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之家:全家96人加起來“四千歲”
二月二,龍?zhí)ь^,家人攜手去理發(fā)求福運,對每個家庭來說都不是難事。但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觀音鎮(zhèn)曾家村的梁學華來說,要帶一家96口人去理發(fā),“排隊都不曉得排好久”。他們家所有人年齡相加達到3850歲,能湊十桌麻將。
梁學華部分家人的合影
2月28日,星期二,彭山曾家村。梁學華家門前,二十多畝油菜花開得正好,溫暖的陽光照在上面,花朵一搖一閃。
天氣好,小兒子曾國全把6個哥哥姐姐都喊回來,中午一起聚餐。盡管年輕人要上班,小娃娃要讀書,很多人沒來,一家子還是湊了整整三桌。
有著快一個世紀酒齡的梁學華,最近幾年,都沒喝酒了。這一天也沒喝,吃完飯,她只說了四個字:“擺起擺起!”老六曾國均馬上就懂起了,趕緊拿來媽媽的最愛:麻將。陽光下,4個老人圍成一桌,開始“挖內(nèi)財”。有著96年煙齡的梁學華,則點上一根煙,坐在旁邊,安靜地“抱膀子”(四川方言,意為坐在打牌者身旁出主意的人)。
“我媽媽不會打麻將,但是喜歡看,她喜歡那種熱鬧的感覺?!倍畠涸袢卣f,“她特別喜歡跳廣場舞,100歲都還在跳。跟著節(jié)奏扭動?!?/p>
梁學華家后院,萵筍、蓮花白、西蘭花種了一片,這是七兄妹自己種植的菜園,不遠處還有雞窩,喂了3只雞1只鴨子。
曾玉蓉說,38歲那年,母親坐月子期間,患上了瘧疾?!爱敃r全身發(fā)冷難受,媽媽不停喝開水,可能是對牙齒刺激太大,沒多久牙就全掉了?!?/p>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梁學華曾到醫(yī)院尋求安裝假牙,但由于牙床已經(jīng)磨平了,沒法再裝牙了。
這個菜園就是兄妹專門為母親打理的,每天選幾樣菜,白水一煮,就成了老人最愛的“火巴火巴菜”。雞鴨也是偶爾殺一只,全部清燉。
但這其實不是梁學華年輕時的食譜。四川人最愛的麻辣,才是梁學華的最愛?!肮献?、花生、核桃天天要吃,用手掐得很細,再慢慢放進嘴里磨。牙床都磨起繭了,還是擋不住這張好吃嘴”。
3年前,梁學華的身體比之前差一些了,不再去跳廣場舞。7個子女聚到一起,商量咋照顧媽媽。“爸爸20年前就去世了,媽媽一直跟老七生活?!痹袢卣f,“當時老七也快60歲了,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我們就商量一起照顧。”
幾個子女合計得很快。大哥、六弟、七弟每人每年出12000元,供母親終老。由于大哥已年過80,身體不好,不參與夜間照料。6個子女每人每月照顧媽媽5天。
梁學華的臥室內(nèi)擺放著一張大床,一張小床。“媽媽睡大床,我們就睡小床,平時分開睡,冬天天冷就一起睡”。一日三餐,端茶送果,在梁學華面前,6個都已過耳順之年的老人,顯得神采奕奕。
大女兒曾玉彬79歲,家住成都八里橋,每隔兩個月,兒子就要送她回彭山,睡10天那張小床。“白天都還好,晚上媽媽愛起夜,最多的時候要起10多次,每次都要抱她下床”。
照顧老人辛苦,但7個子女都沒有怨言?!拔覀兗彝ズ芎椭C,小時候爸爸媽媽很苦,孝敬是應該的?!痹袢卣f,“爸爸媽媽都是農(nóng)民,要養(yǎng)7個子女,很不容易。爸爸是裁縫,上半年種完地,下半年就出去做衣服。媽媽要做鞋子,我們身上穿的,全是他倆做的。”
“多虧我們父母會計劃,才把我們養(yǎng)大了。我媽媽現(xiàn)在手都很緊,特別愛數(shù)錢,但哪個都拿不走!”說完,曾玉蓉給了梁學華一疊零錢,梁學華果然攥得很緊。有人試圖想拿走,梁學華突然瞪了一眼,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拿我的錢去,不要想!”
7個子女、40個孫、38個曾孫……梁學華一家,96個人,能湊十桌麻將,年齡相加達到了3850歲。100歲那年生日,梁學華家門前,擺了接近30桌的壩壩宴,子子孫孫都來了。之后每年過生,門口也要擺接近10桌的壩壩宴。這么大一個家庭,如何才能處得愉快。
“我們的家規(guī)中,有一條是大家都很印象深刻的:不能說臟話!”曾玉蓉說,小時候自己說過一次臟話,母親立馬翻臉,怒斥自己!這讓她印象深刻,以后再也敢說臟話了。
“我們這個家庭,哥哥姐姐要教育弟弟妹妹,但絕不能說臟話,弟弟妹妹也可以說哥哥妹妹,也絕不能說臟話!”曾玉蓉說,“家庭雖大,但只要大家好好說,都能找到解決辦法?!?/p>
這個96口的大家庭,今年可能還要擴大?!坝袔讉€玄孫要出生了,今年怕是要突破100人了!”曾玉蓉笑著說。
(《華西都市報》2017.3.1)
彭山百歲老人長壽之謎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是享譽國內(nèi)外的長壽之鄉(xiāng)、忠孝之邦。彭祖長壽養(yǎng)生文化、忠孝文化、茶葉文化、漢崖墓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彭祖長壽養(yǎng)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歷久彌新,被視為東方養(yǎng)生智慧的瑰寶。該區(qū)彭祖長壽養(yǎng)生文化節(jié)每5年舉辦一次,是該區(qū)35萬壽鄉(xiāng)兒女約定俗成的重大節(jié)日。
據(jù)眉山市彭山區(qū)委書記梁磊介紹,彭山區(qū)是我國首批命名的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作為中華長壽文化的發(fā)祥地,彭山境內(nèi)孝子成群,高壽者眾,百歲老人很多。截止2015年2月底,彭山共有80-89歲老人9858人,90-99歲老人1642人,100歲以上老人47人。百歲以上老人的比例是14/100000,高出全國10.34個百分點,是當之無愧的“長壽之鄉(xiāng)”。
經(jīng)了解得知,該縣百歲老人的養(yǎng)生之道因人而異:吃豬蹄、洗腳、喝醋……但幾乎所有百歲老人,都提到了忍讓、豁達的心態(tài)很重要,他們往往是夫妻關(guān)系中的相對弱勢一方。當?shù)爻鐾恋囊环鶟h代壁畫,被民間稱為“耳朵圖”。老人們笑稱,耳朵,其實是大智慧。
家住青龍鎮(zhèn)社區(qū)五組的楊松云,也是一位百歲老人,曾是當?shù)赜忻膹椕藁ń?。“能夠活這么大歲數(shù),肯定和他這種性格有關(guān)?!碑?shù)卮迕裾f,原來就很聽他老伴的話,也基本上沒看到楊松云老人跟別人紅過臉,性子不急,做個“耳朵”,也是種福氣。
彭山因“長壽之鄉(xiāng)”聞名后,當?shù)匕贇q老人家中,被不少人踏破門檻,以探尋那份長壽秘訣。他們觀察老人食譜,試圖找出一份“長壽菜單”;他們跟老人聊天,試圖探秘“長壽之道”。
青龍鎮(zhèn)桂林村的百歲老人李志軒的菜單早已不是秘密。“愛吃豬蹄,頓頓都離不開玉米糊。”李志軒的五女兒李學英說,為了給父親換口味,她每天都換著用花生漿、肉湯或者鯽魚湯沖玉米糊。
與李志軒不同,彭山公義鎮(zhèn)的岳桂英在105歲時,還在編草繩、錘豆子、曬谷子,岳桂英樣樣不誤。直到今天,她仍然堅持自己清洗衣服。但在吃的問題上,岳桂英卻顯得有些另類,總會時不時讓兒媳李滿蓉用醋泡飯。
在彭山的百歲老人中,有人愛吃蔬菜,有人愛吃肥肉,有人愛喝酸奶,有人愛喝口小酒,各不相同。
所以,四川省保健科技學會基因與健康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姜俊成認為,根據(jù)百歲老人整理出長壽菜單并不是絕對的。但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諧的家庭關(guān)系以及良好的處世心態(tài)是長壽老人們的共性。
(《華西都市報》吳柳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