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摘 要:為了保證北方地區(qū)的綠化樹木能夠在寒冷的冬季順利過冬,需要樹木的養(yǎng)護人員能夠充分的了解北方地區(qū)冬季樹木凍害發(fā)生部位以及原理,并在這個基礎上對北方地區(qū)冬季樹木的凍害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本文就北方地區(qū)樹木防寒方案及質量要求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北方地區(qū);高寒;樹木防寒
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天較為寒冷,甚至在某些地區(qū)冬季能夠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溫,這種較為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對于樹木的影響較大。另一方面,現階段國家在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綠化方面加到了發(fā)展力度,同時也提倡城市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建造城中綠色園林,北方地區(qū)也積極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并在綠化城市綠化的過程中為了保證綠化能夠具有良好的綠化效果,使居民能夠欣賞到更多美觀的樹種,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引進更多優(yōu)良的樹種,但這些優(yōu)良樹種往往在抗寒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甚至會由于低溫環(huán)境造成樹木出現死亡的情況,這樣不僅不利于城市綠化工程的推進,更會使得綠化項目資金出現程度不一的損失。面對這些情況,也就需要綠化管理人員能夠做好樹冬季寒冷環(huán)境下的防寒工作,保證樹木順利過冬。
1 北方地區(qū)冬季樹木凍害發(fā)生部位以及原理
1.1 根系部位的凍害分析
雖然樹木地上部分會出現不用的狀態(tài)以適應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但是樹木的地下根系卻一直保持著生長狀態(tài),對于樹木根系而言并沒有相應的自然休眠其,如果冬季地表雪厚度較小、土地含水量較小,就會影響樹木根系所具備的抗凍能力,也就容易造成樹木根系出現凍害的情況。另一方面,樹木的根系都處于地表一下的位置,綠化管理人員無法進行查看,這也就是的樹木根系即使發(fā)生凍害,也不能夠立即進行發(fā)現,往往工作人員只能夠在樹木復蘇發(fā)芽的春季,才能夠發(fā)現樹木已經由于凍害出現了死亡的情況。由此可見,對于樹木的防寒工作一般情況下都是以預防為主,需要綠化人員能夠指定良好的預防方案。
1.2 根莖部分的凍害分析
在樹木各個部分之中,樹木的根莖具有較強的生長能力,同時樹木的根莖也是生長過程停止最晚、并在復蘇之后最先開始的生長的部位,這種特點也就使得樹木的根莖在抗寒、抗凍方面表現的更為薄弱,尤其是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晝夜的變化,當出現較大溫差的時候就會使得樹木的根莖直接出現死亡,相對于樹木根系的凍害情況,樹木根莖的凍害情況更容易被人們發(fā)現,在根莖遭受到凍害之后,根莖就逐漸變作為褐色,并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干枯以及腐爛的情況。在實際的樹木防凍害工作中,為了確保樹木的根莖能夠順利過冬,綠化人員一般會采用培土的方式,為樹木的根莖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過冬環(huán)境。
1.3 主干部分的凍害分析
樹木的主干部分是占據樹木體積最多的部分,并且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樹木的主干部分一直受到陽光的直射,樹木受到陽光直射的主干部分能夠保持有較高的活躍度,但這種情況下也就使得樹木在冬季寒冷且溫差較大的夜晚出現凍害的情況,更為重要的當由于晝夜變換而出現較大溫差的時候,樹木的表皮受到溫差的影響會出現表皮急速收縮的情況,并且在應力的相應作用下會撐開樹木的樹皮,也就造成樹木內部細胞暴露在了空氣之中,并進而導致在表皮的間隙處出現結冰或出現裂縫。
1.4 枝杈凍害
主要發(fā)生在分杈處向內的一面。癥狀為皮層變色、壞死凹陷,或順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杈處年輪窄、導管不發(fā)達、供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積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導致導管破裂,致使樹木來年春季發(fā)生流膠。同時,因分杈處易積雪,化雪后浸潤樹皮使組織柔軟,氣溫突降即會受害??捎弥鞲砂?、樹杈掛草等方法防寒。
2 北方地區(qū)冬季樹木凍害的預防措施
2.1 風障的使用
北方冬季之所以會對樹木正常生長造成重大影響,除了北方冬季溫度較低之外,還因為北方的冬季有風力較大的寒風,這種寒風對于新栽樹木的影響尤為的大。所以,為了能夠有效的降低冬季寒風對于樹木的影響,管理人員往往會通過建立風障的方式對樹木進行相應的防風操作,施工人員要嚴守相應的施工規(guī)范以及施工守則,確保風障的嚴密、穩(wěn)固。
在實際的施工之中,要保證風障的高度必須超過樹木的高度,從而促使風障能夠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風障通常用竹竿或松木桿作為骨架起到支撐作用,表面用彩布、無紡布或用高梁稈、蘆葦、柳條等材料編織成席進行覆蓋,并將其固定在骨架上,漏風處可用稻草覆蓋,擋風席或布底部可用埋入土中,以防止寒風從底部吹入。從而形成風障前的地表氣流相對穩(wěn)定,確保樹木安全越冬。
2.2 冬灌防寒法
冬灌的時間不宜過早,蒸發(fā)量較大時起不到防寒的效果。冬灌時間過晚,地面封凍后不利于水分的下滲,防寒效果差。因此,要正確把握冬灌時機。通常情況下,在地面溫度低于5℃(11月上旬)時,澆第1次透水。當地面溫度低于0℃(11月中下旬)時,土壤中水分結冰,應再交1次透水,對冬灌的防寒效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3 覆土方法
早春土壤尚未化凍時,樹木根系難以吸收水分。而這時空氣干燥、氣溫回升快、蒸發(fā)量大,易造成樹木生理干旱而枯梢。針對這一現象,在立冬前后可將苗木整個冬季埋在土中,使苗木及苗床土壤保持一定溫度,不受氣溫急劇變化和其他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同時,又可減少苗木水分的蒸騰和土壤水分的蒸發(fā),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于保持幼苗體內的水分平衡,可以有效地防止凍害和苗木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死亡。覆土防寒法適用于油松、樟子松、云杉、側柏、檜柏等常綠針葉樹幼苗和部分落葉的花灌木。易霉爛的樹種不宜采用此法。覆土防寒應在苗木已停止生長、土壤結凍前3~5 d(立冬前后),氣溫穩(wěn)定在0 ℃左右時進行。覆土防寒具體方法:用犁將步道(或壟溝)犁起,碎土后向床(壟)面一個方向覆土,使苗梢向一邊倒,不要從苗上頭向下蓋土。覆土要均勻,埋嚴實,以免土壤透風引起凍害,一般床面南側迎風面適當加厚覆土。覆土后要經常檢查,發(fā)現露苗及時補蓋。翌年春天起苗前1~2周,氣溫穩(wěn)定在5 ℃左右時開始分兩次撤土,不要在大風天撤土,這樣有利于緩苗,使其逐漸適應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
2.4 樹干涂白
涂白范圍通常從樹干基部開始到1.2m左右的高度,并確保涂刷完整,無遺漏。涂白后的樹木不僅能夠起到良好的防凍效果、整齊美觀,而且對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消滅蚜蟲、介殼蟲等越冬害蟲及蟲卵方面效果顯著;同時,樹干涂白后可有效減少早春時太陽光照的吸收,從而有效避免早春回寒對園林樹木物造成的傷害。
2.5 熏煙法
煙幕可以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同時反射地面輻射熱量,減少地面熱量的凈支出量,減緩溫度下降速度。此外,柴草燃燒可加熱局部地區(qū)的近地面空氣,減少霜凍發(fā)生的可能。缺水的地區(qū)也可以使用此法。在果樹表面的溫度降低到1~2℃時開始點火。具體做法是:首先樹立起1根木樁,在其周圍鋪上干草,干草上面再覆蓋1層濕柴草(不能過濕),然后在柴草的表面抹1層薄泥,拔出木樁后將引火物投入口中,便可排放出大量煙霧?;蛘呖梢圆捎萌嗽鞜熿F,這主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
結束語
城市的綠化工作以及綠色園林的建立已經成為了城市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并且在綠化建設階段往往需要使用數量巨大、種類繁多的樹種,而這些珍貴的樹種受到氣候、溫度、土質等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樹木枯萎、死亡的情況。隨著城市綠化工程的推進,綠化管理人員已經認識到對于綠化工作而言,工作的重點不僅僅是種植,更在于樹木的養(yǎng)護。由此也就需要綠化工管理人員能夠做好樹木的養(yǎng)護工作,尤其是在冬季溫度較低的北方,需要樹木養(yǎng)護人員能夠掌握相應養(yǎng)護技術,保證樹木能夠順利過冬。
參考文獻
[1]張妙杰.淺談城市綠化樹木的冬季防寒[J].土木建筑學術文庫,2011,15(1):45-46.
[2] 王津.談綠化樹木冬季越冬防寒技術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25):350-351
[3]關秀凱.綠化樹木越冬防寒技術[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0(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