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社會對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之間的競爭也愈加強烈。在尋求學校發(fā)展的過程中,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緊緊抓住了發(fā)展性的教師觀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精心打造發(fā)展性育人平臺,完善教育學管理,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三位一體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敖處熓墙逃牡谝簧a力”,提高全體教師自身素質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學校發(fā)展的基礎。提高學校自身管理素質,進行人本化管理,是擺在學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師德師風建設
在師德師風建設上,學校要學會落實“善學,引導,促成”三步教育,即引導教師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水平和能力;樹立內部典型,引導教師積極向上,見賢思齊;定措施,抓落實,促成境界的跨越。對教師的培訓要以師德教育為主,培養(yǎng)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進一步弘揚、倡導五種從業(yè)精神,即愛崗敬業(yè)精神、愛生如子精神、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依法治學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師德建設寓學于樂。
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青年教師培養(yǎng)
隨著普通高中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大量青年教師涌進學校,在給學校補充進大量新生力量的同時,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擺在學校管理者面前:如何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學校管理者要立足長遠,集思廣益,制定切實可行的“青年教師培養(yǎng)實施方案”。筆者在學校管理實踐中,大力建設了“1358”工程。一年教學入門:學校組成評議小組,制定教學入門的嚴格標準,對每位入門教師的授課和教學常規(guī)進行詳細的評價。未通過的教師,可參加下一年的教學入門評價。三年達到教師基本功過關:過關時,除按要求講一節(jié)過關課外,還要青年教師能獨立完成近三年的高考題目和獨立承擔單元測設題目的命題工作,教學常規(guī)達到學校規(guī)定的標準,能夠在教學上“放單飛”。五年力爭成立教學骨干:學校每年都進行骨干教師評選,對按標準入圍的青年教師,仔細對比,認真篩選,選拔出大家認可的骨干教師。對選拔出的骨干教師,給予精神和物質的雙重獎勵。八年爭創(chuàng)各級教學能手:教學能手是教育系統(tǒng)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最權威認定,學校支持鼓勵教師爭創(chuàng)各級教學能手,所評選上的教學能手在學校占有一席之地。
“1358工程”既發(fā)現、培養(yǎng)、啟用了優(yōu)秀青年教師,又充分發(fā)揮了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而促進了學校整體教師隊伍的成長,形成了“培養(yǎng)——使用——激勵——提高”的良性循環(huán)。
教師隊伍建設的動力:科研能力培養(yǎng)
一個有發(fā)展?jié)摿Φ慕處煴仨毻瓿蓮摹敖涷炐汀毕颉翱蒲行汀鞭D化。對學校而言,要想使教師隊伍保持充足的后勁和活力,就必須著力于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實施課題研究要做到“以大帶小”,根據大課題理出總綱,然后再進行細化分解,將子課題落腳在各教研組、備課組,充分發(fā)揮教研組、備課組的群體優(yōu)勢和集體智慧,突發(fā)研究范圍的廣度、研究內容的深度和研究學科的融合度,使科研真正來源于教育教學實踐并指導與實踐,從而帶動教育教學攻克難題。要重視教師外出學習考察培訓,支持鼓勵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研究會,返校后,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傳達、交流、研討,注重教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指導性。學校要保證科研素材的供應,訂閱大量的刊物和教育科研類圖書,并要求教師撰寫與本專業(yè)有關的教學論文,實現教研活動的全方位、多層次。
教師隊伍建設的主題:提高業(yè)務素養(yǎng)
教育教學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關鍵在業(yè)務素質,素質的提高需要培養(yǎng)和培訓。在教師業(yè)務素質培養(yǎng)上,學校管理者要引導教師做好六個“立足”。一是立足教育教學常規(guī),苦練教學基本功。學校定期進行教學基本功大比武和教學常規(guī)檢查等活動,著眼于教師業(yè)務素質的提高。二是立足課改,優(yōu)化教學課程。各學科組都根據課改方案選擇、制定適合于自己的教學課程,突出特色教學;三是立足“三課”制度。學校在青年教師中開展匯報課、在骨干教師中開展觀摩課和在省市教學能手中開展示范課,活動要扎實而有效。四是立足教研組和備案組。教研組要組織大型教研活動,備案組定期組織集體備課。五是立足校本培訓。學校積極尋求各種措施開展校本培訓活動,主要有專題講座、專家示范課、教師賽課等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六是立足拓寬視野,加強校際間的交流。新的高考形式以及新課標的實施,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到莫大的挑戰(zhàn),對此應加大“請進來、走出去”力度,加強校際間交流學習與合作,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學習。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