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言行不一:吳虞的非孝觀評述

        2017-04-14 09:59:31李會敏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儒家

        李會敏

        (四川文理學院教務處,四川達州635000)

        言行不一:吳虞的非孝觀評述

        李會敏

        (四川文理學院教務處,四川達州635000)

        吳虞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健將,以激烈的“反孔非儒”言辭而名噪一時。但吳虞本人接受的是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教育,在他身上有著深深的舊式文人痕跡。因此,其行為與思想更是多有相悖之處。闡釋吳虞“言行不一”的非孝觀,還原一個矛盾的吳虞。吳虞站在批判專制制度的立場上反對愚忠愚孝,且走在當時“非孝運動”的前列。吳虞關于“非孝”的提倡與主張大多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但他自己卻完全沒有踐行這些家庭革新的理念,并且相形甚遠。

        吳虞;反孔非儒;非孝;言行不一

        吳虞(1872—1949),字又陵,四川新繁(今新都)人。他早年接受了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教育,肄業(yè)于成都尊經(jīng)書院。戊戌維新以后,傳來了向西方學習的熱潮,此時吳虞的思想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廖平曾說,四川處于內(nèi)地,學習西方的風氣經(jīng)常落后于東南地區(qū),守舊派們視政治、地理等各學科為異端;但吳虞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不怕他人的嘲弄,搜尋西學書籍,長期堅持研究,認為吳虞是“成都言新學之最先者”。[1]1905年,33歲的吳虞帶著堂弟吳君毅和他所教家館的三名學生日本求學,在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四班學習法律。在日本的兩年,吳虞學習了“憲法、民法、刑法、國法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財政學、國際法、行政法、警察學”;[2]并研習孟德斯鳩、盧梭等人的著作。通過中西文化的比較,吳虞產(chǎn)生了“反孔非儒”的思想,為以后反對傳統(tǒng)奠定了理論基礎。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吳虞先后在多所學校和報館任職,但時間都比較短暫。其中,1921年至1925年,吳虞在北京大學講授諸子之文的經(jīng)歷可以說是其文人道路上的頂峰。北京歸來后,吳虞的思想并沒有與時俱進,而是處于停滯狀態(tài)。雖然吳虞“反孔非儒”的立場并未改變,但名人吳虞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孝敬父母是傳統(tǒng)道德觀的基本內(nèi)容,為中國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所提倡。但進入20世紀之后,思想界出現(xiàn)了對此觀念的質(zhì)疑與批判。一大批思想家、文學家寫作了否定、批判儒家孝思想的作品。但直言“非孝”卻是從施存統(tǒng)(施復亮)在《浙江新潮》上發(fā)表《非孝》的這篇文章開始。1919年的施存統(tǒng)是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二年級的學生,盡管作者當時名不見經(jīng)傳,且寫作初衷是不滿父親虐待母親,但是這篇文章發(fā)表后引起了軒然大波與激烈討論,并形成一股“非孝”思潮。在這股對孝道的聲討中,吳虞處于陣營的前鋒。早在1915年7月,吳虞就撰寫了《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一文,并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1919年12月又寫了《說孝》一文。吳虞在這兩篇文章中闡釋了對儒家孝文化的認識與批判。

        一、吳虞對儒家孝文化的認識與批判

        辛亥革命后民國雖然建立了,但人們發(fā)現(xiàn)此前追求的民主與自由并沒有來到。且思想界出現(xiàn)了尊孔讀經(jīng)的逆流,政治上袁世凱、張勛等人仍然試圖恢復帝制,遭到舉國人民的反對。現(xiàn)實使部分先進的中國人意識到專制與孔教儒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了反孔排儒的思想。新文化運動時期,吳虞是反傳統(tǒng)陣營中的激烈派,是攻擊孔教最有利的健將之一,被胡適贊譽為中國思想界之清道夫。吳虞批判傳統(tǒng)的孝道是與反對專制制度結(jié)合起來的,他認為傳統(tǒng)孝道的所有主張都是為專制統(tǒng)治者服務的。

        吳虞在《說孝》中指出,“孝字最初的意義,是屬于感恩”。[3]10他引用《論語》關于三年之喪的材料進行論證,子女在幼時至少需要父母三年的精心照料才能存活下來,所以,子女在父母死后,要為父母服三年之喪。照此說法,吳虞認為孝是父母與子女間的一種買賣交易。孝出于報恩,吳虞進而指出,講孝道是指養(yǎng)父母?!睹献印るx婁下》闡述的五項不孝行為中,不贍養(yǎng)父母、不照顧父母的生活占到三項,這也證實了吳虞關于孝道的重點是供養(yǎng)父母的觀點。吳虞關于孝最初的意義是報恩、最初內(nèi)容是供養(yǎng)父母的說法,應該說基本符合實際。但將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照顧關系歸于一種簡單的買賣關系,則忽視了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與血緣關系。

        在吳虞看來,孔子所創(chuàng)建的儒教核心是孝,而孝與忠則是緊密相連的。孝是子女對父母而言,忠則是臣民對君主而言。但在傳統(tǒng)的專制中國,國家也只是家庭的擴大,君主則是所有家庭的大家長。在家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犯上作亂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儒家提倡在家言孝、在朝言忠,這樣就忠孝并用,君父并尊?!八麄兘绦?,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順順的聽他們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亂,把中國弄成一個‘制造順民的大工廠’”,“以遂他們專制的私心”。[3]9

        吳虞對孝的本初之義并不反對,他反對的是被儒學所改造的孝學說。如同他并不反對孔子本人,甚至認同孔子是當時偉大之人,反對的只是被打造出來的孔子,反對的是被專制統(tǒng)治者利用的孔子。孝的本初之義是孝養(yǎng)父母,但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4]如果對于父母的孝是單純的給父母提供衣食居所,保證父母的生存,那么子女對父母的孝與飼養(yǎng)犬馬有何區(qū)別。所以儒家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孝除了養(yǎng)之外,還要體現(xiàn)出“敬”,表達對父母的敬愛之心。具體而言,就是要奉行“無違”的倫理準則。所以在具體的實踐中,子女受孝敬父母的束縛,而完全失去了自身的自由。而在傳統(tǒng)孝道的宣傳中,更是出現(xiàn)了一些違背人道的事情,比如活埋其子而孝母、自割其身而孝父。吳虞認為這些做法是糊涂荒謬的,所反對的就是對父母的“無違”。

        吳虞對儒家孝學說的批判是與批判專制制度結(jié)合起來的。在《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一文中,吳虞將孝作為封建倫理綱常的中心而加以徹底批判,“儒家以孝悌二字為二千年來專制政治與家族制度聯(lián)結(jié)之根干”。[5]孝悌成為了兩千多年來專制政治與家族制度的連接點,維持傳統(tǒng)的專制式的國家與家族制度的存在,其危害遠甚于洪水猛獸。而儒家主張的孝悌卻是專為君親長上者所設的,屬于他們的特權,使他們避免被弒殺奪權。在古代中國的罪名中,不孝之罪是最大的罪,同時也是最不可饒恕之罪。但若是父不慈君不仁,卻沒有對他們的制裁措施,所以社會上卑者、少者地位低下者、絕無地位與權力。

        吳虞認為,將儒家的孝學說強加于中國人,實在是危害深遠。其中儒家孝學說認為“無后”為最大的不孝這一主張對于傳統(tǒng)中國造成極大的影響,男女的社會地位與權利自出生之時已經(jīng)決定,形成男尊女卑的觀念,并間接的導致納妾、溺女等社會陋習的存在,導致病態(tài)社會習俗的形成。同時,這一主張又催生出子女在婚姻方面的不自由。男子娶妻主要看父母是否滿意,夫妻的結(jié)合僅僅是為了繁衍后代。同時,儒家主張的孝道導致中國人人格的不健全,阻礙了中國社會的前進與發(fā)展。另外,吳虞對現(xiàn)代法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他認為國家領事裁判權之所以不能收回,是由于法律落后的緣故,法律之所以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儒教提倡尊卑有別、教人要孝敬忠順。

        可以說,吳虞對儒家傳統(tǒng)孝文化的認識與批判基本上是合理的。吳虞對孝道的批判,與五四巨子們產(chǎn)生共鳴。魯迅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中表達了對“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式孝道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與殘酷,指出這樣的孝道是沒有人去實行的。胡適在《易卜生主義》一文也就歷數(shù)過孝道的罪狀:“一是自私自利;二是依懶性、奴隸性;三是假道德、裝腔做戲;四是懦弱沒有膽子?!盵6]在他看來,個人的解放只有一個前途,那就是從所謂的孝道中解脫出來,“因為‘無后’在我眼里是極不要緊的事”。[7]

        二、吳虞關于非孝的“言行不一”

        吳虞激烈的反對儒家孝的學說,與自己的家庭經(jīng)歷有非常大的關系。吳虞父親吳士先曾參加科舉考試,得副榜貢生,但其并不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父親。1893年,即吳虞母親去世的第二年,吳士先提出和吳虞分家,并令其回鄉(xiāng)下老家新繁龔家碾居住。在此后幾年的時間里,吳虞父親和后母李氏由于生活奢侈浪費,很快將家產(chǎn)敗壞蕩盡,提出要和吳虞重新分家,希望索取吳虞手中的一些田產(chǎn),吳虞拒絕了父親的要求。1911年10月,吳士先以“不孝罪”將吳虞告到華陽審判庭,造成父子倆常年官司不休,對簿公堂。

        吳虞和父親的官司糾紛,成為了轟動成都的“家庭革命”。吳虞被其父告以不孝的罪名后,他采取的做法并不是傳統(tǒng)的家丑不可外揚,而是著《家庭苦趣》將其中原委和盤托出。吳虞在與父親的官司糾紛中雖然勝訴,但吳虞公然頂撞父親并且將其父的罪狀公布于眾的做法,引起了當時四川守舊派們的強烈不滿。為此,他們向吳虞發(fā)起攻擊,以“揚親之過”的罪名將他告至官府并派兵緝拿,吳虞被迫逃離成都。四川教育總會會長徐炯等人由此認為吳虞是“豺虎不食”之人,將其逐出教育界。吳虞因而受到沉重的打擊。這樣,吳虞對于其父的厭惡到了不欲其生的程度。在其日記中,吳虞從來不稱其為父親,而是以“魔鬼”或“老魔”代之,更多的則是憤怒與詛咒。

        鑒于愚忠愚孝的危害,吳虞設想的解決辦法是“非孝”。他宣稱:“到了如今,我們應該覺悟,我們不是為君主而生的,不是為圣賢而生的,也不是為綱常禮教而生的,甚么‘文節(jié)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設的圈套,來誆騙我們的?!盵8]他期望,在當今中國,人有追求自由、平等的權力和義務;同時子女和父母處于平等的位置,沒有尊卑的差別,子女也有自己的人格,因為同為人類,無所謂什么恩德,大家都往新型人類的方向上走。這樣做的話,即使背負離經(jīng)叛道的罪名,也在所不惜。施存統(tǒng)后來總結(jié)他的非孝主張,其實就是反對不平等的孝道,而主張父母子女之間平等的愛??梢哉f,這與吳虞的主張是不謀而合。

        雖然吳虞激烈地批判儒家的孝學說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專制,但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扮演了一個十足的專制家長的角色。吳虞有一子九女,子阿遷早逝,其中三女吳楷四女吳桓都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歐美的女性,不但是少年中國學會的會員,而且還積極參加南社活動。吳虞送女兒進新式學堂,讓女兒接受教育,但卻沒有踐行自己關于父母與子女關系平等的主張。吳虞身為人子之時追求的權利與自由,在他成為人父之時并沒有給予自己的女兒。因此吳虞和女兒們之間的關系惡劣,吳桓在信中直呼其父之名,吳楷直言自己處于不近人情之家庭中,對于其父的專制與霸道嚴重不滿,認為不可避免地需要起來革命以改變現(xiàn)狀。

        五女玉方(即吳棱)與吳虞的矛盾最為激烈,1923年在北京的風波像極了吳虞當年與父親的家庭革命。玉方要讀培華學校,但吳虞堅持讓其讀孔德學校,兩個各不退讓。吳虞在斷絕玉方生活費后,就在《順天時報》刊登了一則啟事:“漢宣帝言,漢家自有制度。今玉方無視上長,失人子之禮,其行為與予無涉。求學一事,若堅持入培華學堂,予概不負擔,入孔德學校,則予以幫助”。[9]父女倆關系僵到如此程度,胡適、陳惺農(nóng)都過來調(diào)解,但都失敗。最后是玉方讓步,選擇孔德學堂此事才結(jié)束。吳虞以自己曾經(jīng)批判的“漢家制度”的標準來作為女兒“失人子之禮”的理由,這時傳統(tǒng)的禮教又有了存在的必要。

        吳虞曾著文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女權,但其卻不給予女兒們相應的權利。吳楷曾給一個示愛的男生回了一封拒絕信,這一行為竟然招致吳虞的痛罵,認為吳楷不守規(guī)矩,在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下,卻妄圖擁有西方式的自由。吳虞嚴重警告吳楷,這種事情以后堅決不能再次發(fā)生。從此中,我們可以看出吳虞是不會給予女兒自由戀愛的權利。對于女兒們的自由,吳虞曾有狡辯,認為女兒們?nèi)绻歇毩⑸畹哪芰?,是有資格擁有自由的,如若需要依賴他才能生活,那么就沒有資格談自由。吳虞反對多妻制度,但他完全沒有做到身體力行,自己卻是一妻多妾,在五十九歲之際仍納了一個十六歲的小妾。無論在成都還是北京,吳虞都有捧戲子的習慣。在關于后代這個問題上,吳虞離自己的主張相差更遠。吳虞批判儒家的主張,即沒有兒子為最大的不孝。但吳虞本人卻將沒有兒子視為人生的一大缺陷與遺憾,他嘗試各種生子的辦法,甚至到達了盲目迷信的程度。

        其實在當時就有人對吳虞提出批評。吳虞曾參加了蔡元培先生倡導的“進德會”,該會的三項要求即是不做官、不娶姨太太、不打麻將。但當時他在成都的家中有一妻一妾。在北大上課時,吳虞遭到學生的質(zhì)問,被問得無言以對。1924年4、5月《晨報副刊》刊登多篇反對吳虞的文章,比如《孔家店里的老伙計》的讀后感?!秴怯菹壬菀印贰稖\陋的話》。題為《孔家店里的老伙計》的文章,諷刺吳虞 “自己做兒子的時候,想打老子,便來主張廢棄禮教;一旦自己已做了老子,又想剝奪兒子自由了,便又來陰護禮教”,[10]認為吳虞狎妓、寫艷體詩等行為正是體現(xiàn)孔家店的傳統(tǒng),其根本不配擁有“打孔家店的老英雄”的稱號,其只是孔家店里的老伙計。吳虞對此雖然登報予以辯解,但其實是無力的承認。吳虞不能將他身為人子時對傳統(tǒng)家族倫理秩序之惡的抨擊延續(xù)至他身為人父之時。不同的身份,居然可以有不同的倫理標準作為獲得特別權力的憑借,這顯然有違“五四”“非孝”的本義。[11]

        三、吳虞非孝的現(xiàn)代反思

        吳虞由于父親的緣故,深受舊式家庭的痛楚,對其弊端有較深體會。他著有多篇文章呼吁改革傳統(tǒng)家庭的父權專制、男女不平等、父母與子女的尊卑關系等。但是對于吳虞自身而言,他的這些主張都是空喊的漂亮口號。他不但沒有踐行自己的主張,而且完全沒有任何意識去實行這些家庭革新行為。這樣,我們不難看出吳虞思想與行為間存在嚴重的“言行不一”。但觀看吳虞同時期的知識分子,我們又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吳虞一個人的難堪與尷尬。二十世紀的中國處于中西文化劇烈沖突碰撞、新舊文化轉(zhuǎn)型的時期,這時的文化名人大多存在此種情形。比如,馬君武作為譯介西方女權思想的翻譯家與啟蒙思想家,于1919年娶妾;文學家魯迅由于母親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也娶了第一個妻子朱安。

        新文化運動開展了對于儒家傳統(tǒng)主張的批判,五四學人們激烈地反對傳統(tǒng)舊文化。吳虞從非孝入手而非儒反孔,身處偏僻的四川對于全國性的思潮做出了回應。吳虞這一時代的知識分子雖然大多有留學經(jīng)歷,接受了西方先進的自由、平等與民主思想,擁有了反傳統(tǒng)的理論基礎。但他們從幼時即接受傳統(tǒng)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且對于西方理論的理解局限于膚淺的表層。比如吳虞,其一生只有兩年留日經(jīng)歷,平日所讀之書多屬舊書范疇,對于西學多牽強附會。雖然他們自覺西化,但仍然擺脫不了傳統(tǒng)文化里面落后因素的影響,這是他們無力掙脫的現(xiàn)狀。五四時期有較多反映對傳統(tǒng)孝道進行反抗與批判的文學作品,形成文學領域的“非孝”思潮。但這些“非孝”主人公卻飽受違背傳統(tǒng)的精神折磨,在“決絕”與“猶豫”之間徘徊。

        雖然吳虞這一批知識分子自身沒有踐行這些合理主張,但在當時仍然產(chǎn)生了進步意義,對他人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給予人們反對社會弊端的勇氣。比如聽過吳虞講課的著名作家巴金在其所著小說《家》第三章云:“下學期我們國文教員要改聘吳又陵,就是那個在《新青年》上面發(fā)表《吃人的禮教》的文章的。”[12]巴金借覺民之口說出了吳虞在青年學生中間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吳虞論述的非孝,大多是從反對孝道作為專制政治的工具,而對其不合理的主張進行批判。時至今日,吳虞等人所追求的父母與子女之間人格上的平等早已實現(xiàn),但出現(xiàn)了另一極端現(xiàn)象,即子女對于父母的淡漠。如果說,五四時期的“非孝”是“救救孩子”(魯迅語)的前提,那么今天我們需要發(fā)出“救救老人”的呼聲了?,F(xiàn)代社會,人們過度追求金錢利益的最大化;加之市場經(jīng)濟使家庭結(jié)構趨于松散,大多數(shù)子女組建家庭之后沒有選擇與父母居住在一起。這些因素造成子女孝敬父母的觀念淡薄,甚至忽視了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一股新的非孝觀念正在悄然出現(xiàn)。這樣導致社會出現(xiàn)了嚴重的養(yǎng)老問題,拒絕贍養(yǎng)老人的例子屢見不鮮,甚至出現(xiàn)子女侵犯老人權益的現(xiàn)象,老年人得不到子女的關心而導致的精神寂寞現(xiàn)象更是普遍存在。

        社會和諧的前提是個體家庭內(nèi)部人倫關系的和諧,而傳統(tǒng)的孝道是維系血緣親情關系的核心。我國逐步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但養(yǎng)老福利設施落后,社會還沒有能力承擔起全部老年人的養(yǎng)老問題,所以絕大部分需要家庭養(yǎng)老來承擔。但現(xiàn)在非孝觀念及其行為的存在造成了老年人無人撫養(yǎng)或者精神寂寞的社會問題。老年人曾經(jīng)為社會、為家庭作出了貢獻,我們需要提倡新型孝道文化,讓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上有基本保障,精神上得到家庭的關愛。

        如果簡單地評價吳虞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樣得出一個表象結(jié)論,并無多大實際意義。這種言行不一致的“吳虞現(xiàn)象”背后因素值得我們繼續(xù)探討。在如今這個中西文化全面接觸、互相影響的信息時代,努力避免吳虞這種言行不一的現(xiàn)象,關于孝道竭力做到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對于做好現(xiàn)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實踐借鑒意義。

        [1] 唐振常.章太炎吳虞論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86.

        [2] 吳 虞.吳虞日記:上[M].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84.

        [3] 吳 虞.說孝[M]//吳虞文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

        [4] 四書五經(jīng)[M].陳戌國,點校.長沙:岳麓書社,2003:19.

        [5] 吳 虞.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jù)論[M]//吳虞文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4.

        [6] 胡 適.易卜生主義[M]//四十自述.??冢汉D铣霭嫔?,1997:13.

        [7] 胡 適.胡適日記1923—1927[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12.

        [8] 吳 虞.吃人與禮教[M]//吳虞文錄.合肥:黃山書社,2008:32.

        [9] 莊增述.吳虞傳[M].北京:中國文化出版社,2007:176.

        [10]錢玄同.孔家店里的老伙計[M]//錢玄同文集:第2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59.

        [11]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98.

        [12]巴 金.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10.

        [責任編輯 范 藻]

        The Divorce of Words and Deeds: Review of WU Yu’s Unhonoring Concept

        LI Huimin

        (TeachingAffairs Department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As a member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Wu Yu was ever famous for “Anti-Confucianism”. Yet he systematically lear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undoubtedl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d on him. So his manners often did not match with his ideas. The paper discusses his divorce of words and deeds about unhonoring concept and recovers a contradictory scholar. For the sake of criticizing the dictatorial system, he fighted against the “blind devotion and obedience” and became a champion of the “Anti-obedience Movement”. His advocation met the demands of the time, yet he did not practice the idea about the family reform and even it has a big distance.

        Wu Yu; Anti-Confucianism; Anti-obedience; divorce of words and deeds

        2017-01-10

        李會敏(1989—),女,河南睢縣人。研究實習員,碩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思想史與民族文化研究。

        K261;B823

        A

        1674-5248(2017)03-0073-05

        猜你喜歡
        儒家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儒家“禮樂教化”與新時代設計人才培養(yǎng)
        齊魯藝苑(2022年1期)2022-04-19 13:56:50
        儒家仁愛思想與中華民族之摶成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4:56
        臣道與人道:先秦儒家?guī)煹烙^的二重性
        論現(xiàn)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江淮論壇(2017年2期)2017-03-30 10:15:31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論儒家治理思想的理論基礎
        儒家之“仁”對道德健康內(nèi)涵的影響
        民主抑或王道:儒家與現(xiàn)代秩序的追問
        中日韩欧美高清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老湿视频福利|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亚洲无线码1区| 日本av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性猛交ⅹxxx富婆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77老人头|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三区av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 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国产精品高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区|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真实国产乱视频国语| 亚洲一区二区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高清国产一级毛片国语|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色戒|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无码一级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 午夜熟女插插xx免费视频| 性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无码人妻人妻经典| 国产精品入口牛牛影视|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久久人妻 | 免费国产线观看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扒开毛茸茸的b自慰| 有码精品一二区在线| av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