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欽彥
有一天我在書店里翻到一本文集,里面大多是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抒發(fā)自己對青春的感嘆。像約定好了一般,題目都是:十六歲在??。后面的??,填的都是美國、日本等外國國名。那些國家因為經(jīng)常聽到,所以感覺并不遙遠(yuǎn),實際上卻和我們的現(xiàn)實隔著千山萬水。
那一年我十三歲,才剛剛褪去小學(xué)生的稚氣,只能憑幾本小小的雜志幻想將來的生活。那天我翻到那本書時的心情不言而喻,認(rèn)認(rèn)真真地把里面的文章通讀一遍。然后開始想象我的十六歲。我有過無數(shù)假設(shè),可后來走出書店,還是只能承認(rèn),十六歲又能怎樣?我還是待在這個連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地方。
回家蒙頭大睡,醒來的時候突然想,那我十六歲的時候也寫一篇好了,不管在哪里,無論是什么樣的情況,我不能改變,但總還是可以記錄的。
就這樣,我愈發(fā)期待十六歲的到來。
2016年,我年滿十六歲,在中國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讀高一,并且再過幾個月,即將成為一名高二黨了。
十六歲的我讓十三歲的我失望透了吧?
我的十六歲像一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我沒有暗戀的男生,偶爾會花癡一下韓劇里的男主角;我的十六歲像一只不知道要往哪飛的風(fēng)箏,我有一個很想念很想念的大學(xué),但成績和分?jǐn)?shù)線也有一段距離……如果十三歲的我認(rèn)識十六歲的我,一定覺得很可怕吧。
高考期間,學(xué)校放了四天假。這幾天的微博紅人是“高考直通車”。我順手關(guān)注了一下他。大家都喜歡叫他車君。各種高考困惑,高考奇聞,高考試題,高考感悟,我一條條瀏覽。6月8號那天英語一考完,看見車君發(fā)了一條微博:“你們解放了,你們自由了,你們再也不用熬夜了,但殊不知你們離開的正是天堂?!?/p>
我一下子被這句話擊中了。那一刻,我開始真正思考自己平平淡淡的十六歲。仿佛有一個人在心底問我:“兩年后的這個時候你會是什么心情?那場仗你能夠準(zhǔn)備充分去參加嗎?”
我一個人對著電腦越想越多,到最后得出結(jié)論:自然有一個無限青春的十八歲等著我,我怕什么?十六歲只是一個必須彈錯的前奏,十八歲、二十八歲、三十八歲……甚至八十八歲,更遠(yuǎn)更長的未來等著我去譜寫旋律。也許現(xiàn)在是地獄,平淡無奇,是整天悶悶不樂,與各種試題相伴,但現(xiàn)在除了這樣還能干什么?現(xiàn)在就是為以后奮斗的時刻,為了更好的十八歲,只能將就現(xiàn)在的十六歲。
我的十六歲不在美國,也不在日本,十六歲的我在中國的一所高中讀高一、升高二。在十三歲的后面,十八歲的前面,我在人生之路上安分且堅定地行走著。
【評點】
十六歲的花季,青春美好,令人難忘。作者結(jié)合自己十六歲緊張忙碌的高中生活的實際,抒發(fā)心中的獨特感悟: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只有丟掉幻想,腳踏實地,才能收獲美好;只有奮斗拼搏,負(fù)重前行,才會無怨無悔。習(xí)作充滿正能量,折射出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tài)。
李繼平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2017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