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白云
“刀光畫影”伴晚年
◎文/遼寧·白云
今年69歲的雷鳳先老人,住在遼寧省大連市白云街道民運社區(qū),是一位醉心“刀畫”的愛好者。社區(qū)居民常會慕名來參觀她的“刀畫”作品。走進雷鳳先老人的家,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墻上的一幅山水畫,只見山峰重巒疊嶂,蜿蜒不絕,流泉飛瀑在溝壑橫木間涌動,嵐氣云煙陣陣繚繞……這幅氣韻通透、渾然一體的畫作,就是雷鳳先老人一刀刀刮出來的。
“刀畫”是一種新興繪畫藝術。刀畫與油畫在所用的畫布、油彩方面雖然相同,但是刀畫的表現(xiàn)技法卻很獨特。據(jù)雷鳳先介紹說,“刀畫”其實是“刀筆油畫”的簡稱,主要以有彈性的鋼片、木片等特制刮刀作為作畫工具,以泡沫、紗布等作為輔助工具。通過刀具在畫布上反復削減油料,來表現(xiàn)、創(chuàng)作整個畫作,使其既具有國畫蒼勁古樸、意境深邃的特點,又能夠體現(xiàn)出油畫的立體感和真實感。
雷鳳先愛上“刀尖上的藝術”,還得從退休那年參觀大連星海廣場舉辦的一次畫展說起。年輕時就喜愛畫畫的她,退休以后,可算是有時間了,她要全力以赴實現(xiàn)自己的繪畫夢。于是,哪里只要有畫展等相關活動,她都爭先恐后地去。
這次畫展展出的是“刀畫”。雖然雷鳳先以前聽說過“刀畫”,但如此近距離地親眼目睹這么多精美的“刀畫”作品,還是第一次。雷鳳先說,就是這一次,讓她對“刀畫”一見鐘情?!半m然‘刀畫’的著色用的完全是傳統(tǒng)的油彩,但它通過刀法去表現(xiàn),就會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簡直就是‘刀尖上的藝術’?!庇^展后,雷鳳先馬上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老師,又邀上幾位同樣愛好繪畫的老友,開始了“刀畫”學習之旅。
雷鳳先雖然學習過國畫,有一定的繪畫基礎,但對“刀畫”還是很陌生,要想真正畫好,還得一步步從頭學起。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她從起初的一塊石、一棵樹練起,再到一汪水、一片云地臨摹。盡管年紀大了,但是雷鳳先孜孜不倦,一絲不茍。這樣由淺入深,反復訓練以后,漸漸就得心應手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只用了幾個月,雷鳳先就可以將這些景物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畫作。
為了畫好“刀畫”,雷鳳先先后求教于兩位不同風格的老師。第一個教她刀畫的老師是東北人,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大氣磅礴。后來,她又求教于一位南方的老師,開始學習婉約秀氣的風格。老人說:“我希望自己在一幅畫作中融入大氣和秀氣兩種風格,能賦予畫作豐富的情感和精妙的構思,使‘刀畫’具有更加獨特的魅力。”
那天,社區(qū)請雷鳳先為老年居民做繪畫表演。大家看見,她使用的刀具都類似于裝修工刮墻用的小灰刀,但刀尖卻特別柔軟。只見她凝神片刻后,從刀盒內取出一把刀來,緊握刀柄,將刀尖蘸上油墨,右手抬空,“刷刷”地便開始在一張白布上作起畫來。霎時間,“刀光飛舞”,刀尖下,一幅風景畫的輪廓逐漸呈現(xiàn)出來,大約十幾分鐘后,整幅畫面便在刀尖下完成了。
觀看表演的社區(qū)居民異口同聲地贊“好”,有幾個老年朋友還動了心思,說“人家雷鳳先能做的事情,我們其實也可以嘗試,不妨咱們就拜雷鳳先為師,也練練!”
雷鳳先聽罷,高興地伸出大拇指。她沖著那些要學藝的老人說,“‘刀畫’是上世紀70年代被發(fā)掘出來的中國繪畫藝術的新流派,可以說既起源于民間,也發(fā)展于民間。老人練習刀畫,能靜心養(yǎng)神,體會樂趣,有益健康,大家都可以試試,咱們一起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