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兩個兒子,誰都不讓著誰,動不動就開打。做父母的要怎么辦?我用親身體驗告訴你:勸架或以暴制暴都沒什么用。最好的辦法,你們不是喜歡打架嗎?那么打呀!互相傷害啊!
兩個兒子相差不到兩歲,小男孩好像不習(xí)慣好好說話,動不動就武力相向。他們經(jīng)常因為一點兒小事而大打出手,成天在房間里你追我趕,動不動就扭打成一團,有時還會有人光榮負傷。我這個當(dāng)媽有多辛苦和難做可想而知。為了制止他們打架,我用盡了一切辦法,不是在勸架就是準備勸架,總是身心俱疲。
一天,因為一個玩具誰先玩兒誰后玩兒,弟弟追得哥哥滿屋跑,哥哥“砰”的一聲關(guān)上門,弟弟在門外大聲尖叫,然后用水杯瘋狂砸門。我用完所有的耐心和所謂的科學(xué)方法后,弟弟終于安靜了。然后我跟屋里的哥哥保證,不會讓弟弟打他,我也對弟弟說:“一會兒我?guī)湍阕プ「绺?,但你只能輕輕地打一下?!?/p>
然而結(jié)果并不如我所愿,哥哥一開門,弟弟“咻”地一下沖進去,拿起手中的杯子就砸向哥哥。哥哥巧妙地躲過了杯子,但看我的眼神充滿怨恨,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起一腳就把弟弟踢倒在地。戰(zhàn)火升級,一場惡戰(zhàn)就要爆發(fā)。
這時老公還不合時宜地走過來,對我說:“我說了他們打架不用去管,打累了自然就會停下來的!”我一聽火就大了,對他大聲吼道:“你就知道說不管,上次哥哥被弟弟打得差點兒傷到眼睛,你能眼睜睜看著危險發(fā)生嗎?”老公雙手一攤,不說話了。在兄弟倆打架這件事情上,我提倡嚴厲制止,老公選擇聽之任之。但這兩種方式,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如果家里不能打,他們就在學(xué)校約架。我前后兩天都接到兄弟倆老師的電話,當(dāng)時我已經(jīng)沒力氣生氣了,而是隱隱后悔,我怎么會生下這么兩個搗蛋鬼!
一天,電視里放《動物世界》,小動物們在樹林里扭打、打滾,你追我趕,可愛極了。它們有時像是在玩兒游戲,有時又打得很起勁兒,從高高的樹上摔到地上,或是被撞得傷痕累累。但是最后,它們甩甩身上的泥土,捋捋身上的毛,跟什么事兒都沒發(fā)生一樣,又溫柔平靜地靠在一起了。
這一幕,讓我想到了兩個孩子,他們是不是也需要小動物們一樣的打架時光呢?想起我自己小時候,整個童年時光都是跟小伙伴們打打鬧鬧過來的。那個時候,不管是生氣還是委屈,吵一架打一架,流完眼淚后,什么事兒都沒有了。
我福至心靈,決定鼓勵兄弟倆打一架。很快,他們因為玩兒游戲準備大打出手。這一次,我沒有制止,而是說:“今天你們可以打架,但是我有兩個原則,第一,家里面積太小,東西也多,你們要打就去外面打;第二,不能用武器,也不能打脖子以上和敏感部位。”兄弟倆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于是,我陪他們一起來到家門口的草地上,他們擺開架勢,我和老公站在一旁觀戰(zhàn)。一聲令下,他們狠狠地撞向?qū)Ψ?,然后用盡吃奶的力氣想把對方扳倒。他們一會兒扭打在一起,一會兒滾在草地上,一會兒分開再次進攻。當(dāng)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我跟老公對了個眼色,然后一起為他們吶喊助威。孩子們打得更起勁了,他們用盡全身的力氣,扭動身體的所有部位,想把對方打敗。這時候,他們不像是親兄弟,更像是兩頭渾然不顧的小野獸。
但是,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并沒有忘記規(guī)則,不時提醒對方:“不準打頭!不準打我那里!”10分鐘后,他們終于打累了,停了下來。他們可能早就忘了當(dāng)時是因為什么打架,松開手后,就那么肩搭肩地坐在一起,像《動物世界》里那些打完架后平靜地各回各家的小動物們。
不知道那10分鐘的架是不是特別消耗體力和釋放情緒,那天晚上,他們睡得比平常都早,而且連續(xù)幾天都沒有見他們打架。然而,哪怕他們不打架,我也會邀請他們來打架。我們有時在床上玩兒摔跤,有時在客廳里玩兒枕頭大戰(zhàn),有時會在戶外來一場淋漓盡致的打架。我們把自己當(dāng)成小動物,在遵守“打架規(guī)則”的基礎(chǔ)上,打得心無旁騖、酣暢淋漓。
因為多余的體力有地方消耗,情緒有地方釋放,他們在遇到矛盾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并想到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打架也成了我們一家四口特別喜歡的親子時光,如果有一天,一人提出“我們來打架吧!”其他三個人一定會放下手中的事情,高興地參與,仿佛是奔赴熱鬧的聚會一樣。
那一刻,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像是置身于大自然,無憂無慮,無拘無束,一起回到了最無邪和親密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