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輝 俞亞麗 洪 波 殷莉波
浙江省寧波市中醫(yī)院 浙江 寧波 315010
止咳平喘湯聯(lián)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支氣管哮喘45例
周忠輝 俞亞麗 洪 波 殷莉波
浙江省寧波市中醫(yī)院 浙江 寧波 315010
止咳平喘湯 沙美特羅替卡松 支氣管哮喘 臨床觀察
近年來,筆者運用止咳平喘湯聯(lián)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xù)期痰哮證45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我院呼吸科就診的支氣管哮喘患者90例,診斷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xù)期的診斷標準,并排除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恢嗅t(yī)辨證符合《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2012)》[2]中痰哮證的辨證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齡22~63歲,平均36.2±7.3歲,病程1~25年,平均9.6±3.1年;治療組中男性25例,女20例,年齡19~61歲,平均37.5±8.2歲,病程2~28年,平均8.2±3.4年。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每天吸入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葛蘭素史克公司,規(guī)格:50/250μg),每天2次,每次1吸,若癥狀加重時,可臨時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葛蘭素史克公司,規(guī)格:100μg/撳),連續(xù)治療4周。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止咳平喘湯:炙麻黃6g,杏仁、蘇子、白芥子各10g,炒枳殼12g,三葉青、黃芩、桑白皮各15g,廣地龍9g,羊乳、萊菔子各30g,生甘草5g。鼻塞、噴嚏者加白芷、蒼耳子各10g;咳痰不暢者,加魚腥草、金蕎麥根各30g;口咽干燥,干咳痰少者加南沙參、北沙參各15g。早晚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xù)治療4周。
3.1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完全緩解,即使偶爾有輕度發(fā)作不需要用藥即可緩解,1秒鐘用力呼氣量(FEV1)或最大呼吸流速(PEF)增加量>35%,或者治療后FEV1或PEF≥80%預計值;顯效:哮喘發(fā)作較前明顯減輕,F(xiàn)EV1或PEF增加25%~35%;好轉:哮喘癥狀有所減輕,F(xiàn)EV1或PEF增加15%~24%;無效:臨床癥狀和FEV1或PEF測定值無明顯改善或者反而加重。
3.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支氣管哮喘在中醫(yī)學屬于“哮病”“喘證”“咳嗽”等范疇。中醫(yī)學認為,哮喘的發(fā)病根源在于“痰”。《癥因脈治》云:“哮病之因,痰飲留伏,結成巢臼,潛伏于內(nèi),偶有七情之犯,飲食之傷,或外有時令之風寒束其肌表,則哮喘之癥作矣?!毕猿掷m(xù)期則多因痰瘀久留,正氣受損,且氣機不暢而致肺失宣降,表現(xiàn)喘息哮鳴輕重間作。當代學者認為痰證也是一種炎癥性疾病[4],中醫(yī)的“痰”證理論與現(xiàn)代醫(yī)學氣道慢性炎癥學說可謂異曲同工,故中醫(yī)治哮喘亦當注重祛“痰”。止咳平喘湯為名老中醫(yī)王暉主任中醫(yī)師所創(chuàng)立,組方以麻杏石甘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為基礎,因石膏過寒,選用黃芩、桑白皮、三葉青清肺熱以平喘,同時也能制約他藥溫熱之性,佐以地龍清熱平喘、羊乳養(yǎng)陰潤肺、枳殼行氣化痰,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宣肺、降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使痰消氣行,喘咳自平。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哮喘雜志:電子版,2008,2(1):3.
[2]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2012)[J].中醫(yī)雜志,2013,54(7):627-629.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61-65.
[4]曹玉雪,董競成,杜懿杰,等.支氣管哮喘“寒痰”與“熱痰”證型微觀辨證指標及其炎癥特點[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0,30(8):828-832.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