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美轎
在福建泉州市安溪縣龍涓鄉(xiāng)內(nèi)灶村的鳳山巖寺內(nèi),藏有5頂清朝乾隆年間制作的抬神佛用的鎏金輦轎。它們是村民們?yōu)榱藨c祝寺中觀音佛祖的誕辰而先后雕刻的,只有村里有活動時,它們才被抬出來巡游,平時是不輕易示人的,所以人們并不能隨時一睹它們的芳容。
這5頂輦轎其中一頂是八角轎,其余皆為四角轎。它們像一座座宮殿樓閣,上面雕梁畫棟,有龍有鳳,有人有物。內(nèi)灶村村民陳建斌曾仔細地數(shù)過輦轎上的雕像數(shù)目,僅一頂八角轎就花了他兩天時間才數(shù)完?!鞍私寝I上有526個人物,108條蟠龍,88匹駿馬,46只鳳凰、白鶴、鸞鳥,16只獅子以及其他118只飛禽走獸,雕像中最大的有13厘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
· 鳳美轎
輦轎上面所刻畫的人物都是有出處的:隋唐十八好漢中高舉雙錘的裴元慶、舞動雙锏的秦叔寶;三國故事中大戰(zhàn)呂布的劉關(guān)張;《封神演義》里禮賢下士,親自給姜太公拉車的周文王;《西游記》中西天取經(jīng)的唐三藏;還有水滸一百單八將及紅樓十二釵等。這些歷史典故在一筆一畫之中顯露,構(gòu)思之巧妙,做工之精湛,無不令人為之嘆服。
· 八角輦轎
在信神拜佛尤為盛行的閩南地區(qū),大部分廟宇中都有神明專用的轎子,曰神轎、鑾轎或輦轎。在閩南其他地方,也散落著一些與安溪這5頂鎏金輦轎一樣年代較為久遠的輦轎,如漳州的華安縣就有明末時期建造的兩頂黃金輦轎,安溪霞鎮(zhèn)村和湖頭鎮(zhèn)都存有雕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 年)的“金轎”等?!暗聒P山巖寺里一次性發(fā)現(xiàn)5頂清代制作的輦轎,尚屬第一次,不管從年代還是制作工藝上,至少在泉州地區(qū),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比菸膹V新局社文非遺科的工作人員孫秀錦說。
“文革”期間,鳳山巖寺遭到毀壞,這些輦轎險些也被燒掉。陳建斌的父親當(dāng)時是鄉(xiāng)鎮(zhèn)供銷社社員,他聽說這事后,急忙趕到現(xiàn)場阻攔,并向鄉(xiāng)書記匯報了這事。書記明白寺內(nèi)的輦轎作為歷史文物有著重要的價值,立即叫停,5頂輦轎才幸免于難。
可惜的是,由于當(dāng)年管理上的疏忽,加之年代的久遠,輦轎上的有些雕刻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表層的鎏金也有些脫落。然而瑕不掩瑜,保存至今的5頂輦轎,依然有著很高的欣賞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研究價值。
· 八角輦轎總高1.96米,周長3.43米,基座為木制四方框架,4只“獅踏麂”背負4根主柱托住全輦,上下分9層,至第4層龍柱為主干,以428粒拱斗承托上方,造就八角形狀。外表由精細的木雕構(gòu)成,中間城門四開。木雕內(nèi)容有騎馬爭戰(zhàn)、公堂辦案、孝子感天、名人傳奇等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