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紹蘭++王曉弟++徐勤倫
摘要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花期萎蔫期,用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5%高氯氟·甲維鹽水乳劑、44%高氯氟·毒死蜱水乳劑5種殺蟲劑防治玉米穗蟲。結果表明: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達94.87%,比清水對照增產1 362.9 kg/hm2,增產率達18.38%。推薦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為目前防治玉米穗蟲的最佳經(jīng)濟型藥劑。
關鍵詞 玉米穗蟲;殺蟲劑;防治效果;產量
中圖分類號 S435.1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115-01
近幾年,山東省郯城縣玉米穗蟲(包括棉鈴蟲、玉米螟等)發(fā)生較重,后期平均每穗有蟲4~5頭,嚴重威脅著當?shù)氐挠衩咨a。因此,篩選既經(jīng)濟又高效、低毒、低殘留藥劑防治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花期、萎蔫期玉米穗蟲成為重要課題。2016年,郯城縣農業(yè)科技人員選取5種已商品化的殺蟲劑進行了防治玉米穗蟲比較試驗,初步確定了目前防治玉米穗蟲的最佳經(jīng)濟型藥劑。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山東省郯城縣泉源鄉(xiāng)曹寨子村。土壤為沙姜黑土,有機質0.9%,pH值6.7。試驗地土壤肥力及肥、水管理屬于中等水平。2016年6月16日播種玉米。玉米種植密度為66 000株/hm2。栽培管理措施與大田生產相同。
1.2 試驗材料
供試藥劑有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瑞士先正達公司)、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浙江一帆農藥有限公司)、5%高氯氟·甲維鹽水乳劑(江蘇克勝農藥有限公司)、44%高氯氟·毒死蜱水乳劑(江蘇克勝農藥有限公司)。供試玉米品種為士海738。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分別為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20 g/hm2(A1)、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 mL/hm2(A2)、5.7%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300 g/hm2(A3)、5%高氯氟·甲維鹽水乳劑450 g/hm2(A4)、44%高氯氟·毒死蜱水乳劑450 g/hm2(A5),以清水作對照(CK)。3次重復,小區(qū)隨機排列,總計18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占地 667 m2,中間設5 m的隔離行。每個小區(qū)于玉米雄穗萎蔫期即2016年8月18日統(tǒng)一用背負式機動噴霧器噴藥1次。
1.4 調查及計算方法
1.4.1 防治效果調查。分別于藥前、藥后10 d各調查1次。調查時分3個片區(qū),每個片區(qū)5點取樣,每點10株,剝查主要害蟲(棉鈴蟲、玉米螟、桃蛀螟合并統(tǒng)計,下同)的活蟲數(shù)。記錄受害株數(shù),分類記活蟲數(shù),計算相對防效。公式具體如下:
防治效果(%)=(對照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處理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對照區(qū)藥后活蟲數(shù)×100
1.4.2 產量調查。玉米收獲時,分別對藥劑篩選試驗處理區(qū)進行產量調查,每種藥劑試驗處理區(qū)分別調查3塊樣地,先測量株、行距,統(tǒng)計穗數(shù),每個樣地5點取樣,每點查10穗,統(tǒng)計穗粒數(shù),按品種標準粒重統(tǒng)計穗數(shù),計算理論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防蟲效果
從表1可知,藥前各處理區(qū)蟲害基數(shù)相同,防治后不同處理區(qū)防效有明顯差異。防效從高到低依次為處理A1>處理A4>處理A3>處理A2>處理A5>CK。處理A1、A4、A3、A2、A5均差異極顯著高于CK,表明選用的5種殺蟲劑均對玉米穗蟲有顯著的防治效果。處理A1防治玉米穗蟲藥后10 d的防效最高,達到94.87%,差異極顯著于處理A4、A3、A2、A5。處理A5防治玉米穗蟲的藥后10 d防效最低,僅為42.31%,處理A4、A3、A2與處理A5的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從數(shù)字直觀分析,處理A1的防效顯著優(yōu)于處理A4、A3、A2,而處理A4、A3、A2相互之間特別是處理A4、A3之間差異較小。因此,處理A1(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應當確定為目前防治玉米穗蟲的最佳經(jīng)濟型藥劑。
2.2 增產效果
從表2可知,與CK相比,處理A1、A4、A3、A2、A5均對玉米有顯著的增產效果,增產率為5.66%~18.38%,增產效果顯著。而且處理A1、A4、A3、A2、A5相互之間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尤以處理A1增產效果最為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從防蟲效果看,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防治玉米穗蟲效果好,應當確定為目前防治玉米穗蟲的最佳經(jīng)濟型藥劑。此試驗結論與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的產品特點相吻合。從以往的實踐而知,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具有防效穩(wěn)定、內吸性強、持效期長的特點,一次使用,對作物保護長達2周,可有效減少用藥次數(shù),且越早使用,越能在最大程度上壓低玉米穗蟲的蟲口基數(shù)。
從增產效果看,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增產率最高,進一步夯實了確定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為目前防治玉米穗蟲的最佳經(jīng)濟型藥劑的基礎地位。
鑒于防治玉米穗蟲經(jīng)濟型殺蟲劑篩選試驗研究僅僅著眼于業(yè)已商品化的若干種殺蟲劑,篩選后確定的防治玉米穗蟲的最佳經(jīng)濟型藥劑,未必能夠代表最新的玉米穗蟲防治藥劑,有待進一步拓展試驗研究。
4 參考文獻
[1] 趙書海,李學杰.玉米穗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河北農業(yè)科技,1999(4):18.
[2] 孫明海,孔德生,惠祥海,等.新型藥械在夏玉米“一防雙減”中統(tǒng)防統(tǒng)治示范效果[J].中國植保導刊,2014(12):56-57.
[3] 劉剛.山東省農業(yè)廳要求大力推廣玉米“一防雙減”技術[J].農藥市場信息,2013(15):57.
[4] 張茂文,劉許生,孔凡武,等.40%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福戈)防治稻縱卷葉螟試驗初報[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0(4):96.
[5] 馬永利,杜建菊,紀紹蘭,等.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及40%稻瘟靈乳油防治水稻病蟲害效果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6(4):99-100.
[6] 鐘列權,沈宣才,余山紅,等.氟苯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及應用[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4(12):1865-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