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巖土工程建設中,樁基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基礎形式,在提升基礎的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過,樁基礎本身屬于隱蔽性工程,無法直觀的看到基礎的呈現(xiàn),也無法明確其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因此,需要做好樁基礎的檢測工作。本文對樁基檢測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并就樁基檢測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樁基檢測技術;巖土工程;應用
最近幾年,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巖土工程項目也在持續(xù)增加,部分工程在施工中面臨著復雜地形和軟土基礎等問題,要求基礎必須具備良好的穩(wěn)定性和較強的承載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樁基礎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合理應用樁基檢測技術,做好樁基檢測工作,是保證樁基礎施工質量的關鍵性措施,也是提升巖土工程整體效益的有效途徑。
1、樁基檢測的主要內容
作為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樁基礎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響著工程整體的施工效果,通過合理的樁基檢測工作,能夠對樁基的承載力、可靠性等進行全面評估,明確樁基的質量和性能,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和風險隱患,做出相應的補救工作。樁基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
1.1成孔質量檢測
對于人工挖孔樁、鉆孔灌注樁等樁基礎而言,成孔質量直接影響整個樁基的施工質量,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在進行樁基檢測時,成孔質量檢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如樁位偏差、鉆孔孔徑、孔底沉渣以及垂直度等,以預防復雜地質條件或者人為誤操作等引發(fā)的縮頸、坍孔等問題[1]。
1.2完整性檢測
完整性檢測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樁基存在的破損、斷樁等質量問題,保證樁基整體的施工效果。就目前而言,在樁基完整性檢測中,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低應變動力檢測法、鉆孔取芯法和聲波透射法等,其各自都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同樣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需要檢測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3承載力檢測
成孔質量檢測完成后,需要進行樁基承載力的檢測,以確保其能夠滿足工程設計施工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樁基承載力的檢測可以采用靜載力檢測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相應的壓重平臺反力裝置,或者錨樁橫梁反力裝置,對樁基的承載能力進行測量。與高應變動測樁法等相比,這種方法施加荷載的速度較慢,可以相對真實的模擬樁基施工環(huán)節(jié)的加速荷載,得到的檢測結果更加真實,更加準確。
2、樁基檢測技術在巖土工程中的應用
2.1工程概況
某道路橋梁工程橫跨河谷兩側,全長848m,雙向六車道設計。為了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和穩(wěn)定性,采用了鉆孔灌注樁承臺基礎,樁基數(shù)量為327根,最大樁長達到50m。在施工環(huán)節(jié),考慮到復雜的施工環(huán)境,需要做好制藥的樁基檢測工作,以保證樁基礎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果。
2.2樁基檢測技術應用
(1)成孔質量檢測:一是樁位偏差的檢查,對照設計施工圖紙標注的樁體位置,進行樁基位置的明確,選擇樁頭面中心點作為檢測帶你,結合遠紅外測距儀或者精密的經緯儀,對樁位距離進行精確測量;二是對樁孔孔徑的測量,在該工程中,主要是將鋼筋籠檢孔器放入到樁孔中,于護筒頂部放十字線,結合吊繩進行檢孔器對中操作;三是垂直度檢測,可以選擇測斜儀,保證操作的合理性和讀數(shù)的精確性;四是沉渣厚度檢測,可以選擇的檢測方法包括電阻率法、測錘法等[2]。
(2)完整性檢測:完整性檢測比較常見的反方是低應變動力檢測法,主要是在樁基中間位置施加低頻激振能量,結合專業(yè)儀器對樁身的振動信號進行提取,并以此來判斷樁基的完整性。這種方法能夠對樁身的缺陷程度、缺陷制度等進行準確判斷,不過在缺陷性質區(qū)分時,容易出現(xiàn)錯誤。在該工程中,依照相關規(guī)定,對于樁基完整性的檢測采用的是聲波透射技術,在樁基施工環(huán)節(jié),預埋下了縱向的聲測管道,在其中放入超聲脈沖發(fā)射與接收探頭,以清水作為耦合劑。利用專業(yè)的設備發(fā)射周期性電脈沖,通過對接收到的數(shù)據信號的處理和轉換,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對樁基中是否存在缺陷,以及缺陷的性質、程度、位置等進行明確。
(3)承載力檢測:對于樁體承載力的檢測,選擇靜力試樁檢測技術,不僅檢測操作簡單安全,而且可以給出直觀的檢測結果。在實際應用中,包括了豎向承載力檢測和水平承載力檢測兩種,而相對而言,豎向承載力檢測的應用更加普遍。與其他檢測技術相比,靜力試樁檢測技術的荷載增加速度較慢,更加接近基礎的實際受力情況,也不會造成樁基的破壞,具有較高的檢測精度。在該工程中,以分級加載的方式來進行樁基承載力的檢測,每一級加荷值為不超過預估極限承載力的1/10,共設置8個級別,記錄對應級別下樁基的承載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級加荷完成后,需要以5min、15min、45min、60min為間隔,對樁基變形情況進行測量和記錄,之后每隔30min測量一次。如果發(fā)現(xiàn)樁基在1h內的沉降量低于0.1mm,且連續(xù)出現(xiàn)兩次,表明沉降基本穩(wěn)定,可以繼續(xù)加荷。檢測結束后,還應該重視卸載作業(yè),同樣采用分級卸載的方式,每一級卸載后,按第15min、30min、60min對殘余沉降進行檢測,確認無誤后可以繼續(xù)進行卸荷。當荷載全部卸載后,對樁頂殘余沉降量進行測讀,維持至少3h,測讀的時間為第15min和30min,之后每隔30min進行一次測量。對于測量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需要及時分析原因并且做好相應的補救措施,以保證樁基礎的質量和承載能力可以滿足設計施工的要求[3]。
結語:
總而言之,樁基在巖土工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質量直接影響了工程整體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樁基檢測工作,從工程的具體情況出發(fā),進行樁基檢測技術的合理選擇和應用,準確判斷樁基的成孔質量、承載力和完整性,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好樁基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推動工程建設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慶林.巖土工程樁基檢測技術實踐與探析[J].神州旬刊,2012,(21):28.
[2]陳江,廖艷梅.樁基檢測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16):69-70.
[3]賈宇樂.樁基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3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