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圖畫書培養(yǎng)“全優(yōu)”寶寶
隨著爸媽們對寶寶的教育越來越重視、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全面,教育產(chǎn)品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用于親子閱讀的童書也不例外。經(jīng)過科教領(lǐng)域的多年發(fā)展,現(xiàn)在許多童書都開始從傳統(tǒng)的寓言和經(jīng)典故事向具有針對性、具體性的教育轉(zhuǎn)變。近幾年,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數(shù)字時代的學齡前兒童電子圖書閱讀的實證研究”和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幼兒生命教育教材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便致力于研究更加科學的“閱讀教育”。
根據(jù)這兩個課題的最新科研成果,從2014年第9期起,本刊特別開設(shè)專欄——《圖畫書培養(yǎng)“全優(yōu)”寶寶》,作者均為課題組成員,他們結(jié)合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為爸爸媽媽們推薦一些適合培養(yǎng)寶寶不同品質(zhì)和能力的書籍。其中,更有對爸爸媽媽們的具體指導,以便爸媽輕松完成寶寶的教育,事半功倍。
韓映虹(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家庭&育兒》專家團隊成員)
勇敢是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不怕困難與險阻、不怕危險與挫折,它意味著膽量和魄力,與膽怯、懦弱相對立。而對于發(fā)展期的寶寶,他們勇敢的表現(xiàn)則更為具體:向陌生的小朋友介紹自己、黑夜里獨自入睡、站在舞臺上表演節(jié)目,或是勇敢地承擔錯誤等等。
但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有些寶寶常常怯于表現(xiàn)自己,在課上不敢舉手發(fā)言;集體活動中,不愿和同伴一起玩耍,不敢與人交往;遇到困難或挫折,總是害怕地哭泣,不敢面對;生活中,也是常常躲在父母身后,不敢表現(xiàn)自己,不敢大聲講話。若不能及時糾正和培養(yǎng),久而久之,這類寶寶的性格就變得膽怯、畏縮、孤獨,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環(huán)境。心理學上將這種心理定義為“膽怯”,它是幼兒對自己不熟悉的人或環(huán)境所表現(xiàn)出的一種憂慮反應。這種憂慮的內(nèi)在心理機制主要是對自己缺乏信心。那么,造成寶寶膽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培養(yǎng)寶寶勇敢的品質(zhì)呢?
寶寶膽怯,因何產(chǎn)生?
Reason1:父母溺愛、嬌慣的教養(yǎng)方式
現(xiàn)如今,寶寶們的地位被形容成“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像大臣一樣爭搶著向?qū)殞毻度o限的寵愛,甚至是溺愛;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溺愛和嬌慣使寶寶受到情緒的感染,久而久之,不敢獨自面對困難,變得畏首畏尾、膽小慎微,沒有膽量和氣魄。
Reason2:寶寶的活動范圍受拘束
過去,小朋友們成群結(jié)伴,在院子里、村落里自由自在地玩耍;而如今,高樓鱗次櫛比,較為封閉的居住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寶寶的活動范圍,父母由于各種原因(比如出于安全考慮等)限制寶寶下樓玩耍,更多地則是在家中獨自游戲,或與有限的、熟悉的家人交往。久而久之,長期單一的刺激使寶寶對外界環(huán)境感到陌生,膽怯心理逐漸蔓延,不敢與他人交往,更缺少社會交往的經(jīng)驗和能力。
Reason3:缺乏培養(yǎng)勇敢品質(zhì)的教育
很多父母和教師懂得勇敢品質(zhì)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活中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甚至是理念與實際行動相違背。當寶寶遇到困難,表現(xiàn)出畏縮和恐懼時,父母往往會包辦代替,使寶寶錯失勇敢戰(zhàn)勝挫折、挑戰(zhàn)自己的寶貴機會。
如何培養(yǎng)勇敢品質(zhì)?
榜樣示范法
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幼兒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直觀生動的形象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因此,成年人應運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設(shè)條件,提供榜樣示范,使勇敢無畏的品質(zhì)扎根于寶寶心中,進一步消除寶寶的膽怯心理。
1.運用媒體作品,例如電影、圖畫書等形式引出“勇敢”的人物形象及事跡。爸媽首先要對正面形象進行評價,讓寶寶知道哪些是勇敢的行為,對勇敢的品質(zhì)有正確的認知,激勵寶寶有學習的愿望,并在行為上實踐。
2.成人要嚴于律己,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充分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爸媽若是勇敢無畏的好榜樣,寶寶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這種榜樣示范法是最適合寶寶發(fā)展的。
情感激勵法
若把寶寶比作嬌嫩的枝芽,爸媽真誠的鼓勵與稱贊則是溫暖的陽光、沁涼的露水。“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睂殞氉羁释木褪前謰尩囊痪浞Q贊、一個鼓勵的擁抱。堅持正面教育,當看到寶寶的進步時,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寶寶產(chǎn)生對勇敢行為的渴望,并強化對勇敢品質(zhì)的理解。
引導實踐法
結(jié)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及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幼兒期主要發(fā)展具體形象性思維,而抽象邏輯思維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勇敢品質(zhì)則屬于抽象概念,寶寶理解起來較有難度,所以建議爸媽結(jié)合生活實踐,讓寶寶感知勇敢無畏的意志品質(zhì)。
例如:參加表演活動,通過角色表演,勇敢地表現(xiàn)自己;參加攀巖等有一定難度的體育鍛煉,通過肢體的訓練克服恐懼,并感受運動的樂趣;讓寶寶感受陌生的環(huán)境,結(jié)識陌生的小伙伴,并不斷地嘗試向眾人介紹自己、鍛煉表達能力和交往技巧等等。
圖畫書閱讀指導手冊——勇敢篇
我們?yōu)榘职謰寢寕儨蕚淞艘槐九囵B(yǎng)寶寶勇敢品質(zhì)的圖畫書——《小老鼠的漫長一夜》。
總體介紹
黑夜里,膽小可愛的小老鼠總是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想象各種各樣的“恐怖事情”而不敢入睡。大老鼠幫助小老鼠克服恐懼,嘗試獨自入睡。
書名:《小老鼠的漫長一夜》
作者:戴安娜·亨得利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分步指導
Step1:封面
黑夜里,小老鼠緊緊地抓著被角,睜著兩只圓圓的眼睛、豎著兩只大大的耳朵,膽怯又好奇地望著外面。
爸媽可以這樣講
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觀察小老鼠的表情動作,從而猜測出小老鼠正處于很害怕的狀態(tài)?!八鼮槭裁匆ε履??它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引導寶寶思考,激發(fā)閱讀興趣。
Step2:第1頁~第3頁
夜已經(jīng)很深了,大老鼠早就躺在它的大床上睡著了,可小老鼠卻躺在小床上怎么也睡不著。突然,它好像聽到了什么聲音,于是更害怕了。它請求與大老鼠一起睡,大老鼠拒絕了。
爸媽可以這樣講
1.請寶寶仔細觀察圖畫上有哪些人物、它們在做什么,以及由哪些特征可以看出大老鼠睡著了、小老鼠卻醒著。爸爸媽媽可提出疑問:為什么小老鼠不睡覺呢?引發(fā)寶寶思考、大膽猜測。
2.“大老鼠被小老鼠叫醒后,做了什么呢?小老鼠為什么想跟大老鼠一起睡呢?大老鼠為什么拒絕了它呢?”一些列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幫助寶寶縷清情節(jié)脈絡(luò),促進抽象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
Step3:第4頁~第6頁
小老鼠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風聲,在“呼啦呼啦”的聲音里突然聽到“啪啪啪啪”的聲音。小老鼠爬下床,把前門拉開一條縫,偷偷往外看。
爸媽可以這樣講
1.大老鼠沒有和小老鼠一起睡,之后小老鼠在做什么呢?小老鼠還是睡不著覺,用小手小腳玩起了枕頭,讓寶寶仔細觀察圖片的細節(jié),幫助寶寶用完整的語言表情達意。
2.小老鼠突然聽到了“啪啪啪啪”的聲音,讓寶寶猜測“那會是什么聲音呢”?可以多多提出疑問,讓寶寶大膽猜想,時刻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并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3.這次,小老鼠有沒有叫醒大老鼠呢?大老鼠是怎樣做的呢?有沒有讓小老鼠和它一起睡呢?——小老鼠喊醒了熟睡的大老鼠,大老鼠告訴它那只是樹枝敲窗戶的聲音,同樣地,大老鼠拒絕了小老鼠的請求,沒有陪它一起睡。爸媽可以問寶寶,在生活中,有沒有像小老鼠一樣晚上睡不著覺的經(jīng)歷,并和寶寶分享,睡不著的時候在做什么。若寶寶也有害怕的時候,要告訴寶寶臥室是最安全、最舒服的地方,輕輕閉上雙眼,想些愉快的事情,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
Step4:第7頁~第9頁
小老鼠回到自己的床上,聽著外面的聲音,風呼啦呼啦的吹,樹枝啪啪啪的敲著窗戶,忽然,又聽到“嗚嗚,嗚嗚”的聲音,小老鼠爬下了床。
爸媽可以這樣講
1.請寶寶猜猜看,“嗚嗚,嗚嗚”會是什么聲音呢?讓寶寶模仿擬聲詞的同時,把書中的內(nèi)容與生活中的相關(guān)事物聯(lián)系起來,鍛煉寶寶的分析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
2.過去這么久了,小老鼠為什么還睡不著呢?詢問寶寶,讓寶寶進入到故事書內(nèi)容中,變成主人公,理解小老鼠的心情,這種移情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寶寶是非常重要的。
3.小老鼠聽到了奇怪的聲音,膽怯地以為屋子里有鬼,那個鬼要抓它。這一情節(jié)對于寶寶們來說并不陌生,很多寶寶在夜晚獨自入睡時,都會產(chǎn)生“鬼神”等虛構(gòu)的念想。爸媽應該堅定地告訴寶寶:“世界是光明的,真的沒有可怕的小鬼哦,那些都是腦子里幻想的?!币部梢允褂孟到y(tǒng)脫敏法,夜晚時,爸媽陪著寶寶一起在黑暗的屋子里待一會兒,首先要建立安全的、溫馨的環(huán)境,擁抱寶寶,然后陪寶寶講話、聊天,緩解對黑暗的膽怯。若寶寶還是恐懼,可以打開燈或手電筒,讓寶寶看清屋子的每個角落都是安全的,沒有“小鬼”存在。
Step5:第10頁~第12頁
大老鼠還是沒有讓小老鼠和它一起睡,于是,小老鼠回到自己的床上,聽著外面的聲音,風呼啦呼啦地吹,樹枝啪啪啪地敲著窗戶,貓頭鷹嗚嗚嗚嗚地叫……突然,小老鼠又聽到了“滴答滴答”的聲音。大老鼠無奈地關(guān)上了滴答滴答的水龍頭,把膽怯的小老鼠抱回床上。爸媽可以這樣講
引導寶寶聯(lián)想:“滴答滴答”的聲音是什么呢?
Step6:第13頁~第15頁
為了鍛煉小老鼠的膽量,大老鼠一次次地拒絕了它,無奈的它只好乖乖躺在自己的床上,聽著外面的聲音,風呼啦呼啦地吹,樹枝啪啪啪地敲著窗戶,貓頭鷹嗚嗚嗚嗚地叫,它迷迷糊糊地快要睡著了,突然……
爸媽可以這樣講
1.引導寶寶理解大老鼠一次次拒絕陪小老鼠一起睡的原因,讓寶寶理解克服膽怯、培養(yǎng)勇敢的重要性。爸媽可以引用自己兒時戰(zhàn)勝恐懼、自己入睡的例子,形象地為寶寶樹立榜樣。
2.在小老鼠快要睡著的時候,什么聲音吵醒了它呢?原來是大老鼠打呼嚕的聲音??!講到這里,寶寶會非常開心,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模仿打呼嚕,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Step7:第16頁
小老鼠又躺到了自己的床上——咦,什么聲音都沒有了!實在是太安靜了!它聽不到外面的風呼啦呼啦地吹,聽不到樹枝啪啪啪地敲著窗戶,聽不到貓頭鷹嗚嗚嗚嗚地叫,也聽不到大老鼠打呼嚕了。周圍太安靜了,小老鼠覺得這世界上好像只剩下了它自己。孤獨的小老鼠揪著被子,眨著眼睛。
爸媽可以這樣講
1.這一張圖片只畫了躺在床上的小老鼠,清凈的背景為主人公的內(nèi)心活動做鋪墊,更有利于寶寶對小老鼠心情的理解。爸媽可以和寶寶一起揣測出小老鼠的心聲,并讓寶寶身臨其境,表達“若自己是小老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然后,鼓勵寶寶戰(zhàn)勝黑暗,做一名勇敢的小戰(zhàn)士。
Step8:第17~20頁
孤獨的小老鼠爬下床,摘掉大老鼠的回形針,可憐地哭著說:“大老鼠,大老鼠,我好寂寞呀!”于是,大老鼠掀開了毯子,讓腳丫子涼涼的小老鼠鉆進了被窩,沒一會兒工夫,小老鼠就安然的睡著了……這一晚,它們兩個睡得香甜香甜的,鬧鈴都沒有吵醒它們。
爸媽可以這樣講
故事就這樣溫馨而調(diào)皮地結(jié)束了,兩個主人公,一個是膽小怕黑的小老鼠,一個是憨厚暖心的大老鼠;小老鼠就像生活中的寶寶,膽怯得不敢獨自入睡,大老鼠就像生活中的爸媽,想著辦法培養(yǎng)寶寶勇敢的、不怕黑的品質(zhì)。讀過故事之后,爸媽可以讓寶寶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形容主人公,表達自己對角色的體會。
圖畫書推薦
培養(yǎng)勇敢品質(zhì)的圖畫書還有:
《吃噩夢的小精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3)
《一個黑黑、黑黑的故事》(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8)
《我好害怕》(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
《吃掉黑暗的怪獸》(南海出版社,2008)
至此,專欄《圖畫書培養(yǎng)“全優(yōu)”寶寶》就要跟讀者們說“再見”了。在這25期雜志里,我們分享了借助圖畫書來培養(yǎng)寶寶24種心理品質(zhì)的的方法,希望對寶寶的成長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