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林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獨具特色的陜北婚俗文化
□孫秀林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陜北地區(qū)地處黃土高原,是中原農(nóng)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線,更是華夏族與少數(shù)民族融合的大舞臺。于是這種特殊歷史環(huán)境與地理位置,使其婚俗文化也與眾不同。陜北地區(qū)婚俗沿襲了古代六禮的許多儀式,只是有繁有簡,略有差異而已。陜北婚姻的締結大致需經(jīng)擇親、定親、商話、迎親等四個環(huán)節(jié)。
陜北婚俗;擇親方式
陜北地區(qū)婚俗沿襲了古代六禮的許多儀式,只是有繁有簡,略有差異而已。陜北婚姻的締結大致需經(jīng)擇親、定親、商話、迎親等四個環(huán)節(jié)。
擇親是揭開婚姻的序幕。在陜北也稱其為“相親或提親”,相當于六禮中的納采和問名。當?shù)氐哪信际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前雙方當事人都不曾見面,全靠父輩們作主,媒人在其中相互撮合。古代曾有“娶妻如何,匪媒不得?!盵1][p303]如此看來,媒人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當然在擇親過程中也有講究:擇親,本縣群眾擇親講究門當戶對,有“門相當,戶相對,金稻黍芯芯撓脊背”的說法。擇親一重視門色,即其家族有無狐臭史,或本人有無狐臭。二重視人氣,即其親屬在社會上的威信。三重視八字,有犯月、不合婚等說法,現(xiàn)漸不講究了。擇親還有倒問骨血的說法,即妗子不可作婆,雖遠方妗子也不可作婆,否則就算倒問骨血,同族雖出五服,即使十數(shù)輩也不結婚。姨姨、姑姑作婆雖不反對,也不被人贊美,有“姨姨作婆,刀剪相磨”,“姑姑作婆,一世不和”的說法。[2][p438]
定親是婚姻關系的確定,“定”即是“訂”。雙方都基本同意締結婚姻,接下來就可以正式定親,它相當于六禮中的“納征”。鄭玄注《儀禮·士昏禮》說:“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倍ㄓH時男女雙方互贈禮物(俗稱遞把柄)。大理河川定親時男方把果餡(一般24個,現(xiàn)在漸多,有64個的)、衣物(用雙不用單)等送到女方家,就算下了親?;磳幒哟ㄏ掠H儀式很隆重,一般在男方家舉行,擇日邀集叔父、舅父、雙方家長、未婚媳一塊議事。男方辦四色水禮(酒、肉、掛面、棗),同時給果餡、衣物,設宴招待。臨別時,女婿給岳父背順順送行,獲得少許賞賜。定親前,彩禮早已商妥,一般最少為一份禮(清末民國初年一份禮是24塊銀元,4個斗,10丈裹親布;現(xiàn)在是240元錢,4個斗,10丈裹親布)。光景太窮或女婿有弊病的,彩禮更多,有的竟至數(shù)千元。也有不計較彩禮的,有“不挑秦川地,單挑好女婿”的說法。[3][p439]陜北有句俗話:“不結親兩家人,結了親一家人?!币虼?,兩家族的勢力擴大,社會涉及面也擴展。都說婚姻是人生大事,定親則是婚姻禮俗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它決定了男女雙方的婚姻命運。
選擇吉日,相當于六禮中的“請期”。陜北人稱其為“擇日子”、“探話”,即擇定娶親吉日。男方家請陰陽先生推算并擇出日子時,便前去通知女方家,讓女方家做好準備。當然也有這種情況,男家送去的吉日與女家有沖突時,于是兩家便商議選定下一個吉日。陜北人眼中的吉日,多是以春節(jié)前后為盛,只有在春節(jié)前后親朋好友才不用去忙農(nóng)事,這樣便可來參加婚禮,人越多婚禮便顯得更為熱鬧。
婚姻締結過程中最為熱鬧最為隆重的便是迎親,也就相當于六禮中的“親迎”。迎親,在陜北各地的稱呼大致相同,也有稱“引媳婦”和“出嫁女”的。舉行婚禮時,親朋好友等都會參與其中,顯得非常熱鬧。而陜北婚禮講究也比較多,并不是法律所規(guī)定的,而是對風俗習慣的沿襲。但最主要有迎娶、拜堂、撒帳、上頭、喜宴、鬧房、回門等。這樣使得陜北婚禮具有濃重的民俗色彩。迎娶是聯(lián)姻中心環(huán)節(jié);拜堂是聯(lián)姻的正式表現(xiàn);撒帳是聯(lián)姻的人交拜后,迎人和送人婆姨進洞房在床上、被褥四周撒一些紅棗、核桃、花生;也有把紅棗、核桃等壓在四個炕角,叫“壓四周”。迎送婆姨口中還念念有詞,即是祝福早生貴子之意。上頭實質(zhì)就是接為連理的意思;喜宴是雙方聯(lián)姻慶祝擺酒席的宴席;鬧房即是高潮部分即寓意雙方恩愛如賓;回門7~8d回娘家等;陜北的婚俗歷代相傳,禮儀繁多,城鄉(xiāng)有別,多帶封建迷信色彩。
以上就是陜北婚俗的全過程,它作為陜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同時又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時代特色。
[1]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1983年,第303頁。
[2]《子洲縣志》編纂委員會編:《子洲縣志》,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38頁。
[3]《子洲縣志》編纂委員會編:《子洲縣志》,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39頁。
1004-7026(2017)19-0105-01
K892.2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9.066
孫秀林(1990.1-),女,漢族,陜西省渭南人,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屆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中國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