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霞
上世紀50年代,美國作家杰克·凱魯亞克的小說《在路上》曾風靡一時,書里講述了一群年輕人沿途搭車或開車,不斷冒險旅行,體驗各種新奇的事物,最終橫越北美大陸的故事。后來,這種極具挑戰(zhàn)性的旅行,誘惑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旅行者走出家門,以至于在很多年輕人的觀念里,旅行就是一種冒險,一個背包、一張地圖、一顆隨遇而安的好奇心就是全部行囊。
春天又來,暖風輕揚,陽光正好,一些“個性”、“獨立”、“向往自由”的80后、90后又開始輕裝上陣,踏上人生的一段新旅途??伤麄兺?,春季也是惡劣天氣頻發(fā)的時節(jié)。于是,有人在人煙稀少的高速公路上招呼沿途的車輛,在大山深處等著緊急救援,在昏暗的路燈下伸手討要車馬費,在千丈懸崖下等待他人覓尋尸首,在血肉模糊的交通事故現(xiàn)場等待被確認身份……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素質較好、追求新鮮刺激、勇于嘗試未知,但面對突發(fā)事件時,則缺乏一定的應變能力。很多時候,他們出發(fā)前設想的從容,大多都在意料之外的麻煩中消失殆盡。
去年勞動節(jié),我和一位朋友相約赴川,帶著“說走就走”的理想,一鼓作氣“隨遇而安”,連住宿也是落地再說。晚上十點多,我倆一出火車站,便直奔最近的一家青年旅社,可惜房已滿,之后接連找了好幾家,都是滿房。無奈,只能住進一家位置偏僻、陳年暗倉搭建的旅社,潮濕陰冷,門還不能反鎖。半夜,時不時有人欲推門而入,嚇得我倆只得促膝長談。待門外安靜片刻,我便跑向前臺反映,等許久,四下無人,即回房后,徹夜未眠。第二天,我們再也顧不上有限的經(jīng)費,換了家安全可靠的旅社,睡了一整天。三天兩夜的小長假,便去了兩天一夜?,F(xiàn)在想想,那真不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我的說走就走,倒是沒遇上什么大麻煩,可有的人就沒那么幸運了。上個月的情人節(ji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攝影師朋友轉發(fā)的求助信息:天津的一對夫婦在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旅游期間,丈夫突然腦出血,住進了弗林德斯醫(yī)院ICU,生命垂危。由于他們此次出行倉促,沒有購買旅游保險,接下來的手術和康復的費用已經(jīng)讓這個家庭傾其所有,加上住在國外,不可控的因素太多,無奈之下,他們只能求助于社會,希冀挽得一線生機。
說走就走,很多時候,是撇開保險后的冒險。來看看2016年旅游保險的大數(shù)據(jù):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shù)約為1.22億人次,旅游花費近7000億元人民幣,但出境游保險費僅為60億元人民幣,人均投保額不足5元錢。旅游險是“花小錢、管大用”,可一位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卻告訴我:“游客報團時,我們都會介紹旅游保險,但大部分游客都覺得是推銷,完全‘不感冒。”然而,在最常見的騎馬、蹦極、滑雪、卡丁車等高風險旅游項目熱度不斷攀升的背后,游客人身傷害甚至死亡事故頻發(fā),相關賠償?shù)募m紛也日趨增多。
旅行,不是盲目的出行,因為這不僅不能帶來美好的旅行感受,而且還存在著意外的因素和危險性。我佩服說走就走的勇氣,但我們每一次遠去,都有人在牽絆,你離開得越輕松,他們的擔心越沉重。
另外,出行前的準備不足,很可能會在本該放松和享受的旅程中,在緊要關頭讓你慌了神,在平常小事上亂了陣腳,這樣的行為,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旅途很短,臨時抱佛腳,想想還是有必要的。
有人說:“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边@讓我突然想起一個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的墨西哥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p>
寧可錯過美景,也要確保安全。你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fā),即使計劃失誤,也可以重來,但在人生中,你需要每次都謹慎出發(fā)。所以,為了與世界的下一次約會,你何不靜下來,精心計劃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