水庫等水利工程,是農村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保障。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優(yōu)化是保障農業(yè)生產進行和提高農業(yè)生產水平的關鍵,也是農村能夠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保障。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農田水利工程的不斷增多,許多工程管理方面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因此需要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1、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
1.1 群眾的集體意識不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粗放。農村相對來說文化程度較低,公共設備的保護意識較為淡薄。許多農村地區(qū)的群眾用水集體意識不強,一定程度上對農田水利工程有所破壞,另外一些地區(qū)農村用水大量無規(guī)劃地興建水利工程開采地下水,極大地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有一些過度地開墾荒地,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水土流失,使得水庫出現大量淤泥,給水庫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
1.2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技術水平較低。隨著國家對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達到空前的繁榮,但是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卻沒有達到農田水利發(fā)展的要求。農田水利管理單位內部的人員配置難以滿足農田水利發(fā)展的需求,工程管理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匱乏,導致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較低。
1.3 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不能合理地規(guī)劃農田水利工程,無法發(fā)揮農田水利工程的效益。目前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影響著水利工程效率的最大限度發(fā)揮和水利工作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即便采取股份制、承包制等管理模式,仍然無法從本質上改善目前的農田水利管理現狀。由于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涉及的部門比較多,各部門間沒有進行合理的協調,使得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沒有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4 農田水利工程的權屬不明,相關責任無法落實。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一般是由縣級的相關部門來負責,但是在實際的建設工程中,相關責任往往無法落實。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本來是有利于農民的事,但是現在容易造成政府硬性要求農民干,往往就會有些農民不配合,導致工程的延期和管理不善。
1.5 水資源短缺,束縛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明顯,特別是西北干旱少雨的地區(qū),這一矛盾顯得尤為突出。水資源的短缺不僅限制農田水利工程的開發(fā)和建設,甚至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2、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2.1 落實管理部門單位責任制
明確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責任制,落實相關的管理責任。首先,政府要發(fā)揮導向作用,加強農田水利管理的政策宣傳,積極調動黨員干部的工作熱情,引導農民成為農田水利管理的主體,有效地參與農田水利管理工作。其次,改善以政府為主要投資的現狀,按照“誰建設,誰擁有,誰受益”的原則,實行相關的優(yōu)惠政策,調動多方面以多種形式的投資方式參與到農田水利的建設和管理中來,形成責任明確、產權清晰的新的農田水利工程投資建設格局。
2.2 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技術水平
基層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決定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敗。深化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必須深入農田水利管理人力資源改革,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及管理能力。首先制定合理的選拔機制,根據農村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及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需要,選拔有責任心、能吃苦耐勞、有扎實技術和管理水平的人員參與其中。其次制定合理的培訓學習機制,對現有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加強管理和學習,不斷地提供培訓機會,督促他們自主的參與學習,提升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技術水平。
2.3 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監(jiān)管
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監(jiān)管,形成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首先,相關的政府機關要切實負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監(jiān)管責任,利用一切相關政策,有效的信息資訊和技術援助,幫助農民切實負責好關于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使農田水利工程能夠發(fā)揮最大的效益,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其次,各個基層相關政府機構要做好對農田水利工程的監(jiān)督工作,不僅要對其使用和維護情況進行監(jiān)督,還要對其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形成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
2.4 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的現代化建設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防線是實現現代化管理。首先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一定要依托現代化先進技術與理念,實行規(guī)劃建設,合理地運用農田水利工程,實現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和科學化。其次,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給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契機,可以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資源利用率。
2.5 制定合理有效的用水制度
制定合理有效的用水制度,充分合理的使用水資源。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灌溉用水的使用量巨大,需要合理的利用水資源。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用水機制,制定合理的水價,在制定水價時,要考慮到農民的承受能力又要起到能使農民節(jié)約用水的作用;其次,在制定水價時,對于不同用途的水要有不同的收費標準,例如對于家庭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的水價要有所差別,最好實行容量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的計價方法;最后,在收水費時要透明化,保障農民的利益,使水價的管理不斷向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的方向前進,提高農民的節(jié)水意識,促進農田水利工程的科學化管理。
3、結語
在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過程中,要制定監(jiān)管制度,加大管理的力度;要提高基層水利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提高管理的質量;還要積極發(fā)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吸收社會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項目;推動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進程,提高管理的科學化和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農田水利工程真正為農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敏.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社區(qū)實踐及其困境——基于產權社會學的視角[J]. 農業(yè)經濟問題, 2015(4):78-86.
[2]伍花香. 淺談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對策[J].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5(31):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