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理華
2015年8月,我放棄了6年的機關公務員工作,選擇了扎根基層的選調(diào)生崗位,來到武漢市洪山區(qū)洪山街辦,一切從零開始。時光荏苒,轉眼一年過去了,在基層的浸染、打磨、洗禮,讓我感覺人生更加完整。
在基層工作苦不苦?當然苦。自從來到洪山街,“5+2”“白加黑”成為工作常態(tài),在公交車上思考工作、帶著材料回家修改是常事。一年來,我圍繞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文明創(chuàng)建、績效等工作先后撰寫了20多篇總結性材料。
由于我來武漢時間不長,對道路地名還不熟悉,在文明創(chuàng)建帶隊檢查中有一定的困難,為了保證檢查的順利進行,我提前踩點,熟悉文明創(chuàng)建的重點點位,堅持無特殊情況每周對轄區(qū)點位進行抽查,制定了《洪山街文明創(chuàng)建管理制度及示意圖》和周三巡查制度,截至目前,下發(fā)督辦單28份。
績效工作是一項常態(tài)化的工作,但是操作程序十分繁瑣。剛開始接手時,對部門人員不熟悉,其中還有幾項工作找不到對應落實的部門,工作起來感到很被動,非常吃力。經(jīng)過思考分析后,我理清思路,將年初區(qū)里下達的績效指標分解到各個科室,仔細核對科室職能,直至準確無誤,每一項任務都“對號入座”,最終形成績效指標分解表格,抓住了“牛鼻子”。在績效考核驗收時,整理了200多頁的電子臺賬,撰寫了1萬多字的匯報材料,最終,順利通過了考核。
在基層工作累不累?當然累。那是2016年7月,武漢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南湖片區(qū)漬水嚴重。為了反映干群同心防大汛、抗大災的精神風貌,做好防汛搶險期間的正面宣傳,我白天在受災嚴重的點位采訪、了解情況、接待記者,晚上編寫稿子。由于條件有限,哪里有電腦有網(wǎng)絡,我就在哪里辦公。每天晚上凌晨才回家,雖然家人有些不理解,抱怨我回來時兩歲的兒子已睡著,早上上班時他還沒醒來。但當我看到關于我街防汛搶險的新聞上了媒體時,就覺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
防汛的中后期,了解到武金堤的突擊隊員思想有波動,為了統(tǒng)一大家的思想,鼓舞斗志,我在武金堤上采訪了2天,走訪了6個社區(qū)的哨所和營地,挖掘了10多個典型人物和故事,及時了解掌握防汛隊員的思想動態(tài),特別是多次給紅旗社區(qū)突擊隊隊長做思想工作,讓他放下了心理負擔。下堤后,我將滿滿一本的采訪筆記,整理撰寫了5000余字的長篇綜合人物通訊,在長江網(wǎng)上發(fā)表。結合宣傳形勢的需要,我負責報紙專版的組稿工作,經(jīng)過6輪修改,我街志愿者的先進事跡在8月2日的長江日報12版專版報道刊登。經(jīng)不完全統(tǒng)計,防汛期間關于我街的主流媒體報道100余篇,其中中央級、省級媒體達50余篇。由于新聞線索提供及時,紅旗社區(qū)突擊隊、保利心語社區(qū)和南湖雅園社區(qū)書記的典型事跡被各大重量級媒體報道,形成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組織工作無小事”。在走訪社區(qū)過程中,我曾參加了雙建社區(qū)兩委黨員組織生活會和李家橋社區(qū)換屆選舉大會,深感自己對基層了解太少,群眾的思想我不了解,怎么能開展好組織工作?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我走遍了轄區(qū)20多個社區(qū),充分熟悉了情況,一年來,我記錄了5本工作筆記本,每天做的事情、去社區(qū)了解的情況、反映的問題和工作感受都會記錄下來,為開展好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基層工作有苦、有累但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基層工作帶給我巨大的提升。有些品質(zhì),一年前不曾具備;有些信念,一年前不曾擁有;有些困難,一年前不敢面對;有些挑戰(zhàn),一年前未曾應對??部酪埠?,崎嶇也罷,只有親身走過,才會有真正的體會。正因如此,這一年才顯得如此寶貴,我才渾身充滿了干勁,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盡快地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進入了新的角色,堅定的走好每一步。
(作者單位:武漢市洪山區(qū)洪山街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