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曼
現(xiàn)實提供的一般都是場景,讓我們去看、去經歷、去相信。而場景終究只是人心的一場無辨真假的展現(xiàn),只是一層厚厚的帷幕,拉開了序幕,卻沒有結局。
年少輕狂的我們正值青春的叛逆期,游離在這場現(xiàn)實與背后的演出中,對成熟長大的渴望夾雜著一顆仍舊幼稚單純的心,導致我們對現(xiàn)實多了一份抵觸和反抗。于是我們表現(xiàn)出一種冷漠甚至玩世不恭的心態(tài),對日漸老去的父母,我們從不掩飾對他們嘮叨的厭煩,對他們關切的不屑,甚至對他們跟不上時代的陳舊思想的鄙夷,這一切都是這么真實地存在著,都成為了父母眼中心酸無奈的現(xiàn)實。他們看著,經歷著,忍受著,相信著。
然而,他們眼中不懂事、不會體諒父母的我們是真正的現(xiàn)實嗎?不,那只是所謂的表面現(xiàn)實。在成長中,我們日漸學會用理智包裹情感,用表面的冷漠來掩蓋細膩多情的內心,我們不屑嘴上的一句甜甜的慰問話語,而把一切藏在心間??粗改赋錆M期望卻落寞的眼神,我們何嘗不心疼,不擔憂,但我們卻更習慣用表面的笑嘻嘻來掩蓋內心的苦澀。愛,就是這么真實存在著,但身為父母的他們,卻不知如何解讀,如何去感受現(xiàn)實冷冰后的溫度與關切,只是徒增幾分失望。
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錯把眼前父母的嘮叨當成現(xiàn)實,卻忽略了這現(xiàn)實背后一顆真誠熾熱的愛心,錯把父母的責罵與不近人情當成現(xiàn)實,卻忽略這嚴厲背后深深的無奈與不舍。我們都是這樣,固執(zhí)地相信著我們所看到的,所經歷的,走出了開頭,卻再也走不下去。
所以,所謂的青春問題,叛逆、爭吵,都不過是我們的認知問題,滿心是愛,卻不會去表達,更不會去感受,錯把現(xiàn)實當信仰,夸大其真實,而麻木了情感,忽略了世界上最真摯的親情之愛。
我們要學會思考,學會感受,學會體味。不要再埋怨你身邊沒有愛,因為父母的愛,會一直最堅定、最真實地伴你左右,這是我們用盡一生去探尋的背后的終極現(xiàn)實。
走出眼見為實的禁錮,去譜寫幸福的結局,因為,愛一直都在。
教師點評
文章有理、有情、有溫度,作者心思細膩,善于體味、感受、思考生活。文中的“現(xiàn)實”是: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爭吵和矛盾,但在爭吵和矛盾這一現(xiàn)實背后真正的現(xiàn)實是濃重、深厚的愛。結尾“走出眼見為實的禁錮,去譜寫幸福的結局,因為,愛一直都在”為處于爭吵矛盾中的父母和孩子指明了幸福的所在,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6分+發(fā)展等級15分=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