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劍澤
浙江省鄞州人民醫(yī)院 浙江 寧波 315000
衷中參西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支氣管哮喘70例
翁劍澤
浙江省鄞州人民醫(yī)院 浙江 寧波 315000
靈芝補肺湯 支氣管哮喘 肺功能 免疫功能 臨床觀察
筆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70例支氣管哮喘,獲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哮喘患者14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70例。治療組男39例,女31例;年齡29~81歲,平均44.28±9.62歲;病程3~18年,平均4.47±1.64年。對照組男37例,女33例;年齡28~79歲,平均44.02±9.76歲;病程4~19年,平均4.39± 1.52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方法治療:間歇性發(fā)作與輕度患者,根據病情吸入或口服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口服小劑量緩釋茶堿,或每日定量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200μg/d);中度患者根據病情需要,吸入β2受體激動劑,療效不佳時可改為口服β2受體激動劑控釋片,口服小劑量緩釋茶堿,每日吸入糖皮質激素200~600μg;夜間哮喘嚴重者,可吸入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或加用抗膽堿能藥物。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靈芝補肺湯治療,藥物組成為:靈芝20g,炒白術、防風各15g,陳皮、姜半夏各10g,苦參4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分服。兩組均治療1月。
3.1 療效標準:臨床控制:白天無癥狀,活動不受限,無夜間憋醒,不需使用緩解性藥物,肺功能正常,無急性發(fā)作;部分控制(任何1周有以下任何1項指標存在):白天有臨床癥狀(>2次/周),活動略有受限,有夜間憋醒,需要使用緩解性藥物(>2次/周),肺功能<80%預計值或個人最好值,無急性發(fā)作;未控制:任何1周有部分控制標準超過3個的特征,任何1周有1次急性發(fā)作。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1s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氣峰值流速(PEF)晝夜變異率變化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情況(±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70 70 FEV1(L)治療前2.66±0.42 2.63±0.40治療后3.17±0.44*?2.80±0.45*FVC(L)治療前1.88±0.32 1.89±0.33治療后2.53±0.47*?2.25±0.40*PEF(L/s)治療前4.33±0.67 4.31±0.64治療后6.25±0.86*?5.65±0.84*?
中醫(yī)學認為,該病病機為肺中“宿痰”感邪而動,搏結氣道致肺失宣降,關鍵病因是內有宿痰,外感邪氣[1]。如果臟腑氣旺,宿痰消除,則外邪不侵。靈芝補肺湯中的靈芝可以顯著抑制Th2細胞的增殖,阻止Th2細胞轉化為Th0細胞,使得機體的Th2/Th0處于一種平衡狀態(tài),降低了機體的炎癥反應;苦參可以明顯降低哮喘患者的氣道高反應性,降低哮喘的復發(fā)率,有效控制炎癥;白術、陳皮、半夏、甘草健脾益氣,化痰止咳。眾藥合用,可以益氣健脾,祛火清肺,控制哮喘的發(fā)作。
[1]鄭星宇,杜思哲,任林,等,四逆散合小青龍湯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期體會[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0,45(2):111-112.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