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周五,我正在吃晚飯,忽然聽見敲門聲。我一邊思忖著會是誰,一邊打開了門——門外站著和我住同一個小區(qū)卻有大半年沒見面的好朋友!
他叫我下樓去玩,我讓他在樓下稍等。我只用了5分鐘,就草草地把半碗飯全塞進了肚子,抹了抹嘴,知會爸爸一聲,便沖下了樓。
我看到和我好朋友在一起的,還有一個我不認識的男孩。我們決定去騎車。到了車庫,我才發(fā)現(xiàn)在四輛自行車里,有一輛車的剎車閘壞了,還沒修,有一輛折疊小自行車的腳蹬歪了,誰也不愿意騎。這樣一來,能騎的只有兩輛,而我們?nèi)齻€的共識是“要騎一塊兒騎”。
好友提出把他哥的自行車騎過來。趁他去騎車的當口兒,我又回家拿了三聽可樂。于是,我們每個人一手掌著自行車把,一手舉著可樂罐,晃晃悠悠地在城里穿行。經(jīng)過繁華的街區(qū),拐進行人稀少的小巷。又騎了不一會兒,來到了闊別已久的河邊。
把車靠著河堤的柵欄停放。我們坐在旁邊的臺階上,沐著河風,看著水波,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河對面的霓虹燈映在河面上,也映在河邊三個無憂無慮的少年的臉上。
周六早上,我一睜開惺忪的雙眼,就回想起昨晚的歡愉。和小學相比,初中學業(yè)繁重了很多,盡管不情愿,但我還是得把作業(yè)放在第一位。我在書桌前整整坐了一上午。只是我寫著寫著,昨夜的風、昨夜的人、昨夜閃動的水波,還有那倒映的燈影,就會來牽引我的思緒,以致我寫作業(yè)的速度很慢。
忽然,敲門聲又響起了。我伸了個懶腰,心懷期待:要是好朋友來找我玩就好了!
我開門一看,真的是他,還有昨天一起去騎車的那個男孩。
“去打籃球吧?”他們向我發(fā)出邀請。
我雖然還有大半作業(yè)沒有完成,但是面對求之不得的放松機會。還是情不自禁地說:“好啊好啊!帶我的球吧,真皮的!”說著,我就走進房間,迅速地把籃球用網(wǎng)兜兜了起來,背到身上。很快,寬闊的籃球場上便出現(xiàn)了三個奔跑跳躍的少年的身影。
轉(zhuǎn)眼到了周日,作業(yè)還是要做的。我原來以為,周日上午上完作文興趣課后,就趕緊寫作業(yè),到晚上還是可以完成的。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上完作文課,我隨家人去掃墓了,返程中耽擱了些時間,回到家已是下午四點了。我心急火燎地鉆到房間里開始寫作業(yè)。最后,勉勉強強,趕在夜里十二點之前寫完作業(yè)。上床睡覺。雖然我身體很疲憊,想早點入睡,但是由于憂心忡忡,總也睡不著。我禁不住想:這樣趕出來的作業(yè),明天能過關嗎?
或許,自由的時刻還是偶爾擁有一下才好,太自由了,會付出代價的。就像糖,偶爾嘗嘗,那甜蜜是無法言喻的;但如果經(jīng)常吃的話,不僅會吃膩。還很容易長蛀牙。
指導教師:鐘華奇