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起碼我是努了力的”

        2017-04-21 01:11:53孔昕
        江淮文史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鄧小平

        孔昕

        1939年8月下旬的夜晚,溽熱的夏天開始有了絲絲清涼,延安楊家?guī)X燈火通明。在毛澤東的窯洞前,毛澤東、劉少奇、張聞天、李富春等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和鄧小平的許多戰(zhàn)友齊聚一堂,把卓琳也找來。大家把兩張桌子拼起來,李富春對卓琳說:“大家會會餐,現(xiàn)在給你們騰出個窯洞,吃完飯后你們一塊兒回去就算結(jié)婚了”。于是,卓琳就和鄧小平正式結(jié)為了夫婦。那一年,鄧小平35歲,卓琳23歲,兩人同屬龍。多年以后,白發(fā)蒼蒼的卓琳再度回憶起彼時的情景,還會露出少女般的羞澀。

        “你可以批評,我來改”

        卓琳,原名浦瓊英,1916年出生在云南宣威。父親浦在廷是民族品牌“宣威火腿”的創(chuàng)始人,曾因追隨孫中山北伐而被民國政府授予少將軍銜。浦瓊英是浦在廷的第七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女兒,在家中備受寵愛。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讓她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1936年,學(xué)習(xí)成績優(yōu)異的浦瓊英更成為整個云南省的驕傲,她考上北京大學(xué)物理系,開創(chuàng)了云南女學(xué)生上北大的歷史。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北平淪陷。不愿做亡國奴的卓琳,輾轉(zhuǎn)來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從此以后,來自云南宣威浦家的七小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叫卓琳的陜北公學(xué)學(xué)生。從陜北公學(xué)畢業(yè)后的卓琳,被分配到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保安處工作。也正是在保安處工作的日子里,她與鄧小平相識了。

        1939年春,鄧小平奉命回到延安,參加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鄧小平經(jīng)歷過兩次婚姻,此時孑然一身,戰(zhàn)友們很是為他著急,好友周恩來、李富春、鄧發(fā)等都積極張羅,幫他介紹對象。據(jù)蔡暢回憶,鄧發(fā)帶著鄧小平四處轉(zhuǎn)一轉(zhuǎn),看一看,讓他熟悉環(huán)境。在中央社會部,鄧小平遇到了一名年輕的女工作人員。她性格熱情活潑,談吐得體,舉止大方,在當(dāng)時的延安,是少數(shù)擁有高學(xué)歷的大學(xué)生之一。鄧小平對她一見鐘情。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就是卓琳。

        相識之后,鄧小平經(jīng)常去找卓琳,有時候卓琳也去他的窯洞里做客,漸漸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恰好與卓琳關(guān)系很好的一位女同志也是鄧小平的朋友,他找到這個女同志,托她向卓琳表明自己的心意。

        但是一開始,卓琳拒絕了。在延安,卓琳是大學(xué)生,在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yǎng)方面都是佼佼者。卓琳覺得工農(nóng)干部不懂文化,不講浪漫,和他們話說不到一塊兒。延安有個笑話,一個工農(nóng)干部和一個女知識分子結(jié)婚了,兩人晚上沿著延河看月亮。妻子說,哎呀,你看這個月亮多漂亮呀。丈夫卻說,有什么漂亮的,我看不出來。

        鄧小平兩度托人說媒,都被卓琳拒絕了。但輕言放棄顯然不是鄧小平的性格,他決定親自找卓琳談一談。鄧小平同卓琳談自己之前的經(jīng)歷,怎么樣到法國又到蘇聯(lián)學(xué)習(xí),怎么樣回來又參加國內(nèi)的革命斗爭,還有在中央蘇區(qū)和長征的革命經(jīng)歷,把這整個波瀾壯闊的過程都同卓琳講了。卓琳聽后,覺得這個人有知識,也有魄力和魅力,便同意了。卓琳回憶起最初答應(yīng)鄧小平時風(fēng)趣地說:“我說反正都得結(jié)婚,早晚得結(jié)婚,我那時候也23歲了,我說算了吧,就湊合吧”。

        后來,在毛澤東的窯洞前,大家擺兩張方桌、幾條板凳,拿兩個碗,擺點酒菜,為鄧小平、卓琳舉辦了簡樸卻不失浪漫的婚禮。在當(dāng)時還有對夫妻孔原和許明結(jié)婚,于是四位新人便合拍了一張別具一格的結(jié)婚照。1966年春天,鄧小平重返延安,還特意去了楊家?guī)X,故地重游。

        1939年夏末,抗日戰(zhàn)爭進入了更加艱苦的相持階段。日軍加緊對抗日根據(jù)地的掃蕩,前線戰(zhàn)事不斷。這對新人甚至來不及在延安多待些日子,婚后第四天,兩人就匆匆趕赴太行山抗日前線。在延安的夕陽下,在初秋的溽熱中,卓琳隨著鄧小平,一起走上了這條艱辛曲折但充滿希望的道路。就這樣,兩個人從此相依相隨,攜手前行,一直走了58年的光陰。

        鄧小平一回到太行山便投入到對敵作戰(zhàn)中去,而卓琳則留在后方的八路軍總部,擔(dān)任婦女訓(xùn)練班隊長。在那些離別的日子里,年輕的妻子渴望多了解丈夫一些。卓琳向鄧小平抱怨道:你是不是要經(jīng)常給我寫封信?鄧小平說,我寫什么?。孔苛者M一步“點化”:你寫寫你怎么生活,你有什么感想。鄧小平開玩笑說,我以后給你寫一個,再印幾十份,一個月給你發(fā)一份。聽罷,卓琳只好放棄了追求浪漫的想法。

        1940年9月,卓琳調(diào)到一二九師師部秘書科工作,工作上的共事更能加深彼此的溝通和了解。革命時期的愛情總是格外誠摯熱切,據(jù)一些老同志回憶,那時候卓琳洗頭,鄧小平就拿著茶缸子,舀著熱水幫忙沖洗頭發(fā)。在難得的相聚中,鄧小平盡己所能地展現(xiàn)一名丈夫?qū)ζ拮拥奶蹛邸?/p>

        日軍頻繁掃蕩,大部隊常常要臨時轉(zhuǎn)移。出于戰(zhàn)事需要,每當(dāng)大部隊轉(zhuǎn)移之時,女同志不得不就地隱蔽,卓琳也不例外。分離似乎成了家常便飯。她們常常被安置到山里的一個石崖旁邊,不能點火,不能做飯。石崖附近有泉水滴落,一天能接滿一茶缸水。她們一人喝兩口水,啃點干糧。卓琳自小被視為家里的掌上明珠,但她深深地理解著丈夫,絲毫沒有驕縱之氣。她跟隨著鄧小平一路奔波,無怨無悔,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留在了太行山的崇山峻嶺里,在艱苦的歲月里默默支持著抗戰(zhàn)工作。

        鄧小平是黨和軍隊的高級領(lǐng)導(dǎo)人,不僅自我要求嚴格,也同樣嚴格要求卓琳。他們的小女兒鄧榕曾回憶說:“我爸爸很照顧我媽媽,在平常的生活中間。但是他對我媽媽的要求也非常嚴,我爸爸從來不公事私議,他不把他工作上的事情對我媽媽講,他也不把個人的經(jīng)歷像炫耀一樣的跟我媽媽講”。

        在動蕩的歲月中,鄧小平和卓琳不僅要共同面對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還要經(jīng)歷性格的磨合。卓琳聰慧活潑、愛說愛笑,鄧小平個性沉穩(wěn)、沉默寡言。但性格的差異并沒有成為兩人相處的障礙。卓琳曾對鄧小平說:“你的性格是不愛說話,我的性格是愛說話??涩F(xiàn)在我又不能隨便跟別人說話。說錯了,對你影響不好。所以我只有跟你說了。我把我的想法說出來,你一定要聽下去。我說錯了,你可以批評,我來改”。鄧小平說:“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脾氣,你愿意說話你就隨便說,我有意見我就提,沒有意見就這么算了”。一個積極主動,一個善于納諫,性格迥異的兩人構(gòu)筑起一個美滿的家庭。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劉鄧司令部終于走出大山遷往河北武安縣。鄧小平夫婦也終于可以接回一直寄養(yǎng)在別處的三個兒女。這時長女鄧林已經(jīng)4歲,長子鄧樸方不滿兩歲,次女鄧楠剛出生兩個月。武安團聚是這一家五口第一次生活在一起。

        “砍頭也要跟著你”

        1946年,內(nèi)戰(zhàn)硝煙再起。重上戰(zhàn)場的鄧小平考慮到妻兒的安全,準(zhǔn)備把家屬留在后方。卓琳據(jù)理力爭:“你不帶家屬我不干,你們老是把我們‘丟了不管,這次我一定要跟著你去。我是共產(chǎn)黨員,你砍我的頭我都得跟著你去。”從此,無論是禍?zhǔn)歉?,鄧小平和卓琳共沐風(fēng)雨,再未分離。

        新中國成立后,鄧小平擔(dān)任西南局第一書記,偉業(yè)初創(chuàng),百廢待興,鄧小平更加忙碌了。然而,干部都要下鄉(xiāng)工作,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凸顯了出來。

        解放初期,敵特勢力尚未肅清,各地常出現(xiàn)破壞活動,干部們的孩子到了上學(xué)讀書的年齡,去普通的學(xué)校上學(xué)又存在安全隱患。于是,卓琳毛遂自薦,建議成立重慶曾家?guī)r人民小學(xué),她來當(dāng)校長,招收二野軍人、干部子弟,這就解決了大家的后顧之憂。卓琳全身心地投入到學(xué)校的創(chuàng)辦中。學(xué)校分高中低年級,孩子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由卓琳負責(zé),同時還負責(zé)語文、數(shù)學(xué)等課程的教學(xué)。

        上學(xué)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孩子們進了學(xué)校以后,野性難收,很調(diào)皮,上課坐不住。卓琳就首先拿自己家的孩子,最淘氣的孩子王鄧樸方“開刀”。鄧樸方此時只有8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到了午休時間,鄧樸方偏偏不睡午覺,引得其他孩子也不好好睡覺。卓琳就結(jié)結(jié)實實教訓(xùn)了鄧樸方一番,大女兒鄧林回憶說:我媽媽不許他說話,動作也挺野蠻的,把我哥哥按到墻上,捂著他的嘴。大家一看鄧樸方都被這么“整”,所有的孩子也就老老實實的了。許多年后,這些孩子長大成人,還掛念著老校長卓琳。鄧林回憶說:“我媽還在的時候,那些孩子們都已經(jīng)是老頭、老太太了,還來看我媽”。

        那一段時間,卓琳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她也很欣慰,小學(xué)辦得越來越好。鄧小平對卓琳的工作自然非常支持。鄧小平同劉伯承、賀龍等西南局的領(lǐng)導(dǎo)特意到人民小學(xué)視察,看望這些孩子,和他們合影留念。

        細心的卓琳也全力支持鄧小平的工作,獨自承擔(dān)起家務(wù),使鄧小平能夠安心工作,不為家庭所牽累。鄧小平對子女的教育問題很重視,然而繁忙的工作使得他無暇顧及。家里子女教育的問題全部都交給卓琳,子女的生活、上學(xué)都由卓琳一一處理好。卓琳也沒有讓鄧小平失望,他們的五個孩子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僅學(xué)有所成,還養(yǎng)成了優(yōu)秀的品質(zhì)。鄧樸方回憶往事,曾不無自豪的說:“他們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嘴里沒臟字,一輩子嘴里就沒出過臟字。我以前沒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是我一個朋友對我說,他說樸方我發(fā)現(xiàn)跟你相處這么多年,就沒聽說過你嘴里有臟字。我說是嗎,有這事嗎?我說我嘴里或許也有臟字,你可能沒聽見吧。他說確實沒聽見。后來我仔細一想,哪兒來的?就是父母嘴里從來沒出過臟字,他們就是這么一對夫婦,一個普通的家庭,這也應(yīng)該算成功吧”。

        1952年,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wù)院副總理,奉命前往北京報到,卓琳帶著孩子們也一起來到了北京。1956年,鄧小平擔(dān)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黨中央第一代領(lǐng)導(dǎo)集體的重要成員。此后十年,是鄧小平最為忙碌的日子。卓琳對自己的定位也愈加清晰。鄧小平考慮到卓琳出去工作會有諸多不便,就和卓琳商量,不要出去工作了,就在家里幫他管管文件。卓琳為人隨和,不愛出風(fēng)頭,也不愛出去張揚,此后就一直在家里幫鄧小平處理文件,默默承擔(dān)起秘書的工作。

        從1940年在一二九師師部的秘書科工作,到1943年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秘書處工作,再到1952年正式擔(dān)任鄧小平的機要秘書。在丈夫日夜為國家操勞的時候,出身名門、頗具才情的卓琳心甘情愿地做著最基本最瑣屑的工作。中央書記處分管“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xué)”,中央領(lǐng)導(dǎo)人中數(shù)鄧小平的文件最多。他看完的文件需要存檔的,卓琳就負責(zé)一件件登記,再送到中央辦公廳存檔。給自己的丈夫做秘書,經(jīng)常忙碌到深夜,工作辛苦,沒名沒利,但卓琳依然樂此不疲,一干就是十幾年。如今,卓琳上交的鄧小平批閱過的文件大多還保留在有關(guān)的檔案部門。

        卓琳早起晚睡,在工作上協(xié)助鄧小平處理國家事務(wù),在生活上操持著家里的生計,使得鄧小平可以全身心的做好工作。解放后,鄧小平夫婦又添了三女兒鄧榕和小兒子鄧質(zhì)方。夫婦二人還照顧著許多親朋好友以及革命烈士的后代,一大家子人每天熱熱鬧鬧。鄧小平本不太多的工資就更顯得捉襟見肘,每天的柴米油鹽頗讓卓琳傷腦筋。鄧小平喜歡喝茶,每年春天龍井新茶下來以后,卓琳就要斗爭一番,精打細算。最后給丈夫買兩斤龍井茶,上午泡一杯,下午泡一杯。鄧小平上午喝完的茶根,卓琳接著喝,從來不泡新茶。

        鄧家的日子就這樣平淡而充實地延續(xù)著,然而,一場避無可避的動亂還是打亂了它的節(jié)奏。

        “我是了解老爺子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鄧小平被誣為“黨內(nèi)另一個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dāng)權(quán)派”,第二次被打倒。孩子們被趕出了中南海,鄧小平被軟禁在中南海住處含秀軒,陪伴在鄧小平身邊的,除了“老祖”夏伯根(鄧小平繼母,鄧家孩子們稱其“老祖”),只有卓琳。

        在艱難的歲月中,兩人相依為命,忍受著骨肉分離帶來的苦痛。有一次,卓琳看鄧小平在抽煙,就拿起他剩下的煙來抽。鄧小平心疼卓琳:“你怎么也抽起煙來了?你的煙癮好像比我還大,看你以后怎么戒呀!”卓琳回答說:“我抽煙是因為想孩子,只要孩子們一回來,我一定能戒。”卓琳的回答,無奈而辛酸。

        在當(dāng)時嚴酷的政治環(huán)境下,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那段時間,不斷有人勸卓琳跟鄧小平劃清界線。然而,面對著嚴峻的政治環(huán)境,卓琳始終和鄧小平站在一起。

        終其一生,卓琳都堅信鄧小平是高尚和正直的,她多次表示,“我是了解老爺子的,他可是從來沒犯過路線錯誤的,不管他出現(xiàn)什么情況,我都跟定他了”。“文革”以后,當(dāng)有親戚朋友問到卓琳“文革”時期對鄧小平的看法,她說:“那時我相信鄧小平?jīng)]有錯。如果說鄧小平在平時的工作中有沒有失誤?那可能是有的,但那是可以理解的。一個人一輩子在工作中都沒有失誤,那是不可能的,主要是不犯大錯誤就行了”。

        1969年,鄧小平接到通知,下放江西勞動。夫妻二人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和“老祖”夏伯根一起,來到了江西省新建縣。那一年,鄧小平65歲,卓琳53歲。

        鄧小平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有“三落三起”,其中有“兩落”就是在江西發(fā)生的。在第一次被打倒的時候,當(dāng)時的妻子離開了鄧小平。而這一次,卓琳堅定地陪伴在鄧小平身邊,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政治的失意和生活的困頓并沒有摧毀鄧小平堅強不屈的意志,反而使得鄧小平和卓琳之間的感情在患難之中歷經(jīng)磨礪,愈顯光芒。女兒鄧榕深情地回憶說:“由于我母親陪伴在身邊,我父親在政治上非常艱難的時候,他不會覺得那么孤獨。這對我父親順利度過‘文化大革命起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

        鄧小平此時已年過六旬,卻是三人當(dāng)中“最結(jié)實”的勞動力。在那個動蕩的時期,鄧小平承擔(dān)起了作為丈夫的責(zé)任,細心地照顧著妻子,如同兩人剛剛結(jié)識那般,親密、溫暖。卓琳身體不好,有高血壓,上樓的時候有點費勁,每每此時,卓琳就會輕聲叫一句:“老兄,拉我一把?!庇谑?,鄧小平拉著卓琳的手,兩個人一步一步踏上樓梯。被子、被套、床單、工作服,鄧小平主動去洗,洗完了以后,從冰冷的水里面提起來,老兩口一邊一個絞干。鄧小平的羊毛衫已經(jīng)穿了20多年,袖子上破了個洞,卓琳就找了顏色相近的一些毛線,一針一線地把毛衣補好。

        歲月艱難,夫妻間的情意就更為真切,更為珍貴。妻子陪伴的溫暖,也使得鄧小平在政治的風(fēng)云激蕩、命運的起伏波折中始終保持著樂觀開朗的心境,從容應(yīng)對。

        1970年1月,鄧小平和卓琳被停發(fā)工資,改為發(fā)少量生活費。由于兒女的陸續(xù)到來,這微薄的生活費對于一大家子的生活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鄧小平和卓琳不得不在已經(jīng)緊縮的生活開銷上更加節(jié)省。為了改善生活,老兩口在院子里開墾了一塊菜地,認真耕種、施肥。收獲的時候,菜地里長出好多絲瓜、西紅柿、辣椒,郁郁蔥蔥,成果甚豐。

        夫婦倆上午步行半小時到廠上班,中午一同回家吃飯,下午一起看書學(xué)習(xí),晚上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lián)播》。兩位老人互相幫扶,相互照顧,風(fēng)雨同舟,患難與共。

        在漫長等待的日子里,時間走過了一年又一年。1973年鄧小平回到了北京,全面參與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正當(dāng)鄧小平準(zhǔn)備施展拳腳、大干一番之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fēng)”襲來。1976年,鄧小平又一次陷入政治困境,被撤銷黨內(nèi)外一切職務(wù)。此后,卓琳陪著鄧小平搬進北京東交民巷17號,與外界失去了一切聯(lián)系。這時候,卓琳得了角膜潰瘍,看不見東西,醫(yī)生說必須要去住院治療,否則就會有失明的危險,二人不得已分開,卓琳住到了301醫(yī)院。

        這是“文革”中間唯一一次他們倆分開。這個時候,正是中國政治最敏感最脆弱的一個特殊階段。此時,卓琳最牽掛的,還是鄧小平。住院期間,卓琳聽說毛主席健康狀況不好,立刻意識到需要把這個消息告知自己的丈夫。卓琳寫了一個條子,說千萬不要離開你現(xiàn)在住的地方,不管什么人讓你出去都不要離開,我爭取盡快出院。趁著鄧小平的警衛(wèi)員到醫(yī)院拿藥的機會,把紙條傳遞到丈夫的手中。鄧小平看到這個條子以后,就非常敏銳地意識到,中國政壇上將有大事發(fā)生,雖然他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情。他把卓琳的這個口信牢牢地記在心里面。

        鄧小平寫信給汪東興,要求見子女,跟家人團聚。重病中的毛澤東批準(zhǔn)了鄧小平的請求,允許他回到了家中。鄧小平立即寫信給卓琳,透露了這個好消息。而這張滿懷關(guān)切的紙條,也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寫給妻子的信:

        已批準(zhǔn)我們同小孩們同住,在原處。

        孩子們是否全回,須同他們商量。

        幾天后才動,注意秘密。你能夠見到孩子們,就不急于出院,把別的病也治一治。

        卓琳在醫(yī)院治療眼睛50天,稍有好轉(zhuǎn),她便再也住不下去了。她急著回去,堅決要求出院,回到鄧小平身邊。看到鄧小平一切照舊,卓琳那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1977年,歷經(jīng)三次政治磨難的鄧小平再一次走上了黨和國家的領(lǐng)導(dǎo)崗位。在此后的20年里,鄧小平領(lǐng)導(dǎo)中國開創(chuàng)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輝煌。妻子卓琳陪伴鄧小平見證了這一切,她比別人更清楚這一切多么來之不易。

        “老爺子,給你撒花了”

        粉碎“四人幫”之后,鄧小平一家搬到了景山后街米糧庫胡同一個鬧中取靜的院落。院子里有兩棵松樹,枝葉交織,難分彼此。兒女們認為,這兩棵樹象征著鄧小平和卓琳相依相伴,又因兩人同屬龍,這兩棵樹便被命名為“雙龍樹”。

        解放初期,卓琳曾風(fēng)趣地對外交家黃鎮(zhèn)的夫人朱琳說,自己“把這個家管好,支持他的工作,一直把他送到八寶山,我的工作就完成了”。直到晚年,鄧小平還是像幾十年前他們第一次見面那樣,在感情上依戀著卓琳。晚年的鄧小平患上了帕金森癥,行動能力和表達能力受到影響。有一次,鄧小平坐在沙發(fā)上忽然叫卓琳,家人趕快把卓琳找來,此時的鄧小平表達有些困難,不能說太多的話,他緊緊握著卓琳的手不放,一起坐了很長時間。妻子的陪伴,是幫助他戰(zhàn)勝病痛的一劑良藥。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告別了他深深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告別了相濡以沫58年的妻子。卓琳帶著孩子們守候在鄧小平的身旁,陪他走完了最后的這一段人生路。

        12天后,卓琳手捧著鄧小平的骨灰和鮮花,遵照丈夫的遺愿,登上了飛向大海的飛機。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丈夫的名字,泣不成聲

        在子女們回憶起鄧小平和卓琳兩人相濡以沫58年的人生經(jīng)歷時,鄧樸方滿含深情的說:“我們從來沒聽說老人家對老太太說‘我愛你,從來沒聽說過。但是你看,老爺子出去的時候,老太太總是跟在邊上。老爺子他那個感覺特別好。老婆孩子,子孫繞膝,他喜歡這種家庭的氣氛。他對老太太是尊重的”。

        鄧小平去世之后,家人能夠比較清晰地感覺到卓琳的變化,她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忽然不在身邊了,那種失落感,任何人都很難適應(yīng)。

        每到鄧小平去世的紀(jì)念日,家人總會預(yù)先買些花辦,卓琳在院子里邊走邊撒,“老爺子,給你撒花了”,仿佛丈夫還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一圈圈地散步。

        在新華社的報道中,這個院落充滿了自然界的氣息:“果實累累的石榴,層層疊疊掩映著軒窗明亮的二層小樓。院子中央小小的蓮花池里,夏蓮正開得姹紫嫣紅。池中太湖石上流水潺潺,半空枝葉間,間或可聞啾啾鳥鳴”。除了少許重要活動,卓琳很少離開她和鄧小平共同生活了整整20年的這個院子。在這方隔絕了塵世的喧囂與浮躁的院落里,他們曾經(jīng)一起度過了最后的美好時光,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見證著二人攜手相伴的樸素與溫情。卓琳常常坐在院內(nèi)的樹蔭下,回憶起她和鄧小平相遇的那個夏天,幾十年前的相遇相識如同剛剛發(fā)生一般,那個改變她一生的夏天似乎很遙遠又近在眼前。庭院里常常灑滿了耀眼的陽光,鄧小平的音容笑貌在濃郁的芬芳中似乎再次清晰起來,繼而漸行漸遠,直到他矯健的身影消失在海天之際。這一次,他不是指揮千軍萬馬氣吞山河的總指揮,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shè)計師,不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奠基者,他僅僅是一位丈夫,卓琳最親密的愛人——“老爺子”。

        按照鄧小平的心愿,他的稿費,捐贈給教育和科技事業(yè);他的遺體,捐獻醫(yī)學(xué)事業(yè);他的角膜,捐給需要光明的病人;他的骨灰,撒入大海。他把畢生都奉獻給了所摯愛的祖國和人民,留給親人的,唯有滿院子無處不在的記憶。在院子里撒滿鮮花的小路上,鄧小平的足跡并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湮滅,他仿佛還在一圈一圈地走著、思考著。卓琳一聲聲老爺子的呼喚,感人至深,直到2009年的盛夏。

        2009年7月29日,那年的夏天就像70年前一樣的炎熱。卓琳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和丈夫一樣,卓琳把自己的遺體和角膜捐獻出來,骨灰撒向大海。這一年,卓琳93歲,鄧小平也永遠的停留在93歲。此刻,米糧庫胡同那方普通的院子里,那兩棵相依并立的松樹,仿佛還在凝望一對老人攜手漫步的身影。

        平凡至偉,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頒獎詞對她的一生做了高度的概括和評價:彩云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zhuǎn)戰(zhàn)南北,風(fēng)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在卓琳胞姐浦代英回憶錄《無悔的歲月》中,曾經(jīng)記錄了卓琳生前的這樣一段對話:

        外甥女劉京華有一次問卓琳:“大毛孃,姨爹的功勞應(yīng)該有你的一份吧?”卓琳想想說:“我不敢說有多大的貢獻,起碼我是努了力的”。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猜你喜歡
        鄧小平
        鄧小平小時候的故事
        圖說:鄧小平在上海的足跡
        新民周刊(2017年7期)2017-03-20 17:44:22
        鄧小平與中蘇論戰(zhàn)
        黨史文苑(2016年11期)2016-09-10 07:22:44
        鄧小平傳:1904~1974
        全國新書目(2015年4期)2015-05-11 23:03:32
        鄧小平讓人主動“批鄧”
        黨史縱覽(2015年1期)2015-01-22 01:03:52
        鄧小平承認: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澤東的意圖
        記者觀察(2014年10期)2014-11-27 03:15:06
        紅色讀物
        湘潮(2014年9期)2014-10-30 03:41:56
        紀(jì)念鄧小平的最好方式
        廉政瞭望(2014年9期)2014-09-18 02:41:24
        鄧小平“怕”回老家
        黨員文摘(2014年2期)2014-02-20 03:40:55
        幽默鄧小平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小说|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网站|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精品日韩成人av| 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精品在线|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啪啪视频在线观看| 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黑人男阳茎进女阳道视频| 成熟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导航| 国产精品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 超碰观看|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丝袜美腿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新| 香蕉久久福利院|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特黄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老熟女乱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主播在线一区二区|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 国产夫妻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女同性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点| 波多野结衣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