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偉,畢宇,王春,李文艷,王加軍,李艷霞
(1.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2.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院新江實驗林場,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341)
不同種子處理方式對長柄扁桃成苗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
曹志偉1,畢宇1,王春1,李文艷2,王加軍2,李艷霞1
(1.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2.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院新江實驗林場,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341)
通過長柄扁桃引種育苗,研究了不同種子處理方式對其成苗率及苗木生長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儲藏、干種子窄藏→不同溫度梯度浸種→不冷凍及干種子窖藏→不同溫度梯度浸種→冷凍等3類種子處理方式的長柄扁桃的最高成苗率由高到低依次為72.5%、51.8%和9.0%,各處理間成苗率存在明顯差異;不同處理方式種子發(fā)育成的苗木平均高生長和平均地徑生長存在差異,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儲藏處理和40 ℃溫水浸種→不冷凍處理,成苗率和幼苗高徑生長兩項指標(biāo)均較高。長柄扁桃育苗中種子處理應(yīng)采用上述2種方法,尤以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儲藏處理種子效果最佳。
長柄扁桃;種子處理;成苗率;苗木生長
長柄扁桃(AmygdaluspedunculataPall.)俗稱野櫻桃、柄扁桃或毛櫻桃,系薔薇科(Rosaceae)扁桃屬落葉灌木。長柄扁桃是我國二級瀕危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山地和沙漠地帶,具有適應(yīng)范圍廣、抗旱、固沙、抗風(fēng)蝕能力強等優(yōu)良特性;同時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之一,果仁含油率達(dá)45.19%,油既可以食用,也可做工業(yè)用。長柄扁桃可以生產(chǎn)活性炭、苦杏仁甙、蛋白粉、塑料、飼料等產(chǎn)品。關(guān)于長柄扁桃播種育苗技術(shù),國內(nèi)已有相關(guān)報道[1,2],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探討適于黑龍江省西部氣候、土壤等條件的經(jīng)濟實用、安全便捷的播種育苗方法,為生產(chǎn)育苗提供實用技術(shù)。
育苗試驗在黑龍江省森林與環(huán)境科學(xué)研究院新江實驗林場苗圃進(jìn)行,該場位于訥河市西南部,距訥河市城區(qū)55 km,地理坐標(biāo)在126°24′05″—126°35′19″ E,47°43′13″—47°54′40″ N。本場處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區(qū)。春季風(fēng)大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降溫迅速,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多西北風(fēng)。年平均氣溫0.7 ℃,最高氣溫37.5 ℃,最低氣溫-39 ℃,≥10 ℃年積溫為2 598.1 ℃,無霜期為115 d左右,早霜9月,晚霜10月,年平均降水量396 mm左右,降水時間多集中在7—8月,解凍期4月下旬,結(jié)凍期11月中旬。土壤主要類型為沙土,亞類包括黑鈣土型沙土、草甸(生草)沙土等。
2.1 試驗材料
試驗用長柄扁桃種子采自內(nèi)蒙古包頭市石拐區(qū),種子平均千粒質(zhì)量為433 g,試驗種子總質(zhì)量6.5 kg。
2.2 試驗方法
2.2.1 種子處理
(1)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儲藏處理(JC)
2016年3月22日~5月8日,溫水浸種及混濕沙冷窖儲藏;2016年5月8日~5月10日,室溫催芽。
40 ℃溫水浸種2 d,每天換水1次,然后控水;混3倍體積濕沙,放于冷窖內(nèi)儲藏;播種前3 d取出,放于室溫條件下催芽。
(2)干種子冷窖內(nèi)放置→不同溫度梯度浸種→冷凍處理(L)
3月22日~5月8日,干種子冷窖內(nèi)貯存;5月8日~5月10日,浸種及冷凍。
L1:15 ℃溫水浸種24 h,然后控水;放于冷柜內(nèi)冷凍24 h;播種前取出化凍播種。
L2: 40 ℃溫水浸種24 h,然后控水;放于冷柜內(nèi)冷凍24 h;播種前取出化凍播種。
L3: 80 ℃熱水浸種,攪拌至35 ℃,浸種24 h ,然后控水;放于冷柜內(nèi)冷凍24 h;播種前取出化凍播種。
(3)干種子冷窖內(nèi)放置→不同溫度梯度浸種→未冷凍處理(B)
3月22日~5月8日,干種子冷窖內(nèi)貯存;5月8日~5月10日,浸種及冷凍。
B1: 15 ℃水溫浸種24 h,然后控水;混3倍體積濕沙,置于常溫下24 h,待播。
B2: 40 ℃溫水浸種24 h,然后控水;混3倍體積濕沙,置于常溫下24 h,待播。
B3: 80 ℃熱水浸種,攪拌至35 ℃,浸種24 h ,然后控水;混3倍體積濕沙,置于常溫下24 h,待播。
2.2.2 作床、播種及后期管理 在林場苗圃人工作苗床,床寬1.0 m,單個苗床長20 m。條播,開溝深度5 cm,相鄰溝間距離35 cm,視試驗各處理種子量及試驗小區(qū)完整性,播種量100~150?!-2左右,覆土厚度2.0~3.0 cm,整平床面,鎮(zhèn)壓,用自動噴灌設(shè)備澆透水。在苗木生長過程中及時補水,人工除草。
2.2.3 試驗調(diào)查及統(tǒng)計分析 2016年9月末對1年生長柄扁桃苗木按照不同種子處理方式,即分別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冷藏;干種子冷窖冷藏→不同水溫梯度浸種→不冰柜冷凍和干種子冷窖冷藏→不同水溫浸種→冰柜冷凍三類處理程序,隨機設(shè)定樣方,每個樣方面積視苗木稀密而異,測定樣方內(nèi)50株苗木株高、地徑,同時調(diào)查單位面積產(chǎn)苗株數(shù)。統(tǒng)計不同種子處理方式苗木平均高、平均地徑、產(chǎn)苗量及成苗率。測量工具為游標(biāo)卡尺和鋼卷尺,精確到0.1 cm。種子成苗率按種子千粒質(zhì)量折算的播種種粒數(shù)和現(xiàn)地實有苗木數(shù)計算。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03 軟件統(tǒng)計分析,其中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由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完成。
3.1 長柄扁桃種子質(zhì)量及出苗情況
試驗用種子引自內(nèi)蒙古包頭市石拐區(qū)。按照陜西省神木縣生態(tài)保護建設(shè)協(xié)會起草的《長柄扁桃種子質(zhì)量等級》規(guī)程千粒質(zhì)量指標(biāo),所引種子皆為二級(種子千粒質(zhì)量≥427 g)。其他詳見表1。由表1可知,JC處理成苗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處理時間較長,水浸溫度適宜,種子沒有受到高溫和冷凍傷害,因此成苗率最高。B2處理成苗率較高,原因同JC處理。其他處理成苗率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水浸溫度太低或太高,種子處理沒有效果或受到了高溫傷害;種子高溫水浸后,繼之以冷凍,導(dǎo)致部分種子生活力喪失或下降。
表1 長柄扁桃種子處理方式、播種量及成苗率
3.2 1年生播種苗地徑及高生長規(guī)律
由表2可以看出,長柄扁桃1年生播種苗平均地徑為0.36~0.45 cm,平均苗高為30~60.00 cm,對比數(shù)據(jù)值可以發(fā)現(xiàn),B2、JC處理平均地徑、平均苗高最大,B3處理平均地徑、平均苗高最小,這可能與80 ℃水溫泡種對種子造成了一定傷害有關(guān)。經(jīng)方差分析(表3、表4)表明,種子處理方式對苗木地徑和苗高生長均有極顯著影響。多重比較結(jié)果顯示,JC、B1 2個處理間平均苗高差異不顯著,B2和其余所有處理間平均苗高差異極顯著,JC、B1和B2、B3、L1、L2、L3處理間平均苗高差異極顯著;苗木地徑生長方面,JC、B1、B2、L1、L2、L3 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上述所有各處理和B3存在極顯著差異。綜合上述,可以認(rèn)定JC、B1、B2 種子處理方式對播種育苗苗木高徑生長有利。
表2 長柄扁桃種子各處理播種苗地徑、苗高差異顯著性 cm
表3 長柄扁桃苗木地徑生長方差分析表
表4 長柄扁桃苗木苗高生長方差分析表
4.1 各種種子處理方式中,以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儲藏處理成苗率最高,達(dá)72.5%;干種子冷窖貯存→不同溫度梯度浸種→不冰柜冷凍處理成苗率次之,最高可達(dá)51.8%;干種子冷窖貯存→不同溫度梯度浸種→冷凍處理種子成苗率最低,最高僅達(dá)9.0% ,各處理間成苗率存在明顯差異,干種子冷窖貯存→不同水溫浸種→冰柜冷凍處理程序在育苗中應(yīng)禁止使用。
4.2 長柄扁桃種子冷窖貯存、冰柜冷凍及不冰柜冷凍種子各處理間苗木平均高生長和平均地徑生長存在差異,40 ℃溫水浸種→混濕沙冷窖儲藏處理和40 ℃溫水浸種→不冷凍處理幼苗高徑生長兩項指標(biāo)都同步較高。
4.3 總結(jié)兩年的育苗試驗結(jié)果[3],15 ℃溫水浸種催化種子效果不明顯,80 ℃熱水浸種和冰柜冷凍處理導(dǎo)致部分種子生活力喪失或下降,影響成苗率和苗木生長,建議生產(chǎn)中禁止采用。
[1] 李文利,楊香娥 .長柄扁桃育苗造林[J].中國林業(yè),2009,11:48
[2] 張 檀,鄭瑞杰,梅立新,等.長柄扁桃種子萌發(fā)特性的研究[J].西北林學(xué)院學(xué)報,2006,21(4):73-76
[3] 曹志偉,王春,張劍斌,等. 引種長柄扁桃苗木生長及其葉部形態(tài)特征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6(11):1-3
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 Treatments on Seedling Rate and Seedling Growth ofAmygdaluspedunculata
Cao Zhiwei1, Bi Yu1,Wang Chun1, Li Wenyan2,Wang Jiajun2, Li Yanxia1
(1.Academy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1005, China; 2. Xinjiang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a Sciences, Qiqihar 161341, China)
Through introduction ofAmygdaluspedunculata,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 treatments on seedling growth rate & seedling growth were studi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seedling rate ofAmygdaluspedunculatais 72.5%, 51.8% & 9.0%,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three kinds of processing mode (seed-soaking with 40 ℃ warm-water→ mixed wet-sand stored in cellar, seed-soaking with 40 ℃ warm-water→seed-soaking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no freezing,dry seeds stored in cellar→seed-soaking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freezing);all treatm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mean height growth & mean ground diameter of seedlings have differences.The seedling rate & seedling height growth of two indicators are higher treate by seed-soaking with 40 ℃ warm-water→ mixed wet-sand stored in cellar and seed-soaking with 40 ℃ warm-water→seed-soaking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no freezing;seed treatment for raisingAmygdaluspedunculataseedling should adopt the above two methods;the treatment of seed-soaking with 40 ℃ warm water → mixed wet-sand stored in cellar is the optimal.
Amygdaluspedunculata;seed treatment; seedling rate; growth of seedling
1005-5215(2017)04-0019-03
2017-02-07
曹志偉(1965-),男,黑龍江拜泉人,大學(xué),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現(xiàn)主要從事嫩江沙地治理開發(fā)、森林食品資源研究工作.
Q944.59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