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色的蘑菇
藍綠乳菇也叫靛藍乳菇,廣泛分布在北美洲東部、東亞及中美洲。它們生長在落葉林及針葉林內(nèi),在多種樹上長出菌根。菌蓋表面呈靛藍色,隨生長逐漸變成淡灰藍色或銀藍色,暴露在空氣中會逐漸變成綠色。將藍綠乳菇折斷時,它會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受損部位會流出靛藍色的乳汁,乳汁也會在空氣中慢慢變?yōu)榫G色。藍綠乳菇可以食用,在墨西哥、危地馬拉及中國都有出售。
“歲歲紅火”
狗尾草很常見,但你見過紅色的狗尾草嗎?其實,你看到的紅色狗尾草學名叫紅穗鐵莧菜,也叫刺毛鐵莧、綠葉鐵覓菜、長穗鐵覓等,它是一種常綠灌木,原產(chǎn)于馬來群島及新幾內(nèi)壓地區(qū)。它那鮮紅色的穗狀花序生于葉腋,呈圓柱狀下垂,好像紅色的長尾巴,所以俗名叫“狗尾紅”。紅穗鐵莧菜的花期很長,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廣泛栽培的庭園觀賞植物。
天然“果凍”
這個長相奇怪的家伙名叫刺甬瓜,也叫非洲角瓜、非洲黃瓜、火星果、火天桃等,原產(chǎn)于南部非洲的沙漠高原。它那黃色的外皮不僅堅硬,而且凹凸不平,剝開后,綠色的果肉細膩多籽,像黃瓜一樣呈凝膠狀,口味清甜,吃過后,嘴里會有輕微的余香。刺角瓜的根系發(fā)達,能夠達到地下含水層,因此它曾經(jīng)是當?shù)厝酥匾木S生素和水的來源。
水中“紅綠燈”
咦,水中怎么會有“紅綠燈”?而且還會移動?原來是寶蓮燈魚。寶蓮燈魚的學名是阿氏霓虹脂鯉,又叫日光燈魚、新紅蓮燈魚,原產(chǎn)于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它的體型嬌小纖細,特征明顯,身體上半部分有一條明亮的藍綠色帶,下半部分有一條紅色色帶,全身帶有金屬光澤,閃閃發(fā)光,游動時特別美麗,所以也有人稱它為“紅綠燈”。寶蓮燈魚性情溫和,泳姿歡快活潑,十分過人喜愛。
當青蛙穿上“迷彩服”
哪里有什么青蛙?再仔細看——還是看不到嘛!看來越南苔蘚蛙的隱身術真是“大神級別”的,能夠與環(huán)境完全融為一體。越南笞蘚蛙生活在越南境內(nèi)和中國部分地區(qū),主要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的潮濕低地森林、間歇性淡水溪流和巖石地區(qū)。它的皮膚上面布滿綠色、紫色、黑色的斑點、腫塊、刺以及結節(jié),就像是在巖石上生長的笞蘚。借助于這種與生俱來的怪異皮膚,越南笞蘚蛙成為青蛙家族中的偽裝高手。
原來是它!
你一定聽說過“一丘之貉”這個成語,可是“貉”到底是什么樣的動物,恐怕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貉又名貍、土狗、土獾、毛狗、貉子等,是東亞特有動物,原產(chǎn)于俄羅斯和亞洲的朝鮮、日本、中國、蒙古等國,后被引入歐洲。貉的體型較小,四肢短而細,尾毛篷松,看上去有點兒像胖胖的狐貍。貉主要生活在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喜歡群居,晝伏夜出,活動范圍比較廣泛。
五彩繽紛的“分層蛋糕”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東北部,有一片美麗的彩色沙漠——佩恩蒂德沙漠。它由色彩繽紛的地層小丘所組成,像是一幅色彩艷麗的油彩畫。該沙漠由泥巖、砂質(zhì)泥巖、頁巖等組成,這些細小的顆粒中因含有大量的鐵、錳等元素,從而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顏色。地層小丘為層狀結構,每層都有不同的顏色,如紅色、灰色、黃色等,人們形象地稱它為“五彩繽紛的分層蛋糕”。
天然美容院
在冰島雷克雅未克市的東南方向,有著冰島最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溫泉——藍湖。
它的出現(xiàn)是個意外:1976年,工人為了在這里興建發(fā)電廠,把海水注入周圍的低洼火山巖地,卻誤把巖層的礦物溶解了。專家發(fā)現(xiàn)這些礦物泉水有助于治療皮膚疾病,藍湖因此形成。藍湖的水長年維持在37℃左右,湖面經(jīng)常被白煙籠罩,淡藍色的水中含有極高的礦物質(zhì),不僅可以護膚,還有舒緩骨痛的功效呢!
扇語傳情
18世紀至20世紀初,扇子曾在西班牙風靡一時,但只限女性使用,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受傳統(tǒng)宗教的束縛,當時青年男女不方便在公共場合表達情感,于是聰明的西班牙女人發(fā)明了“扇語”,比如年輕姑娘打開扇子遮住臉的下半部,就意味她在問“你喜歡我嗎'在胸前緩慢擺動扇子,意思就是“我還沒有心上人'等等。扇語成為西班牙當時一道獨特的風景,后來甚至在戰(zhàn)爭中用于傳達軍事信息。
打鼾者的福音
打鼾實在是很令人頭疼的事,但沒有什么高科技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款智能止鼾設備就是打軒者的福首。它看上去像是一款后掛式藍牙耳機,使用時需要將它戴到耳上,背向枕頭,以免耳朵和面部遭受壓迫。它的內(nèi)部集成了麥克風,可收集打鼾者的聲音特征,然后它會發(fā)射特定的微震動。這種震動刺激方式可使打鼾者的喉部肌肉收縮,打開呼吸道,從而減少甚至消除打鼾。
巧借太陽能
這個“浴盆”實際上是一款太陽能嬰兒床。它由特殊材料制成,外層是軟性泡沬,可以讓嬰兒睡得非常舒服,中間則是聚合物凝膠層,能從太陽光中吸取熱量并儲存。白天,把嬰兒床曬一曬吸收能量,到了晚上,這些能量就會轉(zhuǎn)化為熱能,為嬰兒送去12個小時的溫暖,足夠他們夜間所需。有些地方晝夜溫差很大,有了這種太陽能嬰兒床,孩子可以更安全、更健康地成長。
食肉先尋剔齒簽
牙簽是種常見的口腔清潔工具。其實在古代也有牙簽,不過那時候叫齒簽,也稱剔齒簽。最早的牙簽出土于距今2800年的東周墓,漢魏時用牙簽剔牙已十分普遍,曹操就喜歡剔牙。牙簽對于老年人尤其重要,因為老年人的牙齒因松動而出現(xiàn)縫隙,吃肉時容易塞牙,所以更需要用牙簽剔除。對此,元代著名書畫大家趙孟頫在《老態(tài)》一詩中寫道:“扶衰每籍過眉杖,食肉先尋剔齒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