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這種將探險、戲劇和消費結合在一起的新體驗,讓觀眾更愿意為之埋單。
演員不再是在劃定的舞臺上表演,觀眾更無需正襟危坐,而是在一個演劇空間里主動探索劇情,隨演員游走,拿起道具任意翻看,甚至可以只是在入口處酒吧聽聽現(xiàn)場樂隊的演奏,喝上一杯。什么?你還不知道這種浸入式戲?。磕悄阋呀汷ut了。
一到傍晚,北京西路1013號麥金儂酒店招牌下就開始排起長隊。請注意,麥金儂酒店并不是真實存在的酒店,它是Sleep No More的故事發(fā)生地。去年SMG Live從紐約將這部浸入式戲劇的代表作引入上海。為了給觀眾完美的浸入式體驗,他們花了七八個月時間將上海靜安區(qū)一棟大樓內的5層樓90個房間改造成帶有上海1930年代風情的“酒店”。
去年12月,Sleep No More上海版首輪演出,1萬張預售票,4天內一搶而空,票房總計600萬元。
顯然,打破演員和觀眾的界限促使雙方盡可能互動——這種將探險、戲劇和消費結合在一起的新體驗,讓觀眾更愿意為之埋單。
不過為了保持良好的觀劇體驗,觀看人數(shù)就要受到限制,Sleep No More每場演出只能容納350人。并且,改造費用加上版權費用和演員片酬,使得Sleep No More上海版的成本高達8 000萬元左右。尤其是高昂的劇場改造成本,使得浸入式戲劇無法通過巡演來保證票房。
那么這部小眾的先鋒戲劇如何從大眾口袋里賺到錢?
浸入式戲劇有個小心機——即便你隨演員樓上樓下奔跑3小時,你都無法一次解鎖全部劇情。這樣反而能吸引一批忠實粉絲二刷、三刷。
更重要的是,Sleep No More的市場定位可不止是一出根據(jù)莎士比亞《麥克白》改編的先鋒戲劇。在SMG Live看來,它是一筆你可以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甚至是“炫耀”的消費。為此他們在宣傳上力推主打娛樂和生活方式的媒體。
不僅如此,Sleep No More波士頓版只有表演,到了紐約版增加酒吧和餐廳,而到了上海版,還跟品牌達成千萬級別的商業(yè)贊助合作。
百威選擇將本劇的標志性物件“白面具”印上瓶身,在等候區(qū)的酒吧中售賣這種特制啤酒。韓束則為兩位女主角定制了香氛。劇中的女演員甚至多次掏出韓束口紅涂抹,然后放在桌上顯眼位置。
更大的野心在于,SMG Live試圖在Sleep No More劇場周圍打造商業(yè)綜合體項目尚演谷,號稱迷你版新天地。除了5層樓的劇場,尚演谷還有劇場內酒吧和整個主樓、副樓的獨立經營權。這部分收入不計入票房,不需要與原版權方分成。
目前尚演谷已經吸引到連鎖酒店亞朵的入駐。亞朵在這里開設了旗下第一家戲劇主題酒店The Drama。它將莎士比亞等戲劇元素融入了每一間房間,除了提供相關書籍和周邊產品,酒店的門卡也特別印上了莎翁劇中的臺詞選段,并與房間名稱相呼應。此外,它還將在酒店舉辦浸入式快閃表演和The Drama小劇場。
尚演谷的前景還難以判斷。不過在一向低迷的中國戲劇市場,浸入式戲劇Sleep No More正在帶來全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