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名教師,要用愛心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互動關愛的環(huán)境,充分尊重幼兒,時常用寬容之心來保護孩子稚嫩的自尊心。生活中,教師允許孩子犯錯,認識到出現(xiàn)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一種表現(xiàn)。教師只有用心去觀察,用情去體會,用愛去領悟孩子,才能真正讀懂孩子的所思所想,使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充滿陽光,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愛心 關注 孩子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213-01
教師把愛心奉獻給每一個幼兒,一切為了幼兒、為了幼兒的一切,始終把幼兒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是教師教育好幼兒的關鍵。身為一名幼兒教師,用博愛之心去關愛幼兒,關愛幼兒的生活、關愛幼兒的學習、關愛幼兒的心理健康、關愛幼兒的成長。那么怎樣才能讓幼兒感受到在幼兒園里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嘗試,效果良好。
一、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互動關愛的環(huán)境
對于教師而言,愛的內涵十分豐富,如關懷、寬容、安慰、鼓勵、獎賞、贊揚、信任、支持等,真正的愛它需要的是一顆博大的心胸。作為教師,日常生活中:用母親般的愛心去關注孩子,用心去接納孩子,用心去體會孩子,才真正能夠了解并尊重每個孩子在能力與天分上的差異。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師幼互動,使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教師的關愛,引導孩子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關愛的群體。教師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可能的機會幫助孩子、指導孩子如何交朋友,并提供機會讓孩子彼此學習,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同伴間的友愛。幼兒在這種充滿關愛的互動環(huán)境中活動才有助于彼此建構良好的社會能力,這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我在準備一個教學活動時,作為教師的我,非常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能力,同時我兼顧孩子的能力差異及不同的興趣愛好,根據(jù)每個孩子的能力、發(fā)展程度、學習取向,提供一些有利于孩子主動積極探索事物的活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機會并給予一些有益其發(fā)展的任務,甚至布置一些難度較高的工作,通過與孩子的互動、孩子與孩子的互動,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團體向心力、滿足了每個孩子的需要,也能幫助孩子逐漸累積自信,發(fā)展自信心,而且還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挑戰(zhàn)自己能力的極限。
二、允許孩子犯錯,它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經(jīng)之路
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例如:在一次吃點心時,我班的幼兒彬彬將自己杯子里的熱牛奶都倒進了魚缸,因為他特別喜歡關心小魚兒,認為自己每天吃點心喝牛奶,也應該給小魚兒喝杯牛奶,結果造成小魚兒死亡。這類錯誤在幼兒身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經(jīng)歷了這樣的“錯誤”他們就會知道,小魚兒不能喝熱牛奶,孩子可以從類似的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了解這個世界。
三、教師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與關愛使其快樂成長
幼兒園里的孩子身體、心理發(fā)展都很脆弱,生活的自我服務能力處于低水平階段。身體的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精細動作還沒有發(fā)展好,孩子吃飯、穿衣等方面都會遇到困難。游戲、活動中沒有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需要教師的悉心照顧、耐心的幫助。幼兒的心理還不成熟,孩子在家里受到眾多長輩的關注,而在幼兒園一個教師要照顧多個孩子,孩子較難獲得歸屬感,往往表現(xiàn)出拒絕、哭鬧、冷漠等負面情緒,這就需要教師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做出相應的積極回應,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被關心、被接納的積極情緒體驗。同時,教師在與孩子交往過程中,要處理好情感與理智的關系,和幼兒保持適度的疏離,以客觀、中性地觀察分析幼兒,并給予幼兒適宜的發(fā)展空間。
每一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生理、心理的發(fā)展都有階段性的特點。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需求、愿望和自我發(fā)展的動力,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無可估量的發(fā)展?jié)摿?。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盡其所能為每個孩子提供充分的發(fā)展空間,使其潛力得以充分發(fā)揮。我們只有基于對孩子的尊重,對幼兒的關注,教育才能促進孩子健康的成長。
四、用教師的寬容之心來保護孩子稚嫩的自尊心
馬斯洛有一句著名論斷:“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尊重幼兒就是教師要放棄長者的身份,改變幼兒聽命教師的現(xiàn)象,以寬容之心對待每一位幼兒。當幼兒屢教不改、言而無信時,我們教師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風驟雨”的加予批評、訓斥,應給他們多一些寬容,讓他們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護。教師尊重幼兒不是放縱、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給幼兒。
五、走近孩子精彩的世界里聆聽孩子童真的心聲
要教育幼兒就要了解幼兒,要了解幼兒就必須要走近幼兒,仔細傾聽幼兒的心聲。因為幼兒的心地是十分純真的,他們從不掩飾自己的內心世界,喜怒哀樂都會寫在他們的小臉上。若教師擁有一份愛心,走近幼兒,了解幼兒,就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的各種心情。在他們快樂時分享他們的快樂,在他們不高興時努力尋找原因,多給他們一些溫暖、關懷、安慰,讓他們快樂,使他們愉悅地生活。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學中切不可“看小”孩子,工作中學會傾聽并悅納孩子的見解是我們老師必須練就的本領。孩子的見解既是孩子生活經(jīng)驗的反映,也是思維發(fā)展水平的體現(xiàn)。孩子由于受詞匯量和語言表達方式的限制,他們常常用零散的單詞、不甚規(guī)范的語句、表情、動作等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及對事物的認識和探究。幼兒教師的我不但要善于傾聽孩子的表述,而且還要調動多種情思,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見解,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見解。我們只有用心去觀察,用情去體會,用愛去領悟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精彩世界里,讀懂孩子的所思所想。
教師用心去愛孩子,孩子的心境就會變的輕松、愉快、向上。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快樂,讓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充滿陽光,教師只要用博大的愛心去關注每一個幼兒,把教師的真情撒向每一個幼兒,相信我們的幼教教育工作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簡介:
黃桂芝,教育管理本科畢業(yè),取得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和高級營養(yǎng)保健師的資格證書。從事幼教工作近30年,多篇論文在《石嘴山教育》、《寧夏教育》和寧夏幼兒教育研究會出版的《幼教論叢》等公開刊物發(fā)表,論文也在寧夏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組織的論文評比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