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姜艷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
——“二十四節(jié)氣之清明”主題班會實錄
文︳趙姜艷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
2.初步探尋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老師制作課件,制作先烈視頻。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了解有關清明節(jié)的資料。
3.選好主持人,寫好主持稿。
4.向家長發(fā)出邀請函。
5.請家長制作60個蒿子粑粑。
●活動標題: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
●活動時間:
2017年3月13日班隊課
●活動地點:
本班教室
●活動成員:
本班學生、班主任、副班主任、部分家長
班主任帶領全班同學吟誦《清明》,共三遍。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課堂描述:班主任趙老師帶著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吟誦,營造了一種淡淡憂思。從學生的吟誦來看,他們已經(jīng)懂得了平長仄短、韻長入促、依字行腔的規(guī)則,還能從聲律中表達出詩歌的憂傷之情。)
主持人: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叔叔阿姨,可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剛剛我們吟誦的詩歌題目是什么?
生齊答:《清明》。
主持人:對,《清明》是一首詩;清明,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然而,清明節(jié)是怎么來的?這個節(jié)日有哪些傳統(tǒng)習俗?它承載著中華兒女怎樣的情感?在它的背后又蘊藏著多少中國文化呢?為此,我們班特意舉行一次以“清明節(jié)”為主題的班會,讓我們一起朗讀題目。
生齊讀: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
主持人:親愛的同學們,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追溯歷史,尋找根源,我一定要向大家介紹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他是誰呢?這里有三個答案,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你知道嗎?
A屈原B介子推C嫦娥
生1:我猜是A屈原。
主持人:對不起,回答錯誤,屈原與端午節(jié)有關。
生2:我知道,答案是B介子推。
主持人:對了。介子推與清明節(jié)有何關系呢?
生3:我知道,是介子推發(fā)明了清明節(jié)。(學生哄堂大笑。)
主持人:清明節(jié)是一個節(jié)日,用“發(fā)明”合適嗎?
生齊答:不合適。
主持人:那怎么講?
生4:介子推與清明節(jié)的起源有關。這里面有一個故事。
主持人:你能講講這個故事嗎?
生4:我記不清,講不全。(學生笑了。)
主持人:沒關系,請坐。趙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這個故事,請看視頻。(播放PPT,用圖片加錄音的形式講給學生聽,故事內(nèi)容大致為下)
傳說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晉文公),大肆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這對母子已經(jīng)被燒死了。晉文公發(fā)現(xiàn)介子推脊梁堵著的柳樹樹洞里的衣襟上,題了這樣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源。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jié)的活動延續(xù)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了。
主持人:同學們,看完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請你用一兩句話來講講。
生5:我覺得介子推是一個很孝順的人。
生6:介子推讓我很感動。
主持人:最感動你的是哪一點?
生6:當重耳饑餓難耐時,介子推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
主持人:謝謝你的回答,請坐。還有同學想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生7:我覺得晉文公不應該放火去燒山,不但毀滅了山,還燒死了介子推。
主持人:介子推為了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寧可被大火燒死。死后留下一首詩,讓我們大家一起朗讀一遍。
生齊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看,“清明”一詞在詩中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是什么意思?
生8:“清明”一共出現(xiàn)了3次,意思是要晉文公做君王要清廉、公正。
主持人:“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弊屛覀冊賹⒄自婟R讀一遍。
(請家長把制作好的蒿子粑粑擺在前面的課桌上)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食物?
生齊:蒿子粑粑。
主持人:古時候,清明節(jié)也叫寒食節(jié),人們不能生火,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蒿子粑粑就是其中的一種可以冷吃的食物。你們想吃嗎?想吃的話,以組為單位,只要答對一個題目就可以得到一盤蒿子粑粑。你們敢挑戰(zhàn)嗎?
生齊聲歡呼:好!
主持人:(一邊操作課件,一邊念題)請第一組答題。題目是: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對不對?
第一組回答:對。
主持人:回答正確,獎勵一盤蒿子粑粑,小組內(nèi)共同分享。
主持人:請第二組答題。題目是:清明節(jié)是每年的4月4日或者5日,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4月5日。對不對?
第二組回答:不對,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4月4日。
主持人:回答正確,獎勵一盤蒿子粑粑。
主持人:請第三組答題。題目是:下面哪項不是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A蕩秋千B蹴鞠C放風箏D走親戚
第三組回答:D走親戚。
主持人:回答正確,同樣獎勵一盤蒿子粑粑。
主持人:請第四組答題。題目是: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請問中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對嗎?
第四組回答:對。
主持人:回答正確,送給你們組一盤蒿子粑粑。四個組都答題正確,獲得了獎品。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蒿子粑粑是誰做的嗎?
生都茫然。
主持人:是幾位家長一起做的,他們是:迎迎媽媽、熙熙媽媽、帥媽媽、溜溜媽媽。今天,她們也來到了教室和我們一起參加班會活動,我們要對她們說什么?
生齊聲說:“謝謝阿姨。”
主持人:感恩也是清明節(jié)的重要含義,所以,人們會去祭祖,祭先烈。
主持人:下面,我們一起來觀看先烈們的英勇事跡片!
(課堂描述:播放視頻,視頻是由很多個先烈的電影片段剪接成的。全班都安靜下來,有的同學還偷偷地抹眼淚。)
主持人:同學們,看完了視頻,你有何感想?請大膽說一說。
生1:看到劉胡蘭英勇就義的樣子,我就很害怕。她那么年輕,就犧牲了,她的心中只有黨,只有國家。
生2:我看到株洲流芳公園的照片,上面有那么多烈士,爸爸媽媽每年都帶我去那里掃墓獻花。烈士們雖然犧牲了很多年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他們。
主持人:同學們,除了給先烈們祭祀獻花,我們還要做些什么?
生3: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生4: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
主持人:大家都說得很好,讓我們帶著懷念的感情吟誦《清明》這首詩。
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的班會課接近尾聲,下面請家長代表迎迎媽媽發(fā)言。
迎迎媽媽: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今天參加我們班的關于清明節(jié)的主題班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讓我懂得了清明節(jié)的來歷,知道了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最讓我感動的是觀看到了先烈們視死如歸的視頻,他們?yōu)榱烁锩膭倮?,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今天,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珍惜時光,做到心中有理想,腳下有方向。
(作者單位:株洲市荷塘區(qū)八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