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海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有山,有河,風景秀麗。東面有清幽的孔望山、玲瓏的石棚山,西面有突兀的白虎山,南面有高大的錦屏山。清澈的薔薇河像玉帶一樣環(huán)城向東流入大海。
城東有座孔望山,相傳孔子曾在此登山望海。山的西面有東漢時期留下的石刻——摩崖石刻,崖壁上雕有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佛教造像100余尊。造像有站著的,有坐著的,有躺著的……栩栩如生。還有滿山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像蛤蟆似的趴在那兒等待捕捉昆蟲;有的像雄雞昂著頭在啼叫;還有一塊雕成大象的石頭。你看古人是多么聰明啊。山南有龍洞庵,庵內有雄偉的大殿,院內古柏參天,古井深幽,游人憑欄遠眺,心曠神怡。
石棚山緊連孔望山,山頂有一天然石棚,石棚頂上刻有宋代詩人、時任海州通判的石曼卿題刻的“高行清風”四個大字。此山曾是石曼卿讀書游玩的地方,山谷清悠,風景怡人。
城西的白虎山,山形如虎,頭朝西,尾在東,像是欲飲薔薇河的水,在夕陽映照下別具風姿。山上遍布數十處唐、宋、元、明、清歷代石刻,其中以宋代“張叔夜題名”最負盛名,據說還與《水滸傳》這部名著有關呢。
當然,最壯觀雄偉的要數城南的錦屏山了。它如一道天然的屏風裝點著古城海州。山上花草秀美,山南麓將軍崖山坡上有我國東方第一部“天書”——將軍崖巖畫。巖面長22米,寬5米,上刻有人面、農作物、獸面及各種圖形符號,這是我國目前發(fā)現的最早的巖畫,為原始社會先民的作品,它與孔望山的摩崖石刻造像合稱為“海州二刻”。將軍崖東200米處是桃花澗,只見溪水歡快地流過。澗兩邊的桃花,一到春天就競相開放,仿佛成了花的海洋,游人絡繹不絕,真是“桃花熏得游人醉”啊。
古城海州,四山一河,名勝古跡散如驪珠。我為成長在她的懷抱中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指導老師:汪愛婷)
小作者開門見山,一開頭就點出了海州是一座古城,接著一一介紹了海州的山,著重體現了山的古老,山的優(yōu)美,讓人覺得海州確實是座古城,海州的山確實是名山。言語間,傾注了小作者對家鄉(xiāng)的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