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時報編輯部
孩兒她爸出差回來,給我?guī)Щ匾话丫碌奶夷臼嶙??!凹依镞@么多梳子,還買它干嘛?”嘴上雖然埋怨著,心里卻是歡喜的。人有百媚千娩好看的梳子也有反情萬種,每一把梳子都是不可替代的孤本,一來是因為各自不同的質(zhì)感和設(shè)計;二來,也凝結(jié)著買梳子的人,風(fēng)里雨里孤身遠(yuǎn)行的印記——那些天各一方的日子里,每一個黃昏和清晨里的思念,還有—個大男人,在上白把梳子里精挑細(xì)選時,那不與人說的細(xì)膩和柔腸。
記不清這是第幾把梳子了。孩兒她爸時常出差,天南地北地飛來飛去,兩手空空似乎不夠仗義,所以總要在當(dāng)?shù)貛c特產(chǎn)或者是紀(jì)念品回來。開始是絲綢、織錦、工藝品,或者干脆是沒有任何弛方特色的服裝,因為款型和顏色時常不對我的心思,沒少花錢買數(shù)落。有一回在機場,他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品牌的木梳,實在帶無可帶的時候,便買一巴回來——桃木的、黃楊的;本色雕花的、朱漆彩繪的……小小的木梳,好買好帶,并且永遠(yuǎn)不在乎多一件。何況總有創(chuàng)意別致的新款。對于匆忙而又不擅長選禮物的人來說,簡直是個巴物。
說到禮物,有件事情想來有趣。年輕時讀《麥琪的禮物》,曾經(jīng)被里面那可憐的小兩口,感動得一塌糊涂男的賣掉祖?zhèn)鞯慕鸨?,給鐘愛的妻子買了一套她心儀許久的玳瑁梳子,因為她那棕褐色瀑布—樣的長發(fā),是這個家中最引以自豪的寶貝;而女的為了給他那塊金表,配上一條條“無論在任何場合,吉姆都可以毫無愧色地”“看一百次時間”的金鏈子,—咬矛—跺腳.把鄧一頭褐色的瀑布,幾乎是齊根剪掉了。家中僅有的兩件寶貝,就這樣互為因果地相繼失去,剩下的只有寒苦而甜蜜的愛情——和窮人的圣誕節(jié)前夜一樣,美麗而蒼涼。我相信這個故事,一定感染過不少人,我自己曾經(jīng)也想過——能夠窮其所有,連相傳的寶貝都舍得拿去賣了,為愛人換回一套完全可更可不要的東西來,只因為她喜歡。這樣感天動地的愛情,再窮再苦,也值了。
可為塞些年的柴米日子過下來,我漸漸對這個故事不以為然了。中國有句老話,叫“吃飯穿衣看家當(dāng)”,玳瑁梳子和金表鏈子,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在家境殷實,衣食無憂的境況下,彼此送一送,當(dāng)然不失為一個給愛情錦上添花的小段子,但為此去變賣一切,就不值得同情。如果是我,寧愿他只買木頭梳子,好讓我們彼此一起全無負(fù)擔(dān),可以安然地享受平凡而松心的日子讓這淡淡的喜樂,成為庸常日子里的“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