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靈活應(yīng)變,這是美食烹飪的第一原則。到了遙遠的南美洲后,聰明的亞洲人正是憑借這一原則,經(jīng)過多年的鉆研,打造出在當?shù)鬲殬湟粠玫膩喼藁齑蠲朗?,連南美人也贊不絕口。一起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好吃的吧。
參考譯文
主持人:你是否聽說過Nikkei?Chifa呢?如果你覺得這些都是亞洲菜吧,那你就對了,或者說差不多是對的。它們實際上來自南美洲,不過帶有濃厚的亞洲風(fēng)味。
在秘魯?shù)氖锥祭R,亞洲混搭美食可謂欣欣向榮。這種美食風(fēng)味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移民在十九世紀秘魯爆發(fā)革命后開始大量涌入。不過如今,亞裔人口主要生活在唐人街。
史蒂夫·多林斯基(美食專欄作者):Chifa這個詞源自中文,中國人占秘魯人口的2%-3%,差不多有一百萬人口。這種奇妙的風(fēng)味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我都不知道在秘魯還有這樣的美食,其中很多源自秘魯獨立后到來的中國移民。大約在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末期,中國人來到此地從事種植業(yè),種植甘蔗,修建鐵路,割橡膠,后來他們留了下來,就地取材,創(chuàng)造出他們自己的烹飪風(fēng)格。其中一個很好的Chifa菜例子就是這種被稱為“Arroz Chaufa”的菜式——其實就是炒飯,然而與你在美國見到的炒飯不同,它里面加入的不是甜椒、菠蘿,或者西蘭花之類的食材;在這里,他們往炒飯里加了許多巨大的玉米?!阒?,在秘魯有幾百種不同種類的玉米——所以你會看到炒飯里都是這些超大的玉米粒?;蛘哒f炸雞這道菜吧,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酸甜雞塊,這里的人則在上面澆了百香果醬(marakuya)。華裔秘魯人創(chuàng)造出非常不同的搭配方式。
主持人:那么Nikkei菜式呢?是源白干日本菜吧?你能在同一家餐廳吃到Nikkei和Chifa嗎,還是要去不同的餐廳?
史蒂夫:一般說來,那些餐廳要么是Chifa菜,要么是Nikkei菜。Nikkei菜源自日本移民,其人口更少——大約占秘魯人口的1.5%左右。這些日本移民實際上是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來到秘魯?shù)模麄兞袅讼聛?,與秘魯人通婚,在這里我所見過最誘人的混搭融合菜式是在Maido餐廳。這家餐廳剛剛在拉丁美洲最佳餐廳排行榜上取得了第七位的佳績。津村光晴的父親來自大阪,母親則是秘魯人,他在打造Nikkei菜式時采用了相當“高大上”的手法。我的意思是,日本人已經(jīng)影響了當?shù)厝饲恤~的方式,以及當?shù)嘏胫篝~的方式。我是說,在太平洋沿岸這里,海鮮實在是太豐富了,而你可以看到這里有許許多多的日本餐廳,他們做的壽司簡直是太棒了。而在Maido餐廳里,津村光晴還會在一些米飯上面鋪上烤鴿子肉呢。
日本菜和秘魯菜的融合,不只是誘人,簡直是好吃得不得了。我是說,他們其實是迫不得已。日本大廚們來到這里后找不到很多日本食材,像他們在家鄉(xiāng)常見的刺身、胡椒,或青豆等,于是他們采用了本地土生土長的原材料,再加上一絲亞洲風(fēng)味,那味道簡直是……我以前從未見過像這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