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眠
一
那日陽光甚毒。
天蠶絲帕濕了好幾方,卻拭不盡額上不住下滴的汗。
這汗津津地模樣委實有些狼狽,早知如此定要喊些個仆從為自己沏茶打扇。
如此卻需過眼前這關(guān)。
趙晉偷眼瞧著身邊女子,這般烈日,極美的小臉上竟無一絲汗痕。
與其說她周身清凈爽利,倒不如說是透著森然寒氣。
那女子手執(zhí)一盞燈籠,異樣的明亮,同著天邊的火輪一起,晃得趙晉頭暈眼花。
“還君燈籠一盞,愿能照君歸時路?!?/p>
二
賬房先生捧著一疊雪花大銀前來賀喜,外帶著一盞真金打制的燈籠。
今日收成,比往日又高上許多。
若如此,那糧價再高上三五成,許是未嘗不可。
趙晉把算盤珠子打得啪啪響,末了,卻覺得有些乏。卻只把那燈籠拿過,揣在懷里一番把玩。
那燈籠甚是精致,沉甸甸地泛著金光,上面墜著玉珠叮當作響。
賬房陪著笑臉,這燈籠照著主人意思打造,不知中意與否。
又應景地溜起了須,口中直說這燈籠果然是吉祥物件,照得主人財路亨通。
趙晉搖手叫他退下,喚丫鬟為自己上酒。
不多時便醉了。
暈暈沉沉間聽到些異響,頸上似乎有些濕熱。
抬手一摸,入眼卻是猩紅一片。
血。
三
這日頭,依是這般毒辣。
茶坊老板卻不覺嗓子干啞,眉飛色舞滔滔不絕。
內(nèi)容著實讓人訝然,那東街的趙大官人居然被賬房與個丫鬟合謀害了,家財也被席卷一空。茶客聽聞,卻個個口中稱好。
原來那趙晉是個惡商,乘著本地大旱百姓無糧果腹伺機哄抬米價,發(fā)那國難橫財。
也有人直言此事蹊蹺,原來數(shù)月前趙晉還低三下四找他借錢,打聽之下卻是借錢屯糧。
“當時還奇怪那窮小子巴巴得四處借錢買如此多糧作甚,現(xiàn)在想來莫不是他早知此處有旱。若如此,怕不是他和什么妖物有勾結(jié)?!?/p>
眾人嘩然,口中念佛者有,喃喃怒罵者有,卻無人察覺茶館角落有個客人悄然不見。
四
阿月想,這活的久了,便生了這愛憶舊事的毛病。
那一夜甚是黑,漆墨的天上連一顆星子也無。
那個搖搖晃晃打著破燈籠的少年就這么跌在了她的懷里。
她透著小小光亮,對視上一雙清澈的眼。
瞧著瞧著,對面那清俊小臉也染上了紅暈。
那少年甚是緊張,幾個深呼吸才把話說了利索。
“姑,姑娘。若不嫌棄就把這燈籠拿去,便可照亮回家的路。”
結(jié)果自己卻看不清路,走了不遠就狠狠跌了一跤,還是阿月將他扶了回去。
幫他療傷,幫他打理吃食,終又和他在了一處。
少年家中雖然窮困,二人擠小破屋里,阿月卻覺得比在那孤寂的太華府邸里要快活的多。
可她乃神蛇肥遺,無法長留人間,尤其在感知到此地的不詳之氣后。
她終究是要離開,那少年面色凄然。
“莫不是你嫌我貧困,若有一日我能贈金燈籠與你,你是否便不會走?”
阿月沒有回頭。
“此地將有數(shù)年大旱,你若還信我,便早日離開此處罷?!?/p>
誰曾想偏是這句話,那之后……
陰差陽錯。
五
手中的金燈籠甚是玲瓏可愛,可惜卻被血污了。
阿月想,有些路,終究是照不亮的。
點評:這篇故事很有畫面感,易讀性也很強,中心思想表達的非常清楚,開篇和結(jié)局相呼應,都有點題,使整個故事有所升華。只是人物和情節(jié)比較簡單,顯得有一點單薄。整體來看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