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英
新的語文課程目標明確指出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是語文課程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學好口語交際,可以使學生具有最基本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日常交際能力,在各種交際場合中學會溝通、表達和傾聽。
一、怎樣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學習
1.重視“聽”的作用。擁有好的聽話能力是進行口語交際的基礎。聽話的能力是指通過自己身體各個部分協(xié)同運作、互相配合去接受別人口頭語言的一種能力。通常情況下,人們學習語言都先要學會聽別人說話。譬如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特別注重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這都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而小學生各方面能力更處于較低階段,從小時候培養(yǎng)他們聽話的能力就能更好地為他們以后學習更深層次的語言打好基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聽始終是人們學習語言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想要小學生更好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學好語言,就必須從小加強他們的聽話能力的訓練。
2.注重說話能力的訓練。學好口語交際,歸根到底還是要學會“說”,只要學會這個能力,才算真正掌握口語交際的能力。說話能力是人們必備的一種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文化的發(fā)展,人們對說話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生活節(jié)奏日趨加快的今天,人際交往更加頻繁密切,這就對人的說話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好的說話能力是在說話過程中,既要做到簡單明了,又要做到生動形象;既要隨機應變,又要活潑有趣。因此,如果不重視學生說話能力的訓練,不跟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去訓練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們就沒有盡到語文教學的責任,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也不能很好的適應現(xiàn)代化的快速發(fā)展,最終將被淘汰。筆者以前的小學語文教師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她的課堂口語教學方式新穎有趣,充實實用,十分值得借鑒。以她的一堂口語交際課程為例。教師課堂設計的口語交際主題是“我最喜歡的植物”,主題簡單明了。首先她將全班同學分成三組,第一組的任務是尋找校園中最美的植物;第二組的任務是負責查詢并記錄下這些植物的名稱、簡介;第三組的任務是去前兩組同學那里獲取植物的信息,并寫出自己的感想。上課的時候按第一二三組,分別講述自己的活動成果,最后由他進行統(tǒng)一總結。這堂看似簡單的課其實包含的內容是無限大的,不但囊括了聽、說的訓練,更是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能力、團隊的意識。在教好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教給了他們合作的意識。一個團隊只有更好地溝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溝通就是最日常的口語交際能力。因此這次課堂真正做到了聽說結合,二者配合的堪稱“天衣無縫”。
二、口語交際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語文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實際行動,而不是只一味地停留在知識教學層面上,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訓練學生口語教學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朗讀和課堂提問的訓練方式。教師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朗讀課文、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分組討論。A組進行朗讀的時候由B組擔任評委對他們進行評價點評,然后找出其中的不足,注意自己讀的時候不要再犯相同錯誤;然后交換身份。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教師設置不同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由學生進行回答,以此訓練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
2.看圖說話的訓練方式。在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當時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人物畫或者風景畫,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對圖畫進行描述,可以講故事,可以抒發(fā)感情。如在給學生進行動物話題的講解的時候,可以適當地放一些動物的圖片,或者畫面,讓學生如領悟其中的意義,并且用自己的語言講心中的畫面描述出來。這樣不僅訓練了她們的想象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達到了加強他們語言交際能力的效果。
小學生口語交際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文中提到的幾種方式,還有許多更適合自己學生特點的方式需要教師自己從實際情況中去總結得出,比如課外活動的訓練方式、情景會話、口頭作文、表演話劇、辯論賽、演講比賽等等,都可以達到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效果。教師應當根據現(xiàn)實需要和實際情況,靈活地、廣泛地采用各種各樣的口語訓練方式,切實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水平。(作者單位:江西省玉山縣逸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