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從事品德課教學中,筆者深深感覺到,小學思想教育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在集體中關心他人,在活動中不知道奉獻和謙讓。但是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習慣于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會使小學品德教育起不到相應的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作用。筆者認為,現(xiàn)代小學品德教學必須要積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品德課中,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每一位教師思考。本文簡單論述了如何在小學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
一二年級品德教材加強了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文明禮貌的教育部分,三到五年級增加了關乎幫助災區(qū)的人民和貧困家庭的教育,加強關愛他人。在品德教材中的行為內(nèi)容和教學要求還加入了“學會與人交流”“學會與老師交流意見”“不自卑,要自信”等內(nèi)容。在小學階段的品德教育中,有很多和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只要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仔細鉆研教材,找好準確的切入點,一步一步的對孩子耐心教育,就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雖然小學品德的課程有相對的開放性,但是其實也是有教材的,也有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所以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還是要圍繞著教材。舉個例子,在對交通規(guī)則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站在司機、行人和交警的角度思考,并說出自己會怎么做,同時希望別人怎么做。同理,不亂扔垃圾也可以站在清潔阿姨的角度去思考。
筆者曾經(jīng)給學生上過這樣一堂課。首先,筆者給他們布置了角色扮演的任務,讓一批同學選擇充滿正能量的人物,而另一批同學就按照平時所見到的、自己認為不符合道德標準的情景去表現(xiàn),然后再呼喚角色表演。筆者就在教室最后面看著他們表演,然后讓他們談一談自己對兩種身份的看法和見解,幫助他們?nèi)シ治鰡栴}。他們的回答超出了筆者的預想,都對自己扮演的反面角色充滿了厭惡和排斥,對自己所扮演的正面角色,充滿了自豪感,感覺到做一個正能量的人非常幸福。這么做原來會有出乎預料的效果。這說明只要有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小學品德教學也會充滿情趣。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一定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帶動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筆者認為,教學是否成功關鍵要看教師的課程是否受學生歡迎,能否踐行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探索、實踐、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老師如能在第一節(jié)品德課中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便會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品德課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因此,筆者需要非常重視、并且認真的上好第一課,盡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每一名學生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產(chǎn)生很多無法排解的苦惱,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和處理這些困難,引導學生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舉個例子,有的孩子并不是自己不想學,是周遭的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太大了,如父母吵架,小伙伴鬧矛盾等等,教師就要發(fā)揮作用了,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走進他們的世界,和他們來一個心靈的交談。在交談時,教師記住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走出心里的陰霾。在生活中,教師要做到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互動,這樣教師才能做到對學生內(nèi)心真正的了解,也才能真正的走近學生的心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亦師亦友。
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品德就是把心理健康理論具體化,對這個問題深究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所以,在談到滲透的時候只需要做到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就行了。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可以將品德的內(nèi)容帶進去,讓學生可以更具體、更明確的理解相關的知識。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把正直規(guī)劃到心理健康類,而品德就是告訴學生如何算正直,不騙、不偷、不搶,幫助他人不求回報。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培育孩子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筆者在品德課教學中,格外注意兩方面問題:一是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其次是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堂上,筆者會給學生進行實踐探究的機會,利用教材中的“實踐活動”結(jié)合生活實踐,讓學生通過自身實踐理解和掌握知識;帶他們?nèi)ゴ河?,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將課堂帶進生活。通過學到的知識,并運用知識不斷的解決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和發(fā)現(xiàn)問題,有利于保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jié)束語
小學品德教育是塑造一個學生健全人格和美好心靈的重要課程。作為小學品德教師,要細心和耐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小學品德教學要和健康教育緊密融合,從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作用。同時,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在引入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面對新的教學難題。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跟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研究最前沿的教育理論,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現(xiàn)代小學品德課程的發(fā)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