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于德鋼+李明剛+李建國
摘要:在呼倫貝爾市,番茄露地種植和保護地栽培,菜農都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對番茄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方面存在不足。因為番茄在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多種病害,如果不及時進行防治,將會導致減產甚至絕收,所以做好番茄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保障市民蔬菜的有效供給,調整產業(yè)結構,增加菜農的收入都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番茄;病害;防治技術
番茄是一種富含多種營養(yǎng)元素的保健型蔬菜,現已成為餐桌上重要的時令菜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對于市場上供應的番茄品種及其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番茄在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多種病害,所以做好番茄病蟲害防治工作,增加菜農的收入都有積極的作用。
一、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疫病是番茄上發(fā)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的病害,塑料大棚或溫室有利于該病的發(fā)生,往往發(fā)病來勢較猛,流行年份損失很大。
1、癥狀
受感染的幼苗葉,葉尖和邊緣將首先出現暗綠色和不規(guī)則的浸泡斑,擴大后變成褐色,病變面積和較大的疾病分布不明顯。最后,在葉柄上掛的病葉枯死。幼莖基部發(fā)病,高濕時,葉背病、健交界處長稀疏狀白霉;病菌順葉柄可擴展至莖,莖上病斑呈長條狀、黑褐色、稍凹陷、或溢縮、邊緣有時可長出白色稀疏霉狀物,易從病部折斷,果柄、果梗發(fā)病同莖,幼苗萎蔫或倒伏,濕度大時在病部表面產生稀疏狀的白霉。葉柄和莖病變萎蔫引起褐腐病。
2、病原
本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該菌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3、發(fā)病規(guī)律
保護地番茄和茄子是冬季的主要病原體,也可以在馬鈴薯塊莖中越冬,還可以在冬季土壤殘留;在生長季節(jié),越冬病菌借助氣流傳播或雨水引起發(fā)病,形成田間發(fā)病中心。條件適宜時病害發(fā)展迅猛,導致病害流行。高濕、冷涼、多霧、晝夜溫差大或經常陰雨的條件下,病害易發(fā)生和流行;孢子囊或游動孢子借助氣流、雨水傳播,使其病害得以擴大蔓延。從中心病株形成全面發(fā)病,只需10幾天。
4、發(fā)病條件
一般白天的溫度不超過20℃,夜間的溫度不低于10℃,相對濕度保持100%-75%的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春季溫室停火后,由于白天和夜間溫差較大,植物表面容易附著水膜或水滴,疾病容易發(fā)生;露地番茄遇有降雨早、雨日長、雨量大的年份,也會發(fā)病;低洼地種植番茄,因容易積水,定植密度過大,栽培通風透光性差也容易發(fā)?。豢諝鉂穸仍龈摺⑵┑手仓臧l(fā)生行徒長,底肥不足番茄長勢弱,容易發(fā)病且病勢較重。
5、防治措施
采取以抗病品種為主,結合藥劑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
(1)種植抗病品種
如硬粉8號、佳粉10號、中蔬5號、佳粉17號、佳紅、京丹1號。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組織并銷毀,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高畦栽培,避免田間積水。盡可能地采用滴膜或膜下暗灌,避免棚風高濕。施足底肥,增施磷肥、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栽培措施
不與馬鈴薯連作或鄰作,與其他蔬菜間隔3年輪作;加強水肥管理,進行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逆性;澆水在晴天進行,防止大水漫灌,保護地灌水后適時放風排濕;因品種而異確定定植密度,及時整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3)藥劑防治
噴霧:藥劑可選用50%安克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65%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煙霧:保護地可采用45%百菌清煙劑進行煙熏200-250 g/畝。
粉塵:采用粉塵法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1 kg/畝,隔9天1次。煙劑和粉塵,一般在傍晚使用效果好,避免在強光條件下施藥。
灌根: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0 g。
二、番茄葉霉病
1、癥狀
葉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莖、花、果實。
葉片:從下部葉片發(fā)病,逐漸向上部葉片發(fā)展,葉片正面出現不規(guī)則形或橢圓形淡黃色褪綠葉背病白模主層,在松軟層致密紫灰霉病。
嫩莖及果柄上也可產生與上述相似的病斑,并可延及花部,引起花器凋萎或幼果脫落。
2、病原
本病是由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 Cif] 引起,異名Clados porium fulvum Cooke稱黃枝孢菌,均屬于半知菌亞門真菌。
3、發(fā)病規(guī)律
葉霉病菌可隨病殘體在土壤表面越冬,也可以種子帶菌作為越冬菌源。翌年如遇適宜條件,越冬菌源借氣流傳播,侵染田間番茄引起初侵染,可多次再侵染;大量的開發(fā)和生產的子孢子,利用氣流,引起番茄的第一次感染;帶菌種子播種以后,選苗不嚴,帶病移栽,也會引起發(fā)?。话l(fā)病植株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擴大危害。
4、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結合栽培措施、藥物控制的綜合防治措施??共∑贩N:京丹1、3和5號、佳粉17、中雜7號、沈粉3號均較耐此病。
種子消毒:播前種子用53℃溫水浸種30 min,晾干播種。
更換新的無疾病的苗圃。使用舊床的土壤,可濕粉500倍液噴灑土壤消毒。
實行3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初侵染源。
藥劑防治:粉塵施藥或煙薰施藥:發(fā)病初期用45%百菌清煙劑250-300 g/畝,熏一夜或于傍晚噴撒7%葉霉凈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或10%敵托粉塵劑1 kg/畝,隔8-10天1次,連續(xù)或交替輪換施用。噴灑藥液:在發(fā)病初期噴灑60% 防霉寶超微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100-150倍液,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