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同為知青的真心感慨:“近平把自己看作黃土地的一部分”,還是梁家河鄉(xiāng)親的真摯感情:“群眾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抑或社會各界代表的真誠感奮:“陜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簡單”,讀完《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我相信每位讀者都會與我一樣擁有這樣的感動,習近平總書記正如他自己所說是“黃土地的兒子”,他更是從黃土地上一步步走來的“領導核心”。艱難成長,艱苦磨礪,艱辛奮斗,時代與環(huán)境無情地錘煉他的意志與品格,歷史與人民卻精妙地鑄就他的偉大與成就,這是我們民族之幸、人民之福。
苦難對于奮進者永遠都是一塊墊腳石?;赝羧盏闹鄽q月,讓我們得以審視這位黨的總書記、共和國主席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更加真實的人生經(jīng)歷,從厚重的歷史中真切感受這位世紀偉人的情懷與溫度,我們更加堅信黨和人民對領導核心的正確的自覺的選擇,更加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航船必將乘風破浪直抵勝利彼岸。《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以采訪實錄的形式給我們還原了一段栩栩如生的口述歷史,沒有華麗詞藻只有平實口語,沒有高談闊論只有娓娓道來,“樸素的土氣是革命的正氣”,珍貴記憶雖經(jīng)歷史長河的沉淀不但沒有褪色,一經(jīng)喚醒必定發(fā)出耀眼的時代光彩,我們的心靈因此產(chǎn)生強烈的沖擊與震撼,精神因此得到全新的洗禮與升華。
絕對忠誠的革命信仰在薪火相傳中更加堅如磐石
習近平總書記自小崇敬共產(chǎn)黨、愛戴共產(chǎn)黨,而且與日俱增,永葆忠誠。他出生在革命家庭,父母均是黨內頗有威望的“老革命”,作為紅二代,在他血脈里流淌著對黨忠誠的天然秉賦,這種紅色基因鑄就了他與生俱來、非比常人、從不置疑的堅定信念。面對突如其來、無法逆轉的政治潮流,這位年僅15歲的少年義無反顧服從命運的安排,主動要求到延川插隊鍛煉,成為400萬“老三屆”中“最小的知青”?!瓣儽焙芸?,延安更苦,延川極苦,梁家河最苦”,極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沒有嚇倒這位少年,他不但從憂郁和苦悶中解脫出來,而且深深根植于人民群眾,積極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是到延安插隊的26601名北京知青中離開農(nóng)村最晚的極少數(shù)人之一,更是插隊時間最長、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知青代表。尤為寶貴的是,泰山壓頂般的艱難逆境、無情歲月沒有令這位少年屈服,他愈挫愈奮,特別是“延安的歷史紅色文化和陜北人民豁達、包容、厚道、質樸、奉獻的集體人格,滋養(yǎng)了他崇高的政治信念,鑄造了他不變的‘初心’。”7年的知青歲月,不僅奠定了他接受生活艱苦磨煉的思想基礎,更是堅定了他信仰和追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恒久信念,他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在一起插隊的同學和校友陸續(xù)離鄉(xiāng)返城的時候,他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保持執(zhí)著的追求,安于艱苦的磨煉,終于得到群眾的信服,組織的信任,入黨的愿望得到批準,還擔任了大隊黨支部書記。歷史并不吊詭,紅色基因的薪火相傳、革命信仰的培育砥礪,絕對忠誠的信念與信心深深地鐫刻在他的心田,越是歲月飛度,越是堅不可摧。今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完全可以相信它的精神源頭早在其知青歲月就已埋下,就是對共產(chǎn)主義的不懈追求、對黨長期和持續(xù)執(zhí)政的強烈使命,這一切超越個人的榮辱得失,成為他生命中最強大的力量源泉。
熱愛人民的真摯情感在水乳交融中更加深入骨髓
習近平總書記心地善良,有情有義,與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在他出發(fā)前往延安插隊之時起,別人在車上哭成一片,而他坦然笑對,這絕不能簡單理解他當時希望離開北京脫離困境,更應感受他對延安這塊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他父輩的紅色土地充滿向往和期待。他剛到梁家河即能自發(fā)悼念病逝的“鬧紅”大娘,他在街上偶遇過去做過父親衛(wèi)士的乞食老漢,這位幼稚少年想都不想,掏光身上的錢與糧票,還脫下外套送人,成為轟動當?shù)氐摹敖庖峦剖场泵勒?。在長期的知青生活包括以后走上從政之路,他接濟困難村民,幫助知青朋友,自然流露出樸素的群眾情感,毫無粉飾,不求功利,能真切感受到他的心靈純潔、思想純正。更為重要的是7年的知青歲月,他與當?shù)厝罕姵ο嗵?、同甘共苦,結下了深情厚誼。梁家河的群眾無私大度地接納他和他的知青戰(zhàn)友,手把手地教他們勞動生活,“肚子餓了鄉(xiāng)親給做飯吃,衣服臟了鄉(xiāng)親給洗,褲子破了鄉(xiāng)親給補”,這里的群眾從不“看人下菜碟”,不管你是“黑幫子弟”還是“可以教育好的孩子”,他們認定的是“這些北京來的孩子不容易”,他們像當年支援紅軍一樣愛護著這些知青。習近平總書記充滿感情地說過:延安人民曾經(jīng)無私地幫助過我,保護過我,特別是以他們淳厚樸實的品質影響著我,熏陶著我的心靈。與此同時,他在生活或勞動中與老鄉(xiāng)接觸,越來越多地了解到當時農(nóng)村的落后和老鄉(xiāng)生活的艱苦,對農(nóng)民愈發(fā)同情,不斷激發(fā)為他們做實事的志愿與決心。他扎根農(nóng)村,勤奮勞動,積極作為,為老百姓辦實事多辦事,真正做到了“把心留在了這里!”由此培養(yǎng)了他從心底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里,這種與中國最底層農(nóng)民同甘苦共患難的深厚感情可是“哪一所高等學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學不到的真東西”。而且這種感情一旦在心底里扎了根,就無法動搖,而且不斷繁衍生長,成就總書記今日反復倡導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
腳踏實地的頑強奮斗在披荊斬棘中更加厚積待發(fā)
習近平總書記為人穩(wěn)重可靠,做事苦干實干,“是靠自己踏踏實實干出來的”。他不是“天生的偉大”,從15歲下到梁家河插隊,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可能沒有想過將來具體要做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會在陜北待上多久,但是正如曹谷溪同志評價的一樣,他是一個有準備的人。面對特殊歷史時期的苦難與磨礪,他沒有抵觸,沒有抱怨,而是迎難而上,努力奮進。即使在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時候,別人從零開始,他不得不從負數(shù)開始,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沒有將他逼退而使之消沉,反而培育了他更為穩(wěn)重頑強的性格,培養(yǎng)了他比同齡人更為刻苦的學習精神和頑強的拼搏意志。他剛到梁家河,與其他知青一樣,只能評到6.5個工分,他肯于吃苦,埋頭干活,不久便能拿到10個工分,成為一名健壯的勞動力。他為人實誠,從來不“撒尖兒”(偷懶),更“不偷奸?;?,體現(xiàn)了以誠為本以拙為用的處世風格,而這正是農(nóng)民朋友喜歡的性格。他很喜歡曾國藩的一段話:“愈是軍情棘手,眾議紛紜,愈要心明力定,從‘耐煩’二字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從青年起培養(yǎng)冷靜心態(tài)和自控能力的卓越情商,許多年后他還給大學生們講,走向社會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其實這正是他的切身體驗。因為如此,他在知青伙伴一個個離開梁家河、離開延安的時候,他不但沒有氣餒驕躁,還能“云卷云舒”“神閑氣定”,一直干了7年多,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插隊知青,他與農(nóng)民吃在一塊、住在一塊、想在一塊、干在一塊,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從他當選延安地區(qū)先進青年代表大會代表登記表上可以清楚看到,他每年參加集體勞動出勤均在200天以上,其中一年達到300天,無論在趙家莊從事社會主義路線教育,還是擔任梁家河大隊支部書記,他都干得十分出色,干到群眾心窩里去,得到了人民群眾衷心的擁戴和高度的認可。正如習總書記后來所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迷茫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已經(jīng)有了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是的,他在黃土地上奮斗了7年,奉獻了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歲月,但這場奮斗真值,他“收獲到一部不著一字卻可以受用終生的人生寶典”,站到了“讀懂人生、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重要起點”。
志存高遠的人生標注在自強不息中更加矢志不移
習近平總書記不甘平庸,發(fā)奮圖強,絕不向命運和苦難低頭,系好人生每一??圩?。無論知青說、村民說,還是各界說,最為異口同聲的就是他對讀書的酷愛。一個15歲的青澀少年,當他遠赴千里之外的窮鄉(xiāng)僻壤,他帶得最多的竟是和當年毛澤東主席長征時一樣的“兩行李箱沉甸甸的書籍”;在7年知青生活過程中,別人家里寄的是衣服與零食,而給他寄的從來不缺書籍。陜北7年,可以說是他苦讀深思、挑燈夜讀的7年,他說“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讀書”,幾乎視讀書如吃飯、飲水一樣必不可少。老鄉(xiāng)說他勤奮好學,到了夜以繼日的地步,“有個針縫的時間都要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據(jù)曹谷溪了解,當時在知青中讀書最多的就是他,他每次到延川縣城總是背著鼓鼓囊囊的一挎包書回去,他隨時隨地想盡辦法找書,為了借上一本書甚至走上三十多里山路。他讀書跨越古今中外、政治經(jīng)濟、文史哲等,涉獵廣泛。他不但個人讀書,還與知青一起讀書,教鄉(xiāng)親們識字,向當?shù)剞r(nóng)村青年借閱。正因為熱愛讀書、癡迷讀書,盡管在農(nóng)村插隊時間最長,他沒有虛度時光,而是借此豐富知青生活、充實精神世界、實現(xiàn)自我完善,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他鼓勵他的戰(zhàn)友們:“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無困難?!闭驗闊釔圩x書、癡迷讀書,他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能夠敢想敢干,開拓創(chuàng)新,比同時代的人看得更遠更寬。當他從《人民日報》上閱悉四川推廣利用沼氣的報道,立即思考引進沼氣技術解決當?shù)厣倜荷俨竦睦щy,遠赴四川學習取經(jīng),親自組織施工攻關,歷經(jīng)艱辛,在梁家河點亮陜北高原第一盞沼氣燈,一舉打破了“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他還帶領村民打淤泥壩、開鐵業(yè)社、辦代銷店,做了許多好事實事,讓廣大群眾由衷信服。志存高遠,自強不息,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不僅培育了他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他“積淀了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知識素養(yǎng)、道德素養(yǎng)和理論素養(yǎng)”,這是習總書記成就偉大的一個重要密碼。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過:“不經(jīng)歷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yè)?!标儽?年的知青生活,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生最寶貴的財富,是他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步履鏗鏘、信心滿滿地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朝著世界舞臺中心堅定邁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鋪展了無限光明的前景。一個新的偉大時代已經(jīng)到來。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為我們揭開了當今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成長之路,回答了全黨全國領導核心怎樣煉成的秘訣,昭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更加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必須備加珍惜難得的開拓奮進局面。
要務必踐行“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這個最大政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用霹靂手段反對腐敗,用鐵石心腸整治作風,用堅強決心深化改革,用寬廣視野科學發(fā)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加快建立,“四個全面”戰(zhàn)略部署深入推進,為人民美好生活而奮斗的目標更加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所未有地接近。短短五年時間,綜合國力極大發(fā)展,黨心民心極大凝聚,黨的威望極大提升,全球影響極大擴展。這一切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長期奮斗是一脈相承的,他一向將自己視為“黃土地的兒子”,他的內心有著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人民情感,他與他的國家、他的人民深深融為一體,他最能堅定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最為堅強捍衛(wèi)黨的顏色永不褪變,他成為全黨全國的領導核心,完全是眾望所歸、民心所向,完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核心作用至關重要,歷史雄辯地證明,黨的核心英明正確,就能帶領全黨同志克服重重困難,戰(zhàn)勝艱難險阻,不斷走向勝利。我們務必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是對黨忠誠的根本要求,也是向黨負責的基本表征,真正做到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號召的堅決響應、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完全徹底自覺地聽黨話、跟黨走,永遠與黨同心同德、同頻共振,毫不含糊地做政治的明白人、黨的忠誠衛(wèi)士。
要務必看齊“總書記成長之路”這個最好標桿。習近平總書記本身就是勵志的典型樣榜。他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長在新中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總書記,有過曲折的少年時代,有過奮斗的青年歲月,從農(nóng)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一般軍官到軍委主席,他豐富多彩的經(jīng)歷、多種崗位的歷練,無疑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樹立了標桿、作出了表率。今天我們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記者的訪談,親歷者的講敘,“珍貴的記憶雖然沉淀在流年歲月之中,但絕沒有褪色”,一切是這樣的真切自然,今天我們回望起來同樣心潮澎湃。他還是15歲的青澀少年即孤身一人來到“窮鄉(xiāng)僻壤”,一干就是7年多,獨立精神昂然屹立;他在父母均被打倒且長期關押下放,“沒有任何關系和依靠的情況”下,不但從未對黨組織有任何抱怨,反而8次申請入團、10次申請入黨,赤子之心忠誠可表;他在衣食匱乏的年代焚膏繼晷,“每天都被煤油燈將鼻子熏黑”,發(fā)奮用功、“癡迷讀書”,崇學向上根基牢靠;他對老百姓是那么情真意切,厚道樸實,從不偷奸耍滑,即使擔任黨的領導干部直至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鄉(xiāng)親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與幫助。沒有“天生的偉大”,但有“偉大的必然”,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苦難的大考,赤心向黨,赤誠為民,用不懈的奮斗與追求成就今日的偉大。
要務必永葆“我們黨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黨”這個最強信念。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我們在新時代條件下進行的偉大斗爭,建設的偉大工程,推進的偉大事業(yè),正在實現(xiàn)的偉大夢想,無不展現(xiàn)出我們黨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們黨變得更加成熟、堅強。習近平總書記從大隊黨支部書記成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本身就證明了我們黨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設計的科學性與優(yōu)越性。在他迄今48年的工作履歷里,從政經(jīng)歷遍及黨、政、軍各個領域,歷經(jīng)村、縣、地、市、省、直轄市直至中央等所有層級的主要崗位,每一層級都扎扎實實、政績卓著,每一崗位都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他經(jīng)過多崗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實踐歷練和長期積淀,厚植了治國理政的扎實根基,具有領導大國、駕馭復雜局面的非凡能力和高超本領。世界許多國家越來越認同“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在新時代條件下,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廣大青年是不是接受過堅強的黨性錘煉,能不能經(jīng)得住復雜的歷史考驗,可不可以把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yè)接續(xù)推向前進,確保黨和國家永不改旗易幟,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蹚出了道路、作出了示范,我們應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有著更為自覺的信心和信賴。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年的知青歲月,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個人的青春奮斗,也是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青春奮斗。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不移、豪情滿懷地前進。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