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侯長海
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分析報告
□ 文侯長海
2016年是資本市場低迷的一年,而共享單車領域卻幾乎一只獨秀、屢獲融資。作為共享經濟的產物、主打最后一公里的單車租賃行業(yè),在資本傾注下迅速在一二線城市蔓延,競爭激烈,一如當年網約車廝殺市場格局的重寫。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公布了《關于鼓勵規(guī)范互聯網自行車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首次對共享單車行業(yè)提出了鼓勵和規(guī)范要求。當前共享單車市場正處在初級階段,產品、用戶間問題頻發(fā),行業(yè)內部正在不斷調整,同時更多創(chuàng)業(yè)者的入局也有利于行業(yè)發(fā)展。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市場公開的網絡數據和監(jiān)測數據,結合相關用戶調查取樣,分析討論共享單車市場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圖1 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guī)模預測
中國的共享單車市場尚處在初級階段。2015年共享單車概念開始興起,資本和巨頭開始了布局。2016年可定為共享單車發(fā)展的元年,除了原本定位在校園的共享單車開始走向城鎮(zhèn),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創(chuàng)業(yè)團隊斬獲融資,市場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如圖1所示,從市場規(guī)模上看,2016年市場規(guī)模達到0.49億,較2015年翻了一番,明年共享單車市場的增速將會繼續(xù)提升。
共享單車的快速崛起,一方面真實解決了用戶“最后一公里”的短途出行需求,同時也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另一方面,新經濟模式的巨大潛力讓資本看到了價值,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在2016下半年共享單車行業(yè)融資就超過30億人民幣。
圖2 中國共享單車用戶規(guī)模預測
圖3 主流共享單車APP下載量排行
如圖2所示,用戶規(guī)模上看,2016年共享單車用戶預計在455.2萬人,其中用戶主要以在校大學生、年輕的上班族為主,并且主要在一二線等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學校、公交站、地鐵站等附近的共享單車給使用者提供了最快捷的“最后一公里”行程方案,不僅給用戶的短途騎行提供了方便,而且對于城市來說,共享單車更能促進綠色交通。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累計建成無樁自行車21萬余輛,其中摩拜10萬輛,ofo11萬輛。單車數量的巨大,和單車的集中、不規(guī)范停放等問題,致使共享單車平臺有必要建立起有效的維護隊伍和運營體系。
盡管共享單車市場處在起步階段,但當下市場上已經有十幾家企業(yè)入局。如圖3所示,從現階段的共享單車APP下載量來看,摩拜、ofo小黃車在市場上遙遙領先,就像網約車市場最初的滴滴與快滴。摩拜、ofo分別斬獲了366.49、347.1萬的下載量,處在伯仲之間,而下載量排在第三位的永安行,下載量則只有不到39萬。
ofo小黃車主要依靠低成本、低押金在城市內快速鋪開了單車數量,而摩拜則是資產較重,雖然因為車身重量曾遭詬病,但很快進行了產品迭代。雖然當下ofo和摩拜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但未來的市場格局仍有較大變數,其他共享單車品牌融資后,將會有新一輪的市場動作。
圖4 主流共享單車APP評分排行
如圖4所示,從當前主流的十家共享單車APP用戶評分上看出,共享單車行業(yè)整體的用戶評價并不是很高,一步單車超過9分,小藍單車超過8分,更多的共享單車APP評分不高。作為使用頻率很高的自行車,本身就容易出現損害問題。和網約車行業(yè)不同,共享的單車長期處于無人看管的狀態(tài),通過平臺很難直接管控,必須依托政府監(jiān)管、企業(yè)治理同時進行,而很多時候需要靠用戶發(fā)現問題并反饋。盡管平臺一直在加大力度促進規(guī)范化,但短期來看,用戶反饋的問題很難一一解決。
如圖5所示,在用戶的使用頻率方面,大部分用戶還沒有對共享單車形成固定的使用習慣??梢钥闯?,29.7%的用戶表示使用共享單車的品牌在5-7天每次,3-5天使用一次的用戶占比22.7%,而1-3天和每天都使用的高頻用戶分別僅占18.2%和10.7%。大部分用戶只是在平臺注冊,并根據需求擇期選擇單車出行,而每天都使用的用戶則是在上學、工作中形成了使用習慣,成為共享單車的粘性用戶。當前共享單車企業(yè)也在靠著補貼的形式獲取用戶、培養(yǎng)用戶。
可以遇見的是,未來在大數據的作用下,平臺根據用戶對單車的使用頻率、時間、地點,很容易形成清晰的用戶畫像,甚至判斷出用戶職業(yè)、收入、行為喜好。清晰的用戶畫像加上龐大的用戶群體,讓單車從社交、廣告等方式盈利有了更多可能。
圖5 2016共享單車用戶使用頻率分布
圖6 2016共享單車用戶年齡等級分布
如圖6所示,年齡分布上,20-39歲的年輕化群體成為單車用戶的主力軍,而單車騎行運動本身也是年輕化群體更容易接受的出行方式和鍛煉方式。19歲以下的用戶更多集中于大學、高中,而20歲以上的用戶則遍布大學、上班族以及城市務工人員,對這部分用戶來說,只需支付低廉的押金和低廉的使用費,就可以進行單車出行,一是方便,二是節(jié)約了自己購買單車的使用成本。
共享單車作為新行業(yè)的出現,同樣對傳統(tǒng)行業(yè)造成了沖擊,即傳統(tǒng)的自行車行業(yè)和自行車維修行業(yè)。當共享單車覆蓋了城市,一般的私人自行車就失去了意義。而現在來看,傳統(tǒng)的自行車廠商正在積極與共享單車品牌展開合作。
圖7 共享單車用戶各級城市分布
如圖7所示,城市等級分布階梯明顯,共享單車用戶主要在一、二線城市集中。由于一、二線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學校、上班族,年輕化人群較多,是共享單車品牌首要占領的群體。此外,由于發(fā)達城市的人口密度較大,致使平均到每輛單車的使用次數增加,更加有利于單車流動、節(jié)約單車市場的邊際成本??梢灶A見的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單車市場角逐完畢后,三四線城市毫無疑問將成為下個戰(zhàn)場。
當技術推動了共享商業(yè)的繁榮,共享單車市場的爆發(fā)并不意外,因為其迎合了社會需要和用戶需求。之前城市的公共自行車一直不溫不火,共享單車市場彌補了這一不足。但和曾經的網約車市場相比,今天的共享單車行業(yè)面臨的問題更多,除了產品迭代、用戶體驗的問題外,共享單車行業(yè)的規(guī)范化是行業(yè)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由于看管力度較弱,各地均出現了用戶盜取共享單車、惡意損壞、換鎖等行為,根據統(tǒng)計2016年行業(yè)已經超過一萬臺自行車被惡意破壞??茖W規(guī)劃停車區(qū)域,建立有效的用戶誠信體系,提高用戶的整體素質,共享單車才會真正為綠色交通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速途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