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異鄉(xiāng)
(西藏民族大學 陜西 咸陽 712082)
大學生消費結構分析
——以X X大學為例
□雷異鄉(xiāng)
(西藏民族大學 陜西 咸陽 712082)
如今,大學生在社會消費群體中是一個重要的群體,其消費狀況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本文針對XX大學調查的60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分析了大學生的消費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大學生消費;消費;建議
現在大學生在經濟方面缺乏獨立性,絕大部分大學生的經濟來源都來自家庭;少部分的大學生會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做一些兼職,但其經濟仍不能完全獨立,仍需要來自家庭的資助;還有一些同學的經濟來源于助學金,一些家庭情況不好的同學生活費以及學費是向銀行貸款來的。大學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消費形式:
學生主要的活動場所是學校,用于學校就餐的費用是消費中的主體,學校就餐費用主要集中在300~500元和500~700元之間。在調查的學生中,以大多數學生月消費在800~1 200元計算,用于學校的餐費消費有40%的學生占到了生活費的1/3,有40%占了生活費中的1/2,只有極少部分學生用于餐費的比例低于1/3或高于1/2。
很多在校大學生都會利用在校期間考一些證書,如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四、六級以及一些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證書等,考證自然少不了買一些相應的書籍參考學習,平均每月用于這部分的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不高。在調查的同學中,47%的學生平均每月用于考試以及購買書籍的費用低于100元,30%的學生平均每月用于考試以及購買書籍的費用在100~150元之間,23%的學生平均每月用于考試以及購買書籍的費用在150元以上。
大學生在購物時有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如很多學生在買東西時不考慮東西的實用性,只要自己喜歡就買,很多東西買回來之后才發(fā)現東西沒用,這種現象在女生中比較明顯。部分學生在購物時追求品牌,追求潮流,一方面為了滿足自己的實用需求,另一方面希望能夠增加自己的被關注度。如買手機,現在很多大學生在挑選手機時都選擇剛出的新款手機,價格自然就高一些,有的還會出現分期付款即超前消費的現象。
其次,大學生在衣服上面的消費越來越高,但是男生與女生在購買服裝這方面有差別。男生一般是不買則已,買就買質量好、價格高的;而女生買衣服基本上是沒有節(jié)制,一般情況下都是看到自己喜歡的就買,不喜歡就不要了。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學生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自然也會通過網絡獲取一些消息、購物、游戲等,因此,用于網絡方面的消費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每位大學生都有至少一部手機,所以他們的網絡通訊費主要是上網費和電話通訊費。在調查的60位同學中,每月網絡通訊費在50元以下的占13%,50~100元的占64%,100元以上的占23%。
當代大學生的休閑娛樂方式已不再是以前的單一形式,他們的休閑娛樂的方式呈現出多樣性,如看電影、旅游、健身等,他們不僅僅注重物質上的享受,同時也注重精神上的消費。
現在大學里的社會氣息越來越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人情消費也隨之增多,很多學生過生日、獲獎等都會請同學吃飯,被邀同學也會給請客者送禮。畢業(yè)生面臨就業(yè),找工作、購買職業(yè)裝、交通費用等也是他們消費中不可缺少的。
當今社會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結合的豐富多彩的社會,當今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購物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大學生的生活質量自然也隨之有了明顯的提高。
大學生在消費上雖然有不理性的時候,但理性消費仍是主流。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在購物過程中,很多大學生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在調查中發(fā)現,同學們在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價格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時,48%的人都會選擇放棄,只有10%的同學會選擇向他人借錢購買,16%的人會向家里要錢購買,還有一部分人會通過其他途徑如兼職的方式掙錢購買。
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站在時代前沿,不斷追求時尚,擔心落后于社會潮流,所以在發(fā)型、服裝等方面都不斷地追求時尚與新意,大學生在使用手機這方面最能體現出消費的時尚性。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條件下,很多同學會購買品牌以滿足對追求高品質、高品位生活的需要。大學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消費。
很多大學生沒有儲蓄的觀念也沒有投資理財的想法,對投資理財的認識和能力也較弱。調查中,不到15%的同學會計劃好之后花錢,20%的同學都是沒計劃的消費,有些同學還會超出自己可支配消費的范圍向別人借錢或者以信用卡等其他方式進行超前消費。
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來自家庭,調查數據中,月消費在800以下的同學占調查中的18%;800~1 200元占調查數據的55%;1 200~1 500元的占15%;1 500元以上的占有12%。學生每月的平均收入差距大,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消費低的同學過得要節(jié)儉一些,而消費高的同學在消費時容易出現浪費現象。
大學生追求時尚,追求潮流,很多同學為了增加自己的被關注度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們會過分追求品牌,又因虛榮心他們又很容易形成攀比心理。有些同學為了買品牌衣服、運動鞋等,不從自己的實際消費水平出發(fā),有的同學通過平時的省吃儉用,有的通過向同學和朋友借錢等行為買品牌衣服、運動鞋等。一些大學生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省吃簡用或借錢買品牌東西,他們的這些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家長和學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適當消費,反對過度消費和高消費以及超前消費。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適當地消費。強調節(jié)約,反對及時享樂、奢侈、鋪張浪費等行為觀念,鼓勵同學們文明消費。
在消費過程中要避免消費心理的扭曲和道德淪喪??朔时鹊那榫w,在消費中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學校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指導,開展一些有關正確消費的講座和宣傳等,學生在消費中加強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出現情感消費導致不良的或過度的消費的現象,有計劃地消費,逐步形成理財意識,逐漸學會理財,形成合理化消費。
[1]牟艷娟.大學生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高教論壇,2008(4).
[2]方露.當代大學生消費現狀和消費影響分析[J].新經濟,2015.
[3]黃雪元.大學生消費現狀的調查及合理化消費的建議[J].商業(yè)研究,2013(14).
1004-7026(2017)23-0112-02
D923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3.079
雷異鄉(xiāng)(1991-),女,漢族,四川廣安,西藏民族大學在讀研究生,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