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光深處的村莊,時時撞疼著我的記憶。
那時,我們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上上下下共有十二口人,可能干活的卻很少,爸爸當老師,爺爺和叔叔種地,媽媽和嬸嬸養(yǎng)豬,按理說這樣干下去,生活會變得好起來??墒翘煊胁粶y風云,自從爺爺修房時摔傷后,一場瘟疫使家里的那些豬全死光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一下子便雪上加霜,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過了最艱難的一個年,我們全家連頓餃子都沒有吃上。我那時八歲,兩個姐姐還有堂弟堂妹都很懂事,誰也不像往年那樣嚷著要新衣服和鞭炮,只有我冷著臉。那時,最疼我的就是小姑了,當時她十七歲,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她知道我想要鞭炮,便跑出門去,再回來時,從衣兜里掏出一大把散著的小鞭炮給我,微笑著說:“快去放吧!”
后來,我才知道,小姑是在別人家放過整掛的鞭炮后,在散落一地的碎片中揀出那些沒有炸的,給我拿了回來。
轉過年,家里再無錢買豬,加上爺爺不能勞動,于是媽媽和嬸嬸全下田里干活,想從那有限的土地中,收獲一份希望。這樣一來,家里的雜活全落在小姑一人身上,每天,她要做三頓飯,洗所有人換上來的衣服,還要伺候躺在炕上的爺爺,順帶管束我們這些小孩。她干的活,一點兒也不比媽媽和嬸嬸輕松。不過那時小姑的臉上總是帶著甜甜的笑,沒有一點怨言。
那一年的夏天,為了避開暑天的毒太陽,家里人都起早貪黑地去地里干活,連爸爸也下到了田里。那時,頭一年的余糧已吃得所剩無幾,可即便如此,小姑心疼爸爸他們,每天晚上等他們收工回來,還要熬上一鍋小米粥。說是粥,實際上小米少得可憐,盛在碗里,能照出人的影兒來。
通常爸爸他們回來時,天已完全黑了下來,堂弟堂妹早就睡了,我卻等著他們回來,因為,小姑總要給我也盛上一碗粥。我最喜歡有月亮的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涼風習習,端著粥碗,小姑會對我說:“你看,碗里有個月亮呢!這是月亮粥?。 钡皖^一看,那碗中,果然有一個鵝黃的月亮。所以,那一碗清粥,我喝得有滋有味,喝得滿腹清涼,仿佛連月光都喝了進去。
后來,小姑的臉上便沒有了笑容;再后來,她便嫁了人。那時,在家里我是最想念她的人了,想她曾經臉上的微笑,想她做的月亮粥。她曾回來過幾次,再也沒有當初的年輕與歡快,有的,只是麻木與無奈。
那一年冬天,小姑回來便再也沒有走,她病得走不了了,每日斜倚在炕上。臘月的時候,她已病得不行了,彌留之際,被送到了村頭的空房子里。因為人們說出嫁的女人不能死在娘家。所以,小姑只能在那間又黑又冷的房子里走完她世間最后的路。
自那以后,月亮便再也沒有了當初的溫柔,有的只是月亮底下往事的憂傷。是的,我以后再也無法嘗到那清涼的月亮粥了,月亮在我眼里,永遠是殘缺的。
小姑留下了三個孩子,我不忍心看他們,生怕不經意的觸動,會讓我心中的憂傷漫流無際。只好在月圓的晚上,用一顆最疼的心去回憶小姑年輕的容顏,回憶她所有的好。
是的,那一碗月亮粥,浸透了我一生的懷念與眷戀……
(選自包利民《新時文2情感卷·一顆心走過的旅程》,延邊教育出版社出版)
寫法指南
本文以“一碗月亮粥”為線索,貫串全文,巧妙地寫出了作者對小姑的懷念與眷戀。
文章先是著力渲染“小姑”的美:她集美麗、善良、勤勞于一身,“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她從散落的碎片中揀出那些沒有炸的小鞭炮,微笑著遞給“我”;她帶著甜甜的笑,毫無怨言地做著家中的全部雜活;她還會熬出一鍋清涼的月亮粥……
當故事循著冰冷的現實生活的軌跡慢慢演進時,美好在令人不堪承受的重壓下一點點地被摧毀,留下的只是對“浸透了我一生的懷念與眷戀”的月亮粥的記憶,映照著“小姑”凄涼的一生,在作者的心里隱隱作痛。
至此,“月亮粥”已成為作者抒發(fā)情懷最重要的載體,也成為了其思念小姑的唯一寄托。
訓練安排
人世間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它猶如一串灑滿祝福的水晶風鈴,猶如一只被時光凝住翅膀的青鳥,猶如一首雋永的抒情散文詩……時間的沙漏一點一點靜靜地流淌,歲月的痕跡一筆一畫細細地描繪,而美好的回憶總能給我們帶來許多溫馨和感動。
請以“美好的回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②結合個人的生活經歷,選取真實的生活片斷寫作;③恰當運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