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王艷春++尹新偉++李亞超++胡月龍
摘 要:該圖書館位于句容市,整個圖書館的建筑總面積(地下車庫和頂層不包含在內)為18 309.8 m2,市政無冷熱源配套,建筑區(qū)域內無獨立的設備機房。該設計為該市圖書館中央空調系統(tǒng)設計。精確地計算了建筑負荷,對比了兩種設計方案的經濟性,并對所取方案的空調系統(tǒng)進行了生命周期評價,給出了系統(tǒng)運行的資源消耗清單和環(huán)境排放清單。
關鍵詞:圖書館空調系統(tǒng) 經濟性分析 生命周期評價
中圖分類號:TU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2(c)-0121-02
該圖書館位于句容市,面積之大令人驚嘆,光藏書就有50萬冊以上,因為在設計上與文化館相結合,所以,該圖書館不僅有書庫和閱覽室,還配備了展示廳(1 200 m2左右)、排練廳(500 m2)及書法、美術、音樂等各類培訓室,可以同時滿足市民的多種文化需求。
1 工程概況
1.1 建筑信息
整個圖書館的建筑總面積(地下車庫和頂層不包含在內)為18 309.8 m2,市政沒有冷熱源配套,建筑區(qū)域內沒有獨立的設備機房??照{建筑占地面積12 080 m2??倢訑?層(含頂層),地下1層,各層房間大部分是辦公、研究室、閱覽室等。
1.2 空調設計參數
對于該市的冬夏兩季室外設計參數,通過查閱規(guī)范得知[3]:
夏季:日平均氣溫為31.2 ℃,干球溫度為34.8 ℃,濕球溫度為28.1 ℃。
冬季:采暖計算溫度為-1.8 ℃,空調計算溫度-4.1 ℃,通風計算溫度-4.1 ℃。
參照《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確定各類型房間的設計參數,如表1所示。
2 負荷計算
設計中的負荷計算,采用天正暖通8.5,計算過程參考文獻[1-4]。
由于該建筑西南方向的墻面窗墻比大,使得室內負荷中由建筑圍護結構的冷負荷占總負荷的比例較大。經過計算得出建筑總冷負荷為1 604 202 W,總熱負荷為818 281.9 W。該設計以冷負荷為準。
3 空調系統(tǒng)方案確定
3.1 該建筑空調系統(tǒng)負荷及運行特點
(1)通過負荷計算,我們得知如下幾點。
①新風熱濕負荷比重占總冷負荷的比例較大。
②夏季冷負荷較大,冬季熱負荷較小。
③新風量大,總冷負荷中,新風冷負荷占39.1%。
④閱覽室、排練室和會議室等都屬于大面積,人員流動量也較大。
(2)運行中的要求和特點如下。
①閱覽室等房間人員流動量和數量變動大,所以,空調系統(tǒng)應具備良好的調節(jié)能力才能穩(wěn)定冷負荷波動。
②同時具備制冷和制熱功能,是對空調系統(tǒng)的基本要求。
3.2 空調系統(tǒng)選擇策略及其可行性方案的比較與評價
優(yōu)化和提高空調系統(tǒng)的技術方案,我們可通過系統(tǒng)化的技術及經濟分析的方式實現。以下是擬定的兩種空調設計方案,對兩種方案進行比較,擇優(yōu)而取。
方案一:選取風冷螺桿熱泵機組作為冷熱源,空調系統(tǒng)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房間內的風機盤管用來負擔圍護結構負荷及室內負荷。新風負荷由新風機組承擔。
方案二:采用多聯(lián)機+新風處理機組的系統(tǒng)。室外靈活機置于屋頂或陽臺,房間負荷由室內機承擔,新風負荷由新風處理機承擔。
(1)利用建筑特點比較方案的優(yōu)缺點。
方案一:安裝復雜,施工周期長。需安裝水泵、集水器和分水器等繁瑣附屬設備,還設置了專門制冷機房,加大了費用。
方案二:安裝方便,施工周期較短。
(2)空調系統(tǒng)的技術經濟評估。
針對上述兩個空調方案,計算出了初投資和運行費用,也進行了技術經濟評價,而由于實際數據不全,此計算均為估算,如表2所示。
4 空調系統(tǒng)生命周期的評價
傳統(tǒng)的空調系統(tǒng)設計方案評價,通常采用的是技術經濟分析,比較重視系統(tǒng)的初投資和運行費用,而對整個生命周期內能源排放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考慮不周。以下我們就以上問題提供幾個評價方法。
4.1 空調系統(tǒng)生命周期評價含義
生命周期評價,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此進行定義:是用于評價某一產品或服務相關的環(huán)境因素和潛在的環(huán)境影響的方法,它通過編制某一系統(tǒng)相關的投入與產出的清單,找出與這些投入與產出有相關的潛在的環(huán)境影響,進而對清單和存在的環(huán)境影響進行分析以指導產品的開發(fā)和應用。因實際數據不全,因此該設計的評價范圍,暫且由機組部分代替。
4.2 調查空調機組的全年的各項能耗
4.2.1 機組運行情況
南京冬冷夏熱,一年內的制冷期為120 d,制熱期為90 d,剩余為過渡期??照{一年的工作天數為180 d。在冬季和夏季,辦公室和研究室的日常運行8 h/d計算,過渡季節(jié)不運行。多媒體和電子閱覽室等則日常需運行12 h/d,周末8 h/d。
4.2.2 機組全年運行能耗計算
室內機、室外機和新風處理機是該空調系統(tǒng)電能消耗的主要來源。各機組的電能消耗量可依據各機組的額定功率和運行時間計算得出:室內機總年耗電量為43 776度; 室外機年耗電量為1 016 179.4度,新風處理機的年耗電量為30 240度;冬夏兩季該建筑的空調耗電量合計為1 090 195.4度,折合3 924 703.4 MJ。
4.3 清單分析
參照文獻[5]中的數據,得出我國生產1 MJ電力的能量輸入與輸出。根據計算得出的空調年耗電量1 090 195.4度(3 924 703.4 MJ),進行空調系統(tǒng)全年的能耗清單和排放清單分析。
資源消耗清單如表3所示。環(huán)境排放清單如表4所示。
5 結語
滿足室內人員舒適性要求,是該次設計的總體設計理念,提高空調系統(tǒng)運行經濟性的同時,提高空調系統(tǒng)的能源利用率,達到中央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運行的目的。
該建筑采用多聯(lián)機加新風處理機的空調系統(tǒng),新風部分的負荷完全由新風處理機承擔,雖然初投資相比傳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高出了33%,但全年的運行費用卻節(jié)省了26%。通過分析該空調生命周期的環(huán)境排放得出其所產生的CO2年排放量在1 244 130 kg。
參考文獻
[1] GB 50736-2012,民用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4.
[2]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查檢疫總局.GB 50019-2011,民用建筑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S].
[3] 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M].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4] 陸亞俊,馬最良,鄒平華.暖通空調[M].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2010.
[5] 楊建新,徐成.王如松,等.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及應用[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