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謝謝大家!很榮幸被邀請做客。這期的主題“竹子”,想必你們現(xiàn)代人也不陌生。我們四位“竹迷”,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竹文化,畢竟我們生活得更“原生態(tài)”嘛,哈哈!
誰能跟我一起回憶《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詩歌開頭便說,看那淇水,綠竹綿延,有位君子的美德,如象牙經(jīng)過切磋,如碧玉經(jīng)過琢磨……這里的“綠竹”,是用以比喻衛(wèi)武公的美德,可見,那時的人們已經(jīng)把竹子和美德聯(lián)系上了?!肚f子·秋水》中,我寫了一只美麗的鳳凰,只吃“練實”,喝“醴泉”,練實就是指竹子開花后結(jié)的果實。我明面上寫鳳凰的飲食癖好,實際上卻是比喻有高雅生活情趣的人??矗覀兡莻€時代,竹子有多美好的意義!據(jù)說后世也有不少文人爰竹如命呢,嵇先生,你也來談?wù)劙桑?/p>
嵇康:謝隊長抬舉。大家看我長得瀟灑,又日日在竹林游玩,想必以為我是個游手好閑之輩,那真是誤會了。隱居竹林,是因為我忠于曹魏,不想到司馬氏的朝廷里做官。之所以為“竹林七賢”之首,大概因為世人覺得我像竹子一樣高風(fēng)亮節(jié),寧愿隱居也不愿屈服權(quán)貴。或許又因竹子形態(tài)美麗,而竹林七賢注重優(yōu)雅的生活,所以,竹子除了是淡泊的高人、隱士的化身,還代表著不俗的生活情趣。對了,說到品德,七賢里得排除山濤和王戎,他們還不能和竹子相提并論……
白居易:哎呀,你就別記那些陳年舊賬了……看過拙作《養(yǎng)竹記》的觀眾請舉手!還不少嘛,很好,看來你們事先做足了功課。你們肯定也記得我做的總結(jié):竹子“本固”“性直”“心空”“節(jié)貞”。根扎實,是品格堅定不移;直立不彎曲,是剛直不阿;竹的中心空,代表虛心;竹子的節(jié)堅定,代表有氣節(jié):這些特性都是君子應(yīng)該具有的品性。在我心中,竹子與其他草木的區(qū)別,就是賢者與凡人的差別。相信其他人也這么認為。
蘇軾:白兄,容我插一句嘴。你們都在談竹子的象征意義,我卻想談?wù)勚褡拥氖褂脙r值,這也是“竹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嘛。竹筍對我這個美食家來說,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此外,竹子的葉、果實、根可以入藥治病。我們用的筷子、籃子、簸箕……看,都是竹字頭,說明是用竹子做的。竹還對古代音樂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周朝以后,竹很有用定音律,晉代稱音樂為“絲竹”。竽、簫、笛、箏這些樂器,也都是竹字頭吧?最重要的是,竹子還能記載文字、傳播文化,紙出現(xiàn)以前,字只能寫在竹簡上。瞧瞧,竹子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多少便利!不光好看,還很有用。
話又說回來,我們四個之所以志同道合,大概正因為喜爰竹子,也想成為竹子一樣既“獨善其身”,又“兼濟天下”的人。什么,我們已經(jīng)是了?謝謝大家的厚爰,過獎了。
王徽之:謝謝四位大師和我們分享這么多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作為“不可一日無此君”的“竹癡”,我來做個最后的總結(jié)。
竹文化發(fā)源于原始社會,仰韶文化遺存的刻畫符號和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已有象形的“竹”字,請看大屏幕!
之后,竹文化繼續(xù)發(fā)展,“梅蘭竹菊”四種植物成為了公認的“四君子”,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如今,竹子更是成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典型形象之一。一方面,竹子特別實用,給古今之人的生活提供了許多便利。另一方面,竹子也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精華部分,體現(xiàn)了人們對堅貞性情、高貴品德、高雅趣味的贊美。
最后,希望大家做人能像竹子一樣,也希望大家能把包括竹文化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傳承下去。今天的節(jié)目就到這里,謝謝大家,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