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茜,史聰靈,伍彬彬,石杰紅,李 建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地鐵火災與客流疏運安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12)
自從1971年我國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京地鐵一號線開始運營以來,城市軌道交通一直在建設中。尤其是近10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得到前所未有高速發(fā)展,截至到2016年12月,我國大陸地區(qū)共有30個城市開通了軌道交通,總里程達4 152.8 km。預計到“十三五”末,全國將有超過50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將超過6 000 km。伴隨著大規(guī)模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人們對乘坐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車站噪聲作為舒適性指標的一項重要內容,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國內外對城市軌道交通站臺噪聲的研究已有多年,文獻[1]指出,城市軌道交通站臺噪聲主要由5部分組成,分別是輪軌噪聲、列車運行車體噪聲、牽引動力系統(tǒng)噪聲、制動噪聲和高架軌道噪聲。列車高速運行是地鐵站臺主要聲源,此外,車站環(huán)境噪聲也不容忽視,它與廣播次數、廣播音量、客流量和列車頻次因素有關[2]。列車進站時,隧道類站臺聲略高于高架類站臺[3]。Ryota Shimokura等[4]測試結果表明,地下站臺列車噪聲大于地上站臺列車噪聲6.4 dB(A)。Robyn R.M.等[5]對紐約地鐵站臺噪聲測試顯示,地鐵站臺噪聲平均值為(86±4) dB(A)、最大值為106 dB(A)。而我國國家標準GB14227—2006《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規(guī)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列車進、出站站臺的最大容許噪聲限值不超過80 dB(A)[6]。
城市軌道交通站臺復雜多樣,包括高架地面站、隧道地下站、島式站、側式站、有裝屏蔽安全門站、無裝屏蔽安全門站等。為了解目前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站臺列車進出站噪聲影響的現狀,選擇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正在運營的4條線路,從4條線路中選取10座站臺,包括:地面高架站和地下站,島式車站和側式車站,有屏蔽安全門站和無屏蔽安全門站。應用國家標準GB50157—2013《地鐵設計規(guī)范》[7]及國家標準GB14227-2006《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6]的有關要求,對現場進行調研和噪聲測量, 并對現場測量的站臺噪聲結果與標準限值進行比較,進而分析站臺中間測點進站值和出站值的大小,找出站臺噪聲最大值測點位置,相關研究成果對于快速評價站臺噪聲有一定參考和借鑒意義。
測量依據現行國家標準GB14227-2006《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6]中規(guī)定的要求,使用I級聲分析儀及校準器。測量前后用聲級校準器對聲級計進行校準,偏差不大于0.5 dB。
選取3座高架站Z站臺(島式)、G站臺(側式)、HQ站臺(側式);7座地下站站臺包括:2座地下無屏蔽門W站臺(島式)、T站臺(島式),2座地下半屏蔽安全門H(島式)站、HX(側式)站,3座地下全屏蔽安全門OT站臺(島式)、O站臺(島式)和S站臺(島式)。車站站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測量車站站型示意Fig.1 Measuring type of platform sketch
選取的測點周圍2 m以內不應有反射物;測量時,站臺的背景噪聲低于被測噪聲10 dB,否則需修正;測量時,傳聲器前端應朝向被測列車軌道一側,其軸向與線路方向垂直,并距地面高度1.6 m。列車進站的測量時間間隔為列車頭部進站到停止的時間,列車出站的測量時間間隔為列車起動到列車尾部離站的時間。測量次數不少于10 次,測量數據經算術平均后,取整作為評價值。站臺車頭一側為①號測點,站臺中間為②號測點,站臺車尾一側為③號測點,測點距軌道一側站臺邊沿3 m左右,站臺噪聲測量位置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島式站臺噪聲測點位置Fig.2 Measure location of island platform
圖3 側式站臺噪聲測點位置Fig.3 Measure location of side platform
表1給出4條線路中的9座站臺的中心點②測量結果,OT站進行了2次重復性測量,分別是OT1和OT2,共計10個中間點②的噪聲測量結果(進站和出站各10輛列車)。
表1 站臺中心點②列車進站和出站噪聲平均值LAeq測量結果Table 1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pullingin and pulling out on middle platform
根據國家標準GB 14227-2006《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中站臺最大容許噪聲限值要求,列車進站80 dB(A)、列車出站80 dB(A)。從表1看出,地下站站臺進站和出站噪聲均在80 dB(A)以下,高架站略高出站臺限值要求1~2 dB(A)。
圖4 中心測點②列車進站出站噪聲值LAeq的比較Fig.4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in pulling in LAeq and pulling out LAeq on middle platform( station②)
圖4給出4條線路中的10座站臺的中心點②測量結果,HX站和OT站分別進行了2次重復性測量,分別是HX1和HX2,OT1和OT2,共計12個測點。測量結果顯示,同一座站列車進站噪聲平均值LAeq和列車出站噪聲LAeq值基本相同。12個測點中,7個測點列車進站出站噪聲LAeq值完全相等,這7個測點包括:地上線站和地下線站;島式站和側式站;無屏蔽安全門站、半屏蔽安全門站和全屏蔽安全門站。
T檢驗的結果得出:表1中Z, G, HQ ,T, W, HX2, OT1, OT2,S和O這10個測點各自的進站LAeq和出站LAeq的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各自站臺的噪聲進站LAeq和出站LAeq基本相同。
測量中發(fā)現,站臺噪聲聲源除了列車進站、出站噪聲外,還有乘客喧嘩聲,尤其對于地下站有全屏蔽門的站臺更為明顯。瞬時乘客的多少和喧嘩聲,是隨機變化的,影響著站臺列車進出站噪聲值。用同一條地鐵線路裝有全屏蔽安全門的S站和OT1站舉例說明如下:
表2是S站和OT1站列車進站和出站各10次的測量結果和平均值。圖5和圖6是S站和OT1站列車進站和出站各10次的測量結果和平均值的直觀表示。
表2 S和OT1站列車進站和出站的測量結果Table 2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comingand going on S and OT1 platforms
1)S站有全封閉屏蔽安全門,此站上下車的乘客很少,平時大多數情況站臺很安靜。從表2中可以看出:S站列車進站噪聲平均值LAeq為68.4 dB(A),出站噪聲平均值LAeq為68.1 dB(A);S站進站噪聲最大值LAeq是第5輛車72.8 dB(A),與進站噪聲平均值LAeq68.4 dB(A)相差4.4 dB(A);出站噪聲最大值LAeq是第4輛車72.5 dB(A),與出站噪聲平均值LAeq68.1 dB(A)相差4.4 dB(A);S站進站噪聲另一個較大值LAeq是第10輛車71.8 dB(A),與進站噪聲平均值LAeq68.4 dB(A)相差3.4 dB(A);出站另一個較大值LAeq是第10輛車70.1 dB(A),與出站平均值LAeq68.1 dB(A)相差2 dB(A),這2次大的波動,源于此時站臺人流較多,尤其是人的喧嘩聲;S站在測量第5輛車、第10輛車進站噪聲時,在測量第4輛車、第10輛車出站噪聲時,人流巨增,瞬間造成車站噪聲有2~5 dB(A)的變化量,因此,測量時一定要考慮瞬間人流的喧嘩聲。
2)另一種情況, OT1站是旅游線路重要的換乘站,從早到晚客流量大,站臺始終熙熙嚷嚷。OT1站和S站是同一條線,裝有全封閉屏蔽安全門,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站臺噪聲應很接近。但從圖5和圖6顯示來看,OT1站和S站進出站平均值LAeq相差較大。OT1站進站均值LAeq為73.7 dB(A),比S站進站均值LAeq68.4 dB(A)大5.3 dB(A),OT1站出站均值LAeq74.4 dB(A),比S站出站均值LAeq68.1 dB(A)大6.3 dB(A)。以上數據說明,在全封閉安全門站臺,OT1站的人流量比S站要多,滯留在站臺的人流噪聲是站臺噪聲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圖5 S和OT1站列車進站的測量結果Fig.5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coming on S and OT1 platforms
圖6 S和OT1站列車出站的測量結果Fig.6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going on S and OT1 platforms
為了比較站臺噪聲的最大值所在位置,選取G站,W站,HX1站和S站站臺,并在①號測點、②號測點、③號測點進行進出站測量,測點位置如圖2和圖3所示,測量數據取其平均值,結果如表3所示。
圖7是高架G站(無屏蔽安全門站臺)列車進出站噪聲測量結果,噪聲最大值LAeq為83.3 dB(A),在列車出站時車頭停站位置;圖8是地下W站(無屏蔽安全門站臺)列車進出站噪聲測量結果,噪聲最大值LAeq為80.1 dB(A),在列車出站時車頭停站位置;圖9是地下HX1站(半屏蔽安全門站臺)列車進出站測量結果,噪聲最大值LAeq為78.9 dB(A),在列車出站時車頭停站位置;圖10是地下S站(全屏蔽安全門站臺)列車進出站測量結果,噪聲最大值LAeq為68.9 dB(A),在列車出站時車頭停站位置。如圖7~10所示,不論是高架站還是地下站,無屏蔽安全門還是裝有屏蔽安全門的站,站臺噪聲最大值都在列車出站時車頭停站位置,對于快速測量站臺最大噪聲有幫助。
圖7 高架G站①②③測點進站出站LAeq測量結果Fig.7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coming and going on G platform
圖8 地下無屏蔽安全門W站①②③測點進站出站 LAeq測量結果Fig.8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coming and going on W platform
站臺進站平均值LAeq±標準差/dB出站平均值LAeq±標準差/dB線型線路站名站型軌行型式駛向頭①中②尾③頭①中②尾③高架1線Z島式兩側下行76.4±1.977.7±1.379.3±0.679.3±0.678.9±1.676.9±1.9G側式中間下行77.9±0.881.8±0.683.3±1.183.3±1.182.3±0.879.9±1.1地下2線3線3線T島式兩側上行74.3±2.478.7±1.780.8±2.081.3±1.678.76±1.370.8±2.1W島式兩側上行74.0±2.777.3±1.379.4±0.880.1±1.376.4±1.173.8±1.7HX1側式中間下行74.7±0.675.7±1.376.4±1.378.9±0.977.4±1.673.1±2.0HX2側式中間上行70.1±2.473.6±2.072.8±1.774.2±1.074.3±1.967.9±2.2O島式兩側下行69.8±2.469.1±0.972.±1.672.5±2.370.0±2.771.9±3.5S島式兩側下行65.7±0.668.4±2.268.4±2.068.9±1.068.1±2.067.9±2.9OT1島式兩側上行72.4±2.673.7±1.872.9±0.874.3±1.774.4±2.272.0±1.9
圖9 地下半屏蔽安全門HX1站①②③測點進站出站 LAeq測量結果Fig.9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coming and going on HX1 platform
圖10 地下全封閉屏蔽安全門S站①②③測點進站出站 LAeq測量結果Fig.10 Noise measuring results of the train coming and going on S platform
通過對城市軌道交通3座典型高架站臺、7座典型地下站臺,包括地下無屏蔽安全門、半屏蔽安全門和全屏蔽安全門的測量與分析,結果表明:
1)根據國家標準GB 14227-2006《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中站臺最大容許噪聲限值要求,地下站站臺進站和出站噪聲均在80 dB(A)以下。
2)站臺中間位置測點②進站和出站平均值LAeq基本相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節(jié)省測量時間,可以只測站臺中心測點進站或出站其中之一,即可以得到站臺噪聲平均值LAeq。
3)站臺噪聲源,除列車進出站噪聲外,客流喧嘩、電視和廣播的聲音也是站臺噪聲的重要來源,測量時需給予充分考慮。
4)站臺最大值在列車出站時車頭停站位置。
[1]李洪強, 吳小萍. 城市軌道交通噪聲及其控制研究[J].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07, 27(5):78-82.
LI Hongqiang,WU Xiaoping.Study on noise andcontrol measures caused by urba n rail transit [J].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2007,27(5):78-82.
[2]譚淑英, 湯心虎, 尹華,等. 廣州地鐵一、二號線噪聲狀況調查[J].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 2004, 25(1):115-118.
TAN Shuying,TANG Xinhu,YIN Hua,et al.Investigation on the noise status of Guangzhou metros[J].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04,25(1):115-118.
[3]周寧暉, 喻義勇, 石勇. 南京市地鐵噪聲影響調查[J]. 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 2006, 18(1):20-22.
[4]Shimokura R, Soeta Y.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 noise in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stations with side and island platforms[J]. Journal of Sound & Vibration, 2011, 330(8):1621-1633.
[5]Gershon R R, Neitzel R, Barrera M A, et al. Pilot survey of subway and bus stop noise levels.[J].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2006, 83(5):802-812.
[6]建設部.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聲學要求和測量方法: GB14227-2006[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7]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 地鐵設計規(guī)范: GB50157-2013[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4.
[8]馬歡, 劉巖, 楊冰,等. 地鐵站臺噪聲特性分析[J]. 噪聲與振動控制, 2012(5):141-143.
MA Huan,LIU Yan,YANG Bing,et al.Analysis of noise characteristics on metro station platform[J].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2012(5):141-143.
[9]李杰, 郭建中, 姜亢,等. 北京地鐵島式站臺噪聲的初步研究[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2, 8(8):153-156.
LI Jie,GUO Jianzhong,JIANG Kang,et al.Pilot research on the Beijing subway island platform noise level [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 2012,8(8): 153-156.
[10]劉茜. 某新建城市軌道交通高架車站噪聲現狀-站臺部分[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5,11(2):145-153.
LIU Qian.The noise status analysis of a newly built elevated st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 Part I: platform [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11( 2): 145-153.
[11]劉茜. 某城市地鐵典型線路地下站臺噪聲現狀分析[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5, 11(6):150-157.
LIU Qian.Analysis on noise of underground platform in a typical line of urban metro[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11(6): 150-157.
[12]劉茜, 辜小安, 周鵬.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噪聲影響現狀[J]. 鐵路節(jié)能環(huán)保與安全衛(wèi)生, 2015, 5(6):247-250.
LIU Qian,GU Xiaoan, ZHOU Peng.The noise status of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platform part[J]. Railway Energy 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on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2015,5(6): 24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